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牧马人探寻死亡沙漠中不愿离去的牧民

驾牧马人探寻死亡沙漠中不愿离去的牧民
驾牧马人探寻死亡沙漠中不愿离去的牧民
驾牧马人探寻死亡沙漠中不愿离去的牧民
驾牧马人探寻死亡沙漠中不愿离去的牧民
出发地:上海
目的地: 塔克拉玛干沙漠
入库时间:2016-07-25 19:53
游记浏览:48
旅行天数:1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5-04-09
旅游简介:沙漠作者简介:陈渊,美国摄影PSA会员,三集影业创始人CEO,揽获国内外摄影大赛奖牌数枚(英国南安普顿摄影大赛、美国PSA摄影大赛、佳能官方年历征选)与自己的车征战过滇藏、川藏南北线、新藏、青藏等线路...
旅行花费:0
游览月份:10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沙漠

作者简介:

陈渊,美国摄影PSA会员,三集影业创始人CEO,揽获国内外摄影大赛奖牌数枚(英国南安普顿摄影大赛、美国PSA摄影大赛、佳能官方年历征选)与自己的车征战过滇藏、川藏南北线、新藏、青藏等线路。

塔克拉玛干,中国最大的沙漠,世界十大沙漠之一,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中心。环境如此恶劣的沙漠腹地,居然还有世代居住的原始牧民。这就是克里雅人,当地政府曾想把他们迁出这片不宜居住的土地。但他们恋土难移。

 

追寻克里雅人,一直是我最为期盼的事情。201310月,我终于下定决心,驾着Jeep牧马人深入到5000公里之外的塔克拉玛干,去追寻大漠深处的克里雅人。

 

死亡之海的发现

 

关于克里雅人的族源依然不清楚,一种说法是克里雅人为西藏阿里古格王朝的后裔,为逃避战乱翻越昆仑山进入了新疆;另一说法是克里雅人原来就是这里的沙漠土著民族;第三种说法是克里雅人是2000年前的古楼兰人的一支。克里雅人的历史的确让人难以捉摸。

 

18961月,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沿塔里木盆地的克里雅河追寻到沙漠的尽头。他想知道,那最后的几滴水挣扎到哪里为止……他继续沿着古木参天的河岸向塔克拉玛干深处走去。但他突然发现,这里不仅有成群的野骆驼在奔跑,而且也是大批野猪的乐园,更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竟有一个牧民群落在这里生息着。

赫定确立的“通古斯巴孜特”“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这些名称,早已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一个个不变的定义。加之几年后对楼兰古城的发现,更加确立了他的世界声誉,尤其是他的《穿越亚洲》让世人第一次得知塔克拉玛干这个“死亡之海”,竟然还有一个小小的绿洲和一个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他的考察为人们详细解读了古丝绸之路和于阗重镇的盛衰,为丝绸之路的古文明增添了神奇的蕴涵和绝妙的光彩。


1959年,人民政府派人找到这群隔绝的人,并为他们建立了达里雅布依村。“文革”中,他们再次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直到1982 年,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寻找石油的一支勘探队,再次发现了沙漠深处的“野人”,当荒漠中突然出现了沙漠车这一庞然大物的时候,所有的克里雅人顿时被惊动,他们吓得东躲西藏,四处乱跑。当石油人最初看到他们的时候,发现他们个个留着胡须和长发,并且长有“尾巴”。一时间“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发现长尾巴野人”的消息震惊了世界。后来人们才发现所谓的“尾巴”,只不过是每人腰后别着一把砍柴的斧头,误把斧头的长柄当成了尾巴。1989年,政府再次进入达里雅布依,并改村设乡,建立学校,培训医护人员和兽医,解决用电、用水,开办邮政所和信用社等,达里雅布依人桃花源式的生活方式开始被现代文明渗透。

 

无比艰辛的探寻


乡政府所在地在克里雅河水渐渐消失的尾闾上。说是乡,实际只是相对集中的几十户克里雅人家。乡政府所辖属的土地面积不是全国乡镇之最,但它南北距离竟达500多公里,村民说,如果从南到北发一个结婚请贴,至少半个多月以后才能赶上一场婚礼。在人民政府管辖还没有触及这里时,克里雅人全靠骆驼和毛驴来运输他们所需的生活用品。骆驼到县城一次,至少要走8天。


克里雅人实在不愿搬迁出克里雅河边的“达里雅布依”,政府曾多次希望他们迁到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去定居,但克里雅人和他们的羊群都不赞成。克里雅人说,这里的牲畜夏秋以胡杨嫩枝为食,冬春啃干芦苇,不习惯吃杂草,如果把它们带到外面水草丰盛的地方,反而难以存活。于是,政府和部队赠送给他们大卡车,他们开了卡车到于田县城去赶集,卖掉柴禾和羊皮,换回珍贵的茶和盐。


沿河两岸,还生长着120 万亩“活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的原始胡杨林,有人形容那些胡杨“有的像饱经风霜的老人,有的像彬彬有礼的书生,有的像来自仙都的道士,有的像展翅的猎鹰,有的像威猛的雄狮,有的像熊熊火焰。”但在我看来,那些古老苍劲的胡杨无论像什么,它都象征着克里雅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