阿坝甘南黄河石林西夏王陵麦积山华山郭亮独行记之二:桃坪羌寨

阿坝甘南黄河石林西夏王陵麦积山华山郭亮独行记之二:桃坪羌寨
阿坝甘南黄河石林西夏王陵麦积山华山郭亮独行记之二:桃坪羌寨
阿坝甘南黄河石林西夏王陵麦积山华山郭亮独行记之二:桃坪羌寨
阿坝甘南黄河石林西夏王陵麦积山华山郭亮独行记之二:桃坪羌寨
景点:理县/lixian
出发地:成都
目的地: 理县 桃坪羌寨 甘堡藏寨
入库时间:2016-07-26 16:20
游记浏览:31
旅行天数:2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6-04-07
旅游简介:理县桃坪羌寨、甘堡藏寨二、理县桃坪羌寨、甘堡藏寨和许多人一样,我知道桃坪羌寨这个地方,也来自于电影【杀生】。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只觉得电影里的村寨是个奇特的地方,如此多的石屋,如此多的石巷,还有高耸的碉...
旅行花费:1
游览月份:10
旅行游记

1 理县桃坪羌寨、甘堡藏寨

二、理县桃坪羌寨、甘堡藏寨


和许多人一样,我知道桃坪羌寨这个地方,也来自于电影【杀生】。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只觉得电影里的村寨是个奇特的地方,如此多的石屋,如此多的石巷,还有高耸的碉楼和摇摇欲坠的山石。看完电影我一查,知道了拍摄的外景地叫做桃坪羌寨,从此记住了这个地名。


从大邑县刘文彩庄园回来,时间尚早,我决定立刻去桃坪羌寨。茶店子车站并没有到桃坪羌寨的车票,我买的是14:50从茶店子到理县的车票,69元,但中途可以在桃坪羌寨下车。大约下午5点左右车到了桃坪羌寨的门口,我下了车。


桃坪羌寨的正大门一看就是新修建的,从大门进去的整个羌寨也是新修建的。原来的羌寨,是修建在半山腰的,新羌寨是地震以后新建,所以现在虽有不少寨民都住在新寨子,但老羌寨仍有不少人居住,并没有完全腾空。


进入村寨以后,我背着大包并没有急于寻找住宿,只是慢慢地沿着路在寨子里晃荡。寨子里游客并不多,可能和时值傍晚、在寨子里住宿的游客不多有关吧。在路过一处摊位时,摆摊的寨民看我游客打扮,问我要不要住宿、要不要去他家看看?于是我就顺水推舟地说好吧。去他家一看,没有客人,但环境还不错。我向店主提出:标房按一张床位的标准收费,另一张床嘛你可以随时安排客人进来住。我心里知道这么晚是不会有客人再来的,无疑这就是包房了,但善良的店主还是同意了。这家名叫魁星客栈的店子房价80元,包晚餐和早餐,另外店主还告诉我,这里的景区也就是老寨子,参观是要收费的,但晚上7点以后或早上8点前是无人管的,可以免票进去。我要求店家在早上8点前叫醒我,以便我提早进去。


在店家放下行李,天色还没有完全暗,我就又在寨子里东游西荡一番,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就回来吃晚饭。等店家把晚饭端上桌,其丰盛程度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本以为最多二菜一汤,却不料有五菜一汤之多,只有我一个人吃饭哪,店主你也太客气了吧!我又买了一点他们自酿的酒,一顿酒足饭饱。


10日一早,店主就来叫我起床,我未吃早饭就匆匆地赶在8点之前上了老寨子,只见景区门口大门洞开,果然没有人检票。


入老羌寨,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些有着上千年历史、古朴神秘的羌族古民居。几乎所有的建筑都由由石头垒成,沿山脚向上修筑,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民居多为两至三层,一般楼上住人,楼下存放农具或圈养牛羊。羌寨内部建有地道,彼此相连四通八达,将整个寨子连为一体,从军事上说具有良好的防御功能。


路过一家叫做杨家院子的房屋门口写着什么县级文物保护点,我看了看并没有写着收费的字样,就随手入内转了一圈,这时房主及时出现,问我要钱我说门口并没有写要收费啊,既然要收费你为什么不写明,你这样把人蒙进来然后再收费岂不是坑人吗?他很不高兴嘟嘟囔囔着,我也不管他,径自走了所以在这里千万要注意,不要随便进屋这样的陷阱有很多。从此我看到写着欢迎参观之类字样的屋子,再不会稍作停留。其实这些屋子的室内并什么看点,就我看过的那一间来说,阴暗、潮湿的屋子,一些破家具,一只火塘,并没有多大的参观价值。桃坪的精华在于整个寨子的结构,在于石屋精美的外观,在于依山而存的气势。


沿村寨走到寨子后面的山上,有一处观景台,这里有很好的视角可以全面地观赏整个村寨。可以看到老寨、新寨在山下依次铺陈着,几座碉楼高高耸立,远处河流和公路沿寨延伸。总体来看,这是一个相当不错、值得一去的村寨,和电影里看到或想象当中的差不了多少。


参观完老寨,我回到店里才吃上店主早已准备好的早餐,吃完早餐,遂和店主告别。桃坪羌寨门口并没有固定的汽车站点,只有靠自己拦过往的车子才能离开。等了一刻钟左右,有路过的黑车上来问话,讲好15元钱去往甘堡藏寨。


桃坪羌寨至甘堡藏寨约30公里左右。在317国道下车后,过一座桥就到了寨子。


甘堡藏寨是一个嘉绒藏族聚居的大寨子。它倚山傍河而建,故得名甘堡,藏语意为“坡上的村落”,在清初就被整个藏区称为岗铺甲穹,意为百户大寨。


寨子里是一幢幢石头垒砌而成的碉楼般的屋楼,是石木结构平顶建筑,清乾隆年间在此屯兵,设甘堡屯。清乾隆十七年,清王朝灭杂谷土司,将其领地分为4个土司5个屯,史称“五屯四土”,各屯设守备,实行一户一兵制。甘堡是5屯之一,甘堡屯设有两员守备,屯兵650名。五屯官兵奉命参加过无数次战斗,其中重大的战斗有赴西藏与廓尔喀作战和到东南沿海与英军作战。清道光21年,屯兵们在宁波与英军浴血奋战,500屯兵壮烈牺牲,剩余的屯兵们将在沿海牺牲的屯兵的辫子带回家乡埋葬,设“辫子”坟供后人祭祀,并把做战的经历编成锅庄,叫做“博巴森根”流传至今,2008年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大地震,让甘堡藏寨毁于一旦,现在的藏寨是灾后重建的,但基本恢复了原貌。


寨子入口处先是一个大广场,几个雕塑显示的是屯兵文化,再入内,则是依山而建的寨子了。这里不用门票,但游客也很少,房子虽然也都很有特色,但看得出的确都是新建的。刚看过桃坪羌寨,有些审美疲劳了,在寨子里转了一个多小时后,我就打算离开了。


这个村寨的门口同样没有汽车站点,同样得靠自己拦过往的车子。很快,一辆标着乡村小巴的车子过来了,5元钱到理县。车到理县汽车站停下,门口有很多拉客的面包车,说好15元到毕棚沟,人凑齐了就走。因为要等时间凑人,我就在站外小店吃了午餐,吃完面后车主说还没有凑齐人,他说另外有一车准备回毕棚沟去,可以带人回去,问我要去否,我当然说好,于是就随着另一辆车走了。


从理县至毕棚沟约有20多公里,司机汉族名字叫袁勇,也是藏族人,路上和我攀谈,说他家也开有藏家乐可以住宿,离毕棚沟口大约3、4公里,我说因为次日打算入沟,因此当晚打算住在沟口,但次日沟里出来以后可以去他家住一晚,而他负责把我送到去马尔康的班车会经过的路口,从那里直接上车,而不用再去理县汽车站上车,并且他会和班车司机联系好,保证不会脱班。


我就在毕棚沟风景区大门口下车,在大门口处沿公路往里面进去几百米,有很多的住宿地方。我在路边随意找了一家,80元,标准间,包早晚餐。房间也很干净,东西齐全,满意,就此住下。晚餐是和主人一家一起吃的,但没在一个桌上,2、3个菜,还行。吃完天就黑了,于是开始次日入沟的准备工作。



























































理县旅游攻略图片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