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记:喀什葛尔(1)

新疆记:喀什葛尔(1)
新疆记:喀什葛尔(1)
景点:喀什/kashi
出发地:乌鲁木齐
目的地: 喀什
入库时间:2016-08-17 04:11
游记浏览:35
旅行天数:2
游览景点:["艾提尕尔清真寺","盘橐城","香妃墓","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喀什博物馆"]
出发时间:2015-07-20
旅游简介:艾提尕尔清真寺、盘橐城、香妃墓 不知道从何时听到过这句话: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之大,不到喀什不算到过新疆。一直都有去喀什的想法,也曾经计划了不少的行程路线,但却一直没有合适的时间,恰逢清明时节两天小假,...
旅行花费:3
游览月份:4
旅行游记

1 艾提尕尔清真寺、盘橐城、香妃墓 艾提尕尔清真寺 -盘橐城 -香妃墓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 -喀什博物馆


不知道从何时听到过这句话: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之大,不到喀什不算到过新疆。一直都有去喀什的想法,也曾经计划了不少的行程路线,但却一直没有合适的时间,恰逢清明时节两天小假,不想再加班了,犹犹豫豫中突然决定出发。这次出行可以说是最匆忙也是最犹豫的一次出行,匆忙是因为晚上经过思想斗争十一点多才订上第二天凌晨的机票,犹豫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各种新闻报道。

候机时发生了这样一件小插曲,大概7点左右,在纷杂的候机大厅,突然几个维族同胞一字排开跪在地上做祷告,看到他们的庄重与虔诚,当时就想也许这就是最纯正的信仰吧。登机,看着茫茫雪山,看云卷云舒,经过大概两小时左右的飞行,飞机降落在黄沙弥漫的喀什机场,也许就是因为对戍边军人的敬重吧,很想走这样一条线:喀什-慕士塔格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红旗拉普-喀什,从喀什到红旗拉普界碑大概单程就需要6、7个小时,考虑时间紧张,下飞机后第一时间在机场大厅找了份当地旅行社做广告的彩页,看到有红旗拉普两日游的行程于是赶紧咨询,结果接线员告诉我界碑不开放,还像我极力推荐喀什市区跟团游,不开放还说个球啊!!!坐上破破的机场大巴,我的喀什之旅开始了。

第一站闻名遐迩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参观清真寺之前恰好广场上有个什么老年协会组织节目,一帮老头老太太确实跳得很起劲。言归正传,艾提尕--混合了阿拉伯与波斯语,意为节日礼拜场所。艾提尕尔清真寺是全疆乃至全国最大的一座伊斯兰教礼拜寺,在国内外宗教界均具有一定影响,是一个有着浓郁民族风格和宗教色彩的伊斯兰教古建筑群。艾提尕尔清真寺是维族人的精神家园,古老的寺院,让数以万计的人们准时地匍匐在它的墙脚下顶礼膜拜,似有无处不在的召唤力统领了成千上万的灵魂!非穆斯林进入该寺需买票进入,20元一人。清真寺是伊斯兰世界中很神圣的地方,所以进入清真寺前一定要了解相关信息,知道什么需要避讳。我过去的时候殿内有人免费做简单讲解,殿内墙壁上悬挂着两面地毯,小的一块手工地毯,是张春贤所赠,另一面则是伊朗总理所赠的波斯手工地毯,为避免破坏,两块珍贵地毯都被悬挂起来了。据讲解礼拜五或“古尔邦节”,大毛拉会坐在龛内的轿式座椅上领经宣教。后墙上有七个挂钟,上面最大的是本地时间,其它六个钟的指针分别是全世界伊斯兰教不同教区的当地时间,全世界伊斯兰各主教区会在那一时刻开始礼拜。外殿是信徒们跪拜听经的地方。地上铺着特制的绿色绒毯,跪拜听经时一人一个格位,干净整洁。140根7米高的绿色雕花木柱,支撑着白色的天棚。做礼拜的时候,这里会跪满信徒,重大节日的时候,甚至艾提尕尔广场都会挤满朝觐的人群。因为当天是星期六所以没有看到穆斯林礼拜的重大场面,所以单单的看这个清真寺几乎无感!!

第二站人民广场看的就是一个毛爷爷挥手的雕像,寓意就是那个年代流传的一句话“毛爷爷挥手我前进”。广场不远处是福乐智慧园,其实就是维吾尔族著名诗人、学者、思想家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陵园,门票30元。陵园很小十几分钟就可以看完,墓园为典型维吾尔风格的建筑,外墙蓝底白花的琉璃瓦贴面在蓝天白云映照下熠熠生辉。圆形拱顶体现了浓郁的民族特点。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是11世纪中期的维吾尔族诗人、学者和思想家,公元1070年前后,他完成了一部长达13000余行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这部长诗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形象,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学,哲学、历史等理论,对维吾尔族的社会生活、文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作品的成就盖世,所以其墓地也被称作为福乐智慧园。

第三站盘橐城,维吾尔语“艾斯克沙尔”,是破城子的意思,位于喀什的东南郊。公元74至91年间,那个留下“投笔从戎”千古美谈的东汉名将班超曾在此驻守了17年之久,班超以盘橐城为根据地,抗击西奴,安扶西域,使西域五十多个国家归顺了汉王朝,实现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统治,并重新开通了丝绸之路,为统一西域大业立下卓著功勋。现在的盘橐城景区是在原古城遗址上修建的,占地也就20亩左右,30块的门票也没买,门口望去三十六座塑像沿神道两侧伫立,神道尽头是班超塑像,这是班超帶领精兵随从三十六人出使西域,留下了三十六骑平西域的传奇。

盘橐城后去的就是喀什地区博物馆,一个字形容“破”,更不要说里面没有几件展品了,这可能是我迄今为止见过最简陋的一个博物馆吧!

看时间充足,紧赶慢赶的跑去了那个充满传奇有令人怀疑的地方---“香妃墓”,过去到遵化清东陵的裕妃园寝参观时那里有一个香妃墓,据历史考证,香妃确切的葬地就在清东陵,而这里更加被人接受的说法是“衣冠冢”。历史上关于香妃的传说很多大家可以自己了解,至于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这个人,专家也有解释,喀什的香妃墓实名为阿巴克霍加墓。墓主人是当地的贵族,第一代人为伊斯兰著名传教士玉素甫霍加,其长子阿巴克霍加继承父业,成了明末清初喀什伊斯兰教“依禅派“的著名大师,其名远远地胜过了父亲,所以后人以其子的名字来为整个墓群命名。香妃是这个家庭的第五代传人。主墓室的外部采用绿色的琉璃砖贴面,以黄色或蓝色瓷砖进行间隔,瓷砖上绘有图案和花纹,显得富丽又不肃穆。陵墓内部是高大宽敞的厅堂,筑有半人高的平台,上面依次排放着香妃家族五代共72人大小不等的58座坟丘。香妃的坟丘设在平台的东北角处,坟丘前以维、汉两种文字写着她的名字。每个墓丘都用蓝色的琉璃砖包砌着,晶莹素洁,上面覆盖了各种图案的花布,既是对死者的尊敬,又可以对墓丘起到保护作用。再精美的所在,毕竟与死亡有关,在门口长焦悄悄地拍了几张照片就出来了。墓园的后身,放眼望去,是一在片土石结构的的平民墓地。主建筑向西的通道边,是正在维修中的加满清真寺。它的立柱木雕代表了维吾尔族木雕艺术的精髓。

当天的最后一站是高台民居,时间有限只是简单转了一下,然后赶紧去找青旅,定的艾提尕尔清真寺旁边帕米尔青旅,青旅很清静没几个人,店长嘱咐没啥事晚上最好不要在外面跑,于是只得就近在广场吃了点小吃。回到青旅想了一下大概喀什市内也转的差不多了,着实不知道第二天该去哪里了,于是赶紧咨询周边人士,最后店长推荐明天周末可以去牛羊大巴扎看看,于是找了两个哥们一个上海过来的、一个在和田做地勘,规划第二天行程,最后确定第二天去老城区高台民居--东巴扎--牛羊巴扎。因为就在清真寺旁边,睡觉前还听到高音喇叭里的一场诵经声(不知道是阿訇吼得,还是播放的录音)。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