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湖北 > 旅游游记

一个人的鄂西十四日游(一)武当山篇

一个人的鄂西十四日游(一)武当山篇
一个人的鄂西十四日游(一)武当山篇
一个人的鄂西十四日游(一)武当山篇
一个人的鄂西十四日游(一)武当山篇
景点:湖北/hubei
出发地:成都
目的地: 湖北武当山 房县观音洞 神龙架 兴山县昭君故里 建始县朝阳洞 恩施大峡谷 土司城 利川木寨 大水井建筑群
入库时间:2016-08-16 19:28
游记浏览:30
旅行天数:14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5-04-22
旅游简介:鄂西武当山、神龙架、恩施、利川行从湖北回来几天了,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十四天的鄂西之行印象深刻,见证了那里的壮美山川和勤劳朴实的人们∶问道武当山、探寻神龙架、徒步大九湖、昭君故里、恩施土司城、惊叹大峡...
旅行花费:4
游览月份:4
旅行游记

1 鄂西—武当山、神龙架、恩施、利川行


从湖北回来几天了,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十四天的鄂西之行印象深刻,见证了那里的壮美山川和勤劳朴实的人们∶问道武当山、探寻神龙架、徒步大九湖、昭君故里、恩施土司城、惊叹大峡谷的壮观景象、感受世外桃源般的魚木寨的古朴和宁静、观代表土家族极高水平的大水井古建筑群……一路上都有着太多的感慨和惊喜,真不知从何写起(不善文笔),…从去年开始就有了去湖北的念头,直到今年春暖花开之际才决定此行,选择清明小长假后出行,和每次一样背包出行,提前十多天订好了从成都去十堰的火车票(其余都是一段段乘车)。行程路线:成都—十堰(武当山)—房县(观音洞)—神龙架景区(官门山、天生桥、神龙坛、香溪源、神龙谷、神龙顶、板壁岩、大九湖)—兴山县(昭君故里)—巴东县—建始县(朝阳观)—恩施州(恩施土司城、恩施大峡谷、利川魚木寨、利川大水井古建筑群),最后从利川坐动车回家。湖北省,简称“鄂”,东连安徽,东南邻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为邻,北接河南。湖北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为“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
鄂西北是鄂与豫陕渝的毗邻地区,斜倚于大巴山的余脉。主要指湖北省的十堰及襄阳两市。鄂西北属于汉江中游地区,汉江贯穿整个区域。鄂西北自古就有“四省通衢”的美称,从新石器时代以来,就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文明交相契合之区。仰韶文化向南伸展,及于鄂西北。较晚的屈家岭文化向北伸展,及于豫西南。更晚的河南龙山文化,又伸展到鄂西北。这个地区一直是南北文化激烈交锋的前沿阵地。鄂西就是指湖北的西部了,包含襄阳、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8个市(州、林区)构成的圈域。

4月7日午后13·50分成都火车北站乘车,8日早6时到达湖北十堰。下车出站在站前广场左边坐202路公交(6点第一班发车)直达武当山景区,乘车约一个小时。在家就细细地把攻略研究好了,上车几分钟就开车了。

下公交从这里走进去购门票。
武当山,道教圣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截至2013年,武当山有古建筑53处,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遗址9处,占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全山保存各类文物5035件。明代,武当山被皇帝封为“大岳”、“治世玄岳”,被尊为至高无上的“皇室家庙”。武当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的显赫地位闻名于世。武当山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是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风景区。武当山也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武术的发源地,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流派。元末明初,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开创武当派,并影响至今。


先坐车去了紫霄宫。武当山景区门票中含车费,景区里有许多大巴车来往于各景点,随叫随停非常方便,大部分景点都在公路沿线,下车观后到路边等车去下一个景点就行了,具体景点可自己自由安排,等不了几分钟车子就来了。武当山紫霄大殿,位于武当山东南的展旗峰下,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一112 5年),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扩建,清嘉庆八年至二十五年(公元1803—1820年)大修,是武当山八大宫观中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道教建筑之一。现存有建筑29栋,建筑面积6854平方米。中轴线上为五级阶地,由上而下递建龙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圣文母殿,两侧以配房等建筑分隔为三进院落,构成一组殿堂楼宇、鳞次栉比、主次分明的建筑群。宫的中部两翼为四合院式的道人居所。



































武当山古建筑群敕建于唐贞观年间,明代达到鼎盛,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明永乐年间,“北建故宫,南修武当”。明成祖朱棣大建武当山,耗资数以百万计,日役使军民工匠30万人,历时12年,建成9宫、8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等33座建筑群,嘉靖年间又增修扩建。整个建筑群严格按照真武修仙的故事统一布局,并采用皇家建筑规制,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的“仙山琼阁”的意境,绵延140里,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宗教建筑群。大有玄妙超然、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充分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堪称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观,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博物馆”和“挂在悬崖峭壁上的故宫”。



































看完紫霄宫,坐车去另一景点南岩。南岩,又名“紫霄岩”,因它朝向南方,故称做南岩。它的全称是大圣南岩宫,是武当山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结合得最完美的一处。
在唐朝,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就曾在南岩修道,至今这里还留有他作的一首诗。在元朝,武当高道张守清在前人的基础上“凿岩平谷,广建宫廷”,使南岩的建筑“隐林中之煊赫,耸层楼十二。” 而且当时南岩的道人已多达一千人。因为张守清修建南岩,宏扬武当道教的巨大功绩,当时的皇帝赐封他为“体玄妙应太和真人”。史书上盛赞当时的南岩是“分列殿庭,晨钟夕灯,山鸣谷震”。
在明朝,南岩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殿堂道房多达八百多间,可惜在1926年9月的一场大火,烧毁包括玄帝大殿在内的殿房二百多间。南岩的古建筑,在手法上打破了传统的完全对称的布局和模式,使其与环境风貌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工匠们巧借地势,依山傍岩,使建筑有的大起大落,有的小巧玲珑;即有群体的四合院,也有单体的转角楼,产生出强烈的艺术效果。

从南岩登顶还要3—4小时,还背了个大包,加油吧!







练太极的人们。









南天门





路边的野花

去雷神洞路上





太常观











南岩,又名“紫霄岩”,因它朝向南方,故称做南岩。它的全称是大圣南岩宫,是武当山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结合得最完美的一处。





在南岩,一座伸出悬崖的石雕,历来被人们津津乐道。这座石雕叫龙首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龙头香”。(石梯右边突出处)



迎客松,据传好几百年了!



龙头香。在南岩,一座伸出悬崖的石雕,历来被人们津津乐道。这座石雕叫龙首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龙头香”。龙头香长三米,宽零点五五米,是古代工匠采用圆雕,镂雕,影雕等多种手法凿刻的浑为一体的两条龙。在万仞峭壁上悬空伸展的两条龙传说是玄武大帝的御骑,玄武大帝经常骑着它到处巡视。正因为龙头香的神秘和其地位,信士弟子们为表虔诚,每次来朝武当,都要烧“龙头香”而走上那阴阳生死的边界。由于下临万丈深渊,烧龙头香的人要跪着从窄窄的龙身上爬到龙头点燃香火,然后再跪着退回来,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毫无疑问,龙头香自打明朝建成以来,从上面摔下去的人不计其数,其情形目不惨睹。清康熙十二年,川湖部院总督下令禁烧龙头香,并立碑戒告。碑文告诫人们说,神是仁慈的,心诚则灵,不一定非要登到悬崖绝壁上烧香才算对神的崇敬。


龙头香























登山途中全是这种梯子,直爬得你泪崩!一段一段的梯子基本以千为计量单位!当天走了有大半天,差点累倒了,关键还背了个大包呵!



这条路要经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





良好的生态

朝圣门

看见金顶的高墙了,加油!


手抓铁链一步一步向上。

山崖边的冰挂,头天山上还下雪呢。

























经过几个小时艰难攀爬,终于登上武当山顶。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金殿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铜铸仿木结构宫殿式建筑,位于天柱峰顶端的 石筑平台正中,面积约160 平方米,朝向为东偏南8°。殿面宽与进深均为三间,阔4.4米,深3.15米,高5.54米。四周立柱12根,柱上叠架、额、枋及重翘重昂与单翘重昂斗拱,分别承托上、下檐部,构成重檐底殿式屋顶。正脊两端铸龙对峙。四壁于立柱之间装四抹头格扇门。殿内顶部作平棋天花,铸浅雕流云纹样,线条柔和流畅。地面以紫色石纹墁地,洗磨光洁。屋顶采用“推山”做法为特点。殿内于后壁屏风前设神坛,塑真武大帝坐像,左侍金童捧册,右侍玉女端宝,水火二将,执旗捧剑拱卫两厢。坛下玄武一尊,为金婉合体。坛前设香案,置供器。神坛上方高悬馏金匠额,上铸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手迹“金光妙相”四字。殿外檐际,悬盘龙斗边馏金牌额,上竖铸“金殿”二字。殿体各部分件采用失蜡法铸造,遍体馏金,无论瓦作、木作构件,结构严谨,合缝精密,虽经五百多年的严寒酷暑,至今仍辉煌如初,显示中国铸造工业发展的高度水平。









休息后慢慢下山了。









坐索道下山了,不好意思了,这不是咱的风格。

下午快4点多下山住山腰的太子坡景区边的农家,100元一晚,老板说旺季就要好几百了。住此处方便第二天继续转山。

农家门口的开放的花花。

到达农家放下大包,快累倒了,简单吃了饭早早入睡,味口特好,睡眠质量那是相当的高啊!腰酸腿疼,原想第二天可能爬不起来了,次日早上起床,居然一点亊都没有了,体力完全恢复,看来平时早晚锻炼还是起作用了,嘻嘻!

太子坡又名复真观。现基本保持当年规模,是武当建筑群中的一个较大单元。复真观建于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重修。位于狮子峰前,建筑20栋,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占地6万平方米。



复真观大殿,又名“祖师殿”,是复真观神灵区的主体建筑,也是整个建筑群的高潮部位。通过九曲黄河墙、照壁、龙虎殿等建筑物的铺垫渲染,在第二重院落突起一高台,高台上就是复真观大殿,富丽堂皇的大殿使人感到威武、庄严、肃穆,顿生虔诚之感。
复真观大殿敕建于明永乐十年,嘉靖年间扩建,明未毁坏严重,清康熙二十五年重修。因清代维修为地方官吏和民间信士捐资,虽难以保持原有建筑的皇家等级,反而增加了许多民间建筑做法。故通过大殿,可以同时看到明、清两代的建筑技术和艺术的遗存









































太子坡看了继续坐车走逍遥谷。逍遥谷俗称猕猴谷。谷中动物种类繁多,时常出没丛林,出现了“金猴跳涧”、“猕猴献桃”等奇景,是武当山“动八景”中最有代表性的景点,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猕猴成群。





可爱的猴子见游人从远处树林里跳到树上,准备讨吃的了。

猴子母子俩。逍遥谷的猴子比峨眉山的猴子要温柔许多,它只是在近处静静地看着你,好可爱!不过还是要小心点,毕竟还是野生动物哈!







湖边景色很美,许多电影、电视剧场景都选于此!















每天大概上午十点,下午三点都有半个小时的武当武术表演。这是队员在做准备工作,最右边那位是表演的领队,这些队员都是经常拍电影和出国表演,人人武功高强!别看他们年龄小,都是练了几年十几年的功夫了。





表演开始了,老者八十多岁了!

瞧这身板!

 武当武术是中华武术中的一块瑰宝,饮誉海内外,在我国武林中,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
    武当武术与武当道教的渊源很深。武当道士在修炼学道时,常常伴以练习武功。宋代以前,武当道士中的武林高手不凡其人。元末明初,武当道士张三丰集武当拳技之大成,创立了武当内家拳,被尊为武当武术的开山祖师,为武当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武当武术受道教隐秘单传的传统影响,武当武术长期隐没不彰。清代至民国,由于社会动荡和道教衰微,许多道人离山还俗,武当武术遂之流传于民间。
    武当武术继承古代武术攻防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易》中的某些原理,参以道教内丹功法的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套路风格。其理论核心是阴阳消长,八卦演变,五行生克。它以养练功,防身保健为宗旨,具有尚意不尚力,牵动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后发制人,辨位于寸毫厘,制敌于擒扑封闭,延年益寿,祛病御疾,增智开慧等多种特点和功能。
    武当武术包括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武当气功、武当剑等拳法和器械术。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拳种,门派,如内家拳法、武当太乙五行拳、武当纯阳拳、武当丹派剑术、赵堡太极拳、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功家南派等。




















9日游完武当山后已午后,马不停蹄继续计划中的神龙架行程,继续关注呵。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