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环抱的仙境—坝美

群山环抱的仙境—坝美
群山环抱的仙境—坝美
群山环抱的仙境—坝美
群山环抱的仙境—坝美
出发地:昆明
目的地: 坝美
入库时间:2016-08-03 09:34
游记浏览:28
旅行天数:2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4-03-10
旅游简介:群山环抱的仙境坝美 云南东南部与广西接的一片群山之中藏着一个小小的壮族村庄名叫坝美,这个村庄在10多年前还不曾被大众认识,它被群山包裹着,与外界最便捷的联系靠的是喀斯特水溶洞,村前的溶洞约1公里,村后...
旅行花费:1
游览月份:11
旅行游记

1 群山环抱的仙境—坝美

    云南东南部与广西接壤的一片群山之中藏着一个小小的壮族村庄名叫坝美,这个村庄在10多年前还不曾被大众认识,它被群山包裹着,与外界最便捷的联系靠的是喀斯特水溶洞,村前的溶洞约1公里,村后的溶洞700-800米,进出村庄须乘小舟经过黑暗的石灰岩水溶洞。山外的世界不断地变化,山内的天地依然如故,村民们勤于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丰衣足食;邻里乡亲和睦相处,没有冲突,没有偷盗,民风淳朴。1999年,一个地质队偶然发现坝美村,一经披露,外面的世界开始涉足这里。

   都说坝美是世外桃源,2009年秋天和2013年夏天我两次来到坝美村,欣赏田园风光,感受陶渊明笔下的意境。时隔四年,在外面世界的冲击和各地游客的影响下,这个被喻为世外桃源的山村也在发生着变化,不知村民安静的田园生活还能保持多久?多希望坝美淳朴的民风不被金钱污染,邻里乡亲和睦不被利益侵蚀,让陶公的意境在这里保留的长久些。   

 晨曦中的坝美

 

穿过黝黑的水洞,看到的景色。

 

 

静美的“世外桃源”

 


 坝美村距昆明约462公里,是云南文山州广南县坝美乡的一个山村。

 

【出行攻略】

自驾线路:

从昆明出发沿昆石高速、广昆高速,过弥勒,前行至锁龙寺左转入锁龙寺—平远街—砚山—富宁的高速,在珠街出口下高速,这段高速路行程380公里左右,珠街至广南县城是二级路,40公里左右,县城至坝美乡法利村是乡道,43公里柏油路。车辆停放法利村停车场,过夜收费20元,不过夜收费10元。下车步行或乘马车约2公里后抵达桃源洞口,乘小舟经过1公里溶洞水道进入坝美村。

 


广南至坝美的公路

 

公共交通线路:

昆明东部汽车客运站乘大巴到广南县,广南县城车站出口可直接乘坐3路旅游巴士到坝美,或乘乡村小巴士到法利村,步行或乘马车约2公里后抵达桃源洞口,乘小舟经过1公里溶洞水道进入坝美村。

昆明东部汽车客运站每天11:00和20:40有去往广南县班车,早上11点的班车票价160元左右,20:40分那趟去往广南县的汽车是卧铺,票价150元左右。电话:0871-3833680

 

坝美村游览路线:

坝美村游览路线图

   

       坝美村有两洞与外界相连,一入一出,从法利村进入的洞叫桃源洞(原来叫出水洞),从汤那村进入的洞叫汤那洞。游览坝美的常规情况是从桃源洞进,汤那洞出,从汤那洞出来后还需乘当地村民的摩托车或面包车回到法利村。2009年10月,第一次到坝美时,我们按照常规的游览线路行进的:法利村—桃源洞—坝美村—河谷风光—汤那洞,从汤那洞出来后又包车返回法利村。2013年6月再次到坝美游览线路是:法利村—桃源洞—坝美村—桃源洞。个人认为坝美坝子是整个行程的精华,在坝美村小住一日,在田间地头走走,与乡亲聊聊天,看看晚霞,赏赏晨雾是非常惬意的事。至于从那个洞返回,可根据具体情况定,从汤那洞返回花的时间要多一些,河谷风光的景色一般点。

 

 

门票信息:

   在法利村停车场或汤那村购买。

   2013年门票100元,有四个副券,分别是桃源洞、猴爬岩、河谷及汤那洞。含船票、马车票。我们是端午期间去的85元。

   2009年门票40元。

 

 

坝美食宿信息:

    村子里都是民居,客房没有电视、空调和网络。卫生间是太阳能热水,个别有电热水,但水压较低。大榕树附近民居较多,卫生条件参差不齐,可以多看几家。房间价格50-60元/间。,需自备洗漱用品。

住宿的民居都可以吃饭,点菜形式,一般情况土鸡50元1市斤,荤菜25-35元一份,小菜10多元一份。早点大都是面条,6元一碗。因是农家乐,烹调技术一般。

 

游览坝美的时间段:

    不同的季节坝美有不同的景色,每年的春天是最佳游览时间,尤其是3月初桃花和油菜花盛开时节,坝子里将是色彩缤纷;夏天的坝美满目青翠,尤其是雨后,浸透着水气的绿意让人难忘;秋天稻子飘香也有看点。

 

【两次游览坝美的记忆】

   以2013年6月游览坝美的这一次行程为主,2009年10月的行程为辅。

 

 

 

      端午假期第一天一大早从昆明出发自驾前行,6个多小时后来到广南县法利村,将车停在停车场后,背上背包乘马车沿河边行走1公里多,被山挡住了去路。

桃源洞口出现在眼前

 

乘船入洞的神奇吸引着每一个初来乍到的人

 

     成千上万只燕子在洞口飞舞,欢叫着,乘船逆水行舟进入黑漆漆的溶洞,外面喧哗声突然就消失了,连流水声也消失了,静悄悄的,只听见艄公撑船的竹竿入水之声和石洞嘀嘀嗒嗒的滴水声。洞里凉爽宜人,黑乎乎的,只有艄公的头灯亮着,依稀可见倒挂的钟乳石,大大小小,气势逼人。突然,前面出现亮光,抬眼看,山顶有洞,光从那里泻进洞来。问艄公:“洞有多长,多深?”艄公答:“洞长900多米,深浅不一,最深处2米。”艄公又说:“这段路程将有三黑三亮,刚才经过了一黑一亮。”原来在这段山洞水路中,有三个天窗,它们各不相同,有的悬着一枝枝叶婆娑的绿树,有的怪石林立。洞中时而高阔如大厅,时而狭窄得只容一艘小船通过。行船大约20分钟后,有光从水面上映来,洞口到了。

 

天窗

天窗

天窗

天窗射入的那一束光照着行船人。平常人加上平常技术,只能拍出这样的效果。

 

天窗

 转过弯眼前豁然开朗,光从水面上映来。

 

洞口到了,外面别有洞天

 

 2009年拍摄的洞口

 

一位年长的艄公悠然地坐在洞口吸水烟

 

出洞上岸,眼前的一抹亮丽使人眯上眼睛,小桥通向人家。

 

小路通向山林

 

 桃林小径将我们引向一座古朴的村落。若是每年的桃花开时,那时的景色又会怎样呢?

 

穿过桃林,看到了坝美村。


 


      都说坝美是“世外桃源”,从乘马车、划船、上岸到此时,深有感触,眼前的一切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记述真的相似:“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东晋陶渊明在一千五百多年前所描写的世外桃源意境竟然在这里显现,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感叹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和今天的我们向往的又是何其的一致!

 

我们进入坝美时,雨刚停,群山围绕着的坝子充盈着水气,稻田正在吐芽、树木枝繁叶茂,山峦起伏苍翠,一派绿意盎然。面对如此养眼的景色,6小时的车马劳顿消失殆尽。

 

迎面的壮家女人主动与我们搭讪,介绍着她家的民居住宿,我们选择住在她家。

 

田间小径通向人家

在坝子最宽处的河道上有一座风雨桥,2009年来时没有这座桥。这座桥方便了村民过河放牧和耕种,也为坝子增添了一抹亮色。

时隔四年,坝美在变化。

坝子中间有一小岛,名叫“桃花岛”,是村民活动中心,现在建成了花园。

2009年时的小岛模样。岛上的几间草屋是现在的花园所在地。

 2009年拍摄。

    

      过小桥上岛,岛上有一户人家。因修花园,这户人家搬迁到了上坡上。后来才知道,2013年6月来坝美就是住在这户人家山坡上新盖的民居.

 

孩子们在岛上玩耍。 2009年拍摄。

 

如今的岛上花园

坝美村。2009年拍摄。

 

    坝美村是百十户人家的壮族村庄,在群山环抱之中,一条河流流经坝美坝子(方圆约两三平方公里),坝子里的土地肥沃,村民们自给自足,过着封闭且平静的男耕女织的生活。有人说一千多年前,他们的祖辈躲避战乱逃到这里,从此便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过着隐居的田园生活。

 

一条曲弯的篱笆小道引着我们走到村落,它散布在坝美坝子西南面的山坡上。

一株株巨大的榕树下是村民们的房子,不少人家都开了客栈。

2009年拍摄

2009年拍摄

2009年拍摄

这颗大榕树是村里的“长寿树”,据说有千年了。

树根盘根据错节裸露在地面上,是村民纳凉、聊天的地方。

大榕树下也是村子的中心地带

村中的大榕树较多,这两颗长在一起的被喻为夫妻树

村民在洞口卖小吃和农产品

 

烤鱼

手工制品

卖小吃的壮族姑娘

卖东西的闲暇时光

手工制品

花米饭,很好吃。

竹桥


 


      从汤那洞流入,桃源洞流出的河是坝美坝子的母亲河,流到坝美坝子后被小岛(现在的花园)分成了两条支流,约百米后才再度合流。当地人将这两条支流将其分为“男人河”和“女人河”,村里男人到“男人河”洗澡,女人到“女人河”洗澡,小岛是天然屏障。在过去的时光中,劳作一天的男女们,分别在河水中洗去疲乏。现今村民的家中已经有了洗澡设备,在河里洗澡已不多见。

 

风雨桥畔

这里是村民洗菜、洗衣、洗头及孩童们戏水之处。

拍摄于2009年

拍摄于2009年

拍摄于2009年

 

     村里的孩童会走路了,大人基本就不太看管了,让他们自个在村中玩耍。我们看到的这几个孩子大约3岁左右,来到河边脱脱衣服就自己下水了,玩够了再上岸,整个过程没有大人看管。要在城里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坝美民风淳朴,孩子是不会丢失的。

 

天真无邪,两小无猜。

河边到处可见钓鱼的男孩

 

 

 

    遇到几个可爱的女孩,一路跟着我们游玩。在这个小坝子中,她们对外来的人充满着好奇,也想知道大山外面是怎样的。小姑娘们都是表亲和堂亲。


 

 



 大一点的女孩告诉我们她到过省城表演过壮族山歌,在我们的要求下,她们唱了一首动听的山歌。

 

女孩们看着自己的影像笑得好开心

 

 坝美村孩子的一双双天真而好奇的眼神

 

 

 

清晨,在初升阳光的照耀下,早起的女人开始忙碌。拍摄于2009年。

在有人家的河流旁,男人用竹子为女人搭的“洗衣物”台。

 

 

2009年10月我们到坝美住在山脚下那幢挂着红灯笼的壮家民居客栈。

我们住在楼上,站在凉台上看到的景色。

经营客栈的夫妻为我们杀鸡

第二天清晨,为我们做荷包蛋面条加自磨的豆浆。

这是他们家中的织布机

 

   这一家夫妻俩勤劳,家中有一80多岁的老母亲。在2009年时,他家客栈可以洗热水澡,被褥干净,在村中为数不多。2013年6月再到坝美时,看到他家客栈在扩建。

 

    2013年6月在坝美住的是山坡最高处挂着红灯笼的红砖楼房民居客栈。他家原来在小岛上,规划后的小岛是花园,村中特将山坡上的地给他家盖房,兄弟三家的房子盖在一排,各开各的客栈。

 到这家客栈得爬一小段山路

我们住在三楼,对面是猴爬岩。

 新盖的房子已不是传统的壮家楼,村里新建的房子也都是红砖房。

窗外的景色

 客栈的主人为我们做的饭菜,鸡是土鸡,小菜也新鲜,就是烹饪技术一般。

 夜宿坝美,第二天清晨6点,推开窗户,山峦被云雾笼罩着。

 赶紧起床,带着相机,沿着乡间小道去看云雾中的坝美。

   清晨是感受坝美静谧田园生活的好时光,河水流淌着,坝子四周空寂无人,草木、庄稼挂着露珠,云雾在小道深处的山间隙中若隐若现,让我们有种置身于充满着水气和绿意的仙界之感。

不经意间一回头,哇!云雾中的坝美村炊烟伴着雾气冉冉升起,另有一番清幽秀美。

 田园画卷

 田园画卷

 田园画卷

这座山像一把太师椅,叫做轿子山,是坝美的风水宝地“神山”,每年壮族民众都要在这里进行祭祀活动。

    与村庄遥遥相对的一片山坡有一片果树林,香蕉、李子、杏子、苹果、桃子都有,其中桃树最多,若是春天的话,田园画卷中又将有多了几抹暖色。

田园画卷

远远看见乘船进来的洞口

村民们开始到田间干活了

 


 

 云雾开始散去,露出蓝天。

在清晨的徜徉中,我感受到了一天的不同时刻,坝美的田园美都会有变化,同样,不同季节来坝美,她的美也是不同的。

坝美保持着传统的农耕生活,牛是很重要的生产工具,家家都有牛。

牛群也是早出晚归,没建风雨桥时,牛群淌水过河。2009年拍摄

如今牛群走风雨桥

 

当牛群一拥而上冲上风雨桥时,行人躲避不及只能站在桥椅上,我们就碰到了这样的情形。

清晨的放牧人

2009年秋收后的坝美

2009年10月的田园画卷

游览河谷风光乘船码头.2009年拍摄

 2013年6月到坝美时,是从桃源洞进,又从桃源洞出来的,舍去了河谷风光和汤那洞。

门票上的猴爬岩实际上是乘船时路过的峭壁,艄公说不时有猴子爬在上面。2009年拍摄

 河谷风光。2009年拍摄

下船后,还得乘马车前往进汤那洞的乘船码头。2009年拍摄

乘船码头.2009年拍摄

 这里的烤鱼新鲜。2009年拍摄

 进汤那洞。2009年拍摄

汤那洞内安置了灯,行进中看得清楚洞内的钟乳石。2009年拍摄

汤那洞比桃源洞短。2009年拍摄

洞口。2009年拍摄

 

汤那洞口。2009年拍摄

回望汤那洞。2009年拍摄

桃源洞。2013年6月我们从这里出去,再一次感受三黑三亮。

 这次是顺水。出洞的感觉很美。

进来的人多,出去的少。个人认为进桃源洞是最能感觉“桃花源记”的意境。

   在坝美村住了一晚后,也在找通向外面的陆路,村后有一条砂石土路,路况不好。

 

村民说:走陆路要绕很大圈子才能到山外到县城。因而,延续至今水洞进坝美村是最快捷和方便的途径。坝美村在田里干农活是女人,男人大都当艄公。

 

    已是两次到坝美了,因为没有看到桃花盛开时的情景,对坝美还留有念想,我还会来的,在那桃花盛开的春天。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