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上海 > 旅游游记

【一个人的旅行】上海自由行

【一个人的旅行】上海自由行
【一个人的旅行】上海自由行
【一个人的旅行】上海自由行
【一个人的旅行】上海自由行
出发地:上海
目的地: 上海
入库时间:2016-08-14 13:58
游记浏览:23
旅行天数:10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3-06-13
旅游简介:市区时间: 2012年11月16日地点:南京路、外滩票价:免费路线:地铁1号线至人民广场晚上七点左右才决定次日去上海,总是那样心血来潮。 早上起的很早,7点24分的火车,历时两个半小时终在9点45分的...
旅行花费:3
游览月份:1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市区

时间: 2012年11月16日

地点:南京路、外滩

票价:免费

路线:地铁1号线至人民广场


晚上七点左右才决定次日去上海,总是那样心血来潮。
    
    
 

早上起的很早,724分的火车,历时两个半小时终在945分的时候抵达上海。在没有做任何功课的前提下,来到了这个有着百年传奇的大都市里。然而,迎接自己的却是这样的一个雨中上海,我承认,那一刻我深深的感到了挫败。

这雨中上海,这雨中上海,这雨中上海!

若是十年前,我一定会特别特别喜欢上海,就像喜欢张爱玲一样。

不止一次的在张的笔下遇见它,也曾无数次幻想那个有着浓重华丽色彩的上海究竟是怎样?那个时候,自己最想去的地方,怕是除了西藏便是上海了,成日里心心想念的也是它。

随着年华的消逝,曾经的青涩岁月已经不见,对上海的渴望竟也变的越来越淡。到了如今竟已不愿再见,只怕自己会生出失望,然而,终是失望了。我怎么会不明白,岁月早已过去百年,它也不再属于那个年代。只是,那一刻,依旧感慨万千,其实自己一直都明白,只是还是无法抑制那种失望和心酸。

自火车站坐地铁1号线至人民广场站。没有公交卡,买票显的有些费事,错综的地铁线路绕的我有些头晕。地铁票是一张类似于IP电话卡一样的卡片,与南京的地铁票很不相同。然而最让人受不了的是上海的地铁入口,它不同于南京地铁刷一下便会自动打开,它完全就是一个车轱辘的设计,需要乘客自已在刷卡后强行冲过去。这一刻,我开始有点讨厌上海,讨厌这个自己完全不熟悉的花花大都市。

    
    南京路
 

承露着濛濛细雨,一时感慨万千,走在那繁华盛名的南京路上,却没有丝毫的好感。我想我是有点独爱那些拥有古典韵味且古色古香的建筑群。对着这些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遗留下的东西并不是很感兴趣。

姐姐与我很不相同,她显的相当兴奋,拉着我逛着一家又一家的商店,血拼了很久。我想这便是人与人的差别,在她眼里那些个江南园林皆都是大同小异没有什么看头,而在我眼里从南京大老远的跑到上海就只为购物,那完全是和尚梳头多此一举。

雨一直在下,真的没什么心情。

    
    外滩
 

从南京路行至外滩,站在黄浦江畔遥望东方明珠,因为天气的缘故,整个浦东皆淹没在这茫茫大雾中,别有一番风情。其实,我知道,外滩的夜景才叫美。
    
    
    
20121116日 
    
    2013年3月10日 复去外滩。
    
    黄浦江
 
     

雨渐渐的开始变大,无奈之下只得找了个饭馆就餐兼避雨。这一顿饭吃了好久好久,然而雨依旧没有停。

本来打算在上海住上一晚,看看夜景第二天前往浦东,然而,这雨把我们的兴致全扫了。于是决定当天返回。


时间: 2012年11月16日

地点:豫园

票价:30元

路线:地铁10号线至豫园站 

    
    豫园
    
    楼阁
    
    书画展
    
    书房
    
    玉玲珑
    
    竹林
 


下午与姐姐分道,她继续前往南京路而我则前往江南五大名园的豫园和与夫子庙有着异曲同工的城隍庙。    

其实是想好好逛逛豫园的,可是雨一直下,景点内的房间也甚为暗淡,恨透了这天气。园内的游客不是很多,然而外国游客却占了多半。这样的天气也是难为他们了,好好的一次旅行却要这样度过。

    
    园内
    
 
    海上名园
 

与众多江南园林一样,豫园的设计无非是山山水水,小桥亭台。因为是下雨天,所以没有遇到导游,多遗憾不是。那一木一花一屋一檐都有着浑厚的历史文化,只我不知,不知属于它们的每个小小典故。就这样,走着,走着……

    
    豫园

    
    玉春堂

    
     碧涵
 

走在这园内,心里是极为平静的,自己也不知为何,每次走在这幽静的古典园林里,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和宁静,仿若这便是净化心灵的福地一般。多呆一刻便会忘记尘世的一分烦恼,心灵也得到净化和升华,放下包袱释放压力。

      
     梅花
      
     鱼儿戏水
     
     春色满园
 

豫园的旁边便是城隍庙,庙内的香火很旺。在送子观音的殿堂前看到很多人在跪拜,还有一个婆婆双手擎香,一边朝着观音娘娘叩首一边念念有词。从她身旁经过,却也听不清,想来也无非是为子女的一些祈祷吧,总归不是为她自己。

财神殿内的门口,摆摊的道士忘我的吹着笛子。有那么一刻,我是极为羡慕他的,在这一方天地里,只有自已,是否那世间悲欢、喜怒哀愁都与他无关。

并不想那么快的离开,只是这雨依旧在下,着急着与姐姐汇合。搭乘公交到达南京路,从四点到七点坐在肯德基里避雨。

这一天,对我来说有点浑浑噩噩。来与不来,是否没有什么区别。

     
    刘翔蜡像 
 

【后续】
        2013年3月10日,周天。 一个人又重走了这条旅游线路,依旧是南京路、外滩、豫园,是凭吊也是怀念。不同的是,这次是来上海出差,工作的地方在宝山电视台,离市区也亦有些远。
        下地铁后,去了一趟新世界商城。十楼是杜莎蜡像馆,在门口拍了一张刘翔蜡像。
        匆匆走过南京路便去了豫园。似乎每次来此都会遇到很多老外,就连导游说的都是外语,觉得很悲催,因为压根就听不懂。身边一群人不停的在讲着英语、日语、韩语、俄语……
       这一刻,我深深的觉得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村姑,在看到商店的服务员用流利的英文跟老外交谈时,我凌乱了……
      冬去春来,园内景致很美。杨柳依依、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花红叶绿。游人也自是不少,若说这豫园有多美,也不见得,只是占了个特殊的城市有些名气罢了。但仍不能否认豫园的美和雅致,对于我来说,豫园挺大,设计也很独特,至少我来此两次,仍是迷的分不清东西南北,只能说,路痴真的很可怕。


时间: 2013年3月12日

地点:朱家角镇

票价:免费(个别景点联票60元)

路线:地铁1号线至黄陂南路,1号出口。行至金陵路淡水路转乘沪商线。

【朱家角镇】

自己的脑子似乎一直很浆糊,总是想当然的记错很多事情,比如说,自以为宝山7路的终点是青浦汽车站一样,坚信着并信誓旦旦的对同事说,相信我,没错。事实证明,大错特错,我把同事带到了阴沟里。

一直计划着乘宝山7路去青浦汽车站,然后再从青浦去想去的那些古镇,可是那些美好的计划在看到宝山7路公交线路后,统统夭折。

无奈之下,两人只好坐公交再转乘地铁一号线到人民广场。因为不认识路,走了很久才找到了“金陵路淡水路”,也就是沪商线的停靠点。然后又悲催的发现,其实我们可以坐到黄陂南路出1号出口,过个马路即可。那一刻都崩溃了,真真是白白走了大半天的路。

沪商线的发车时刻表为:70080090013001600

因为路上耽搁的时间太多,所以只好乘坐下午一点的班车。
    
    
 
    
水乡  

朱家角镇位于青浦区,大巴在行驶将近两个小时后才到达镇上。所以等我们到达镇上之时已是下午三点,下车的同时也看到了诸多返沪的旅客,只能说,这是一次迟到的旅行。  

    

       朱家角镇 

第一眼便觉得这里的商业气息非常浓重,似乎和之前去的那些古镇相差无二,无非总是些小桥流水、亭台楼阁。

    

    石桥

然而,越是往里行,越觉得小镇古朴而雅致。
    
    
 
    摇橹
    
 
    古镇 

朱家角在古时因着它繁华的水上布衣贸易而被称为“衣被天下”,更有着“三泾不如一角”之说。也是因着这些,我将它幻想的更为美好。

     

     廊桥 
    
 
    邮局 

小镇的气息依旧活跃,并未辱没它曾经的盛世和繁华,来来往往的行人,交织在一条窄窄的弄堂里。商户的吆喝、古朴的建筑、微微泛白的青石板路、满怀好奇的游人、温暖的春风,相拥在这座江南水乡之中。

    

    朱家角 

不同于西塘乌镇的是,朱家角的水上房屋皆是水泥混合建设而成,相比之下,我仍是更加喜爱西塘乌镇的木屋建筑。所以,在初见它时,略微有些失望。

    

    放生桥 
    

    木船 

第一站我们到达了放生桥。桥边有个阿姨在贩卖放生鱼,两元一包,美曰:放生积德。桥上的行人很多,在此凭栏远望,两岸屋舍,尽收眼底。夕阳初上、小船飘漾,幻画出一幅美丽的江南水墨图。

    
 
    杨柳依依
    

    猪蹄 
    
 
    咖啡店
    

        个性小店 

过放生桥行至北大街,又称“一线天”,有 “长街三里,店铺千家”之说。约是因为下午的缘故,小镇略显清净,小店生意也自是有些清冷。请同事吃了阿婆粽,真的是廉价又美味。

     

    弄堂画廊 

不知穿过不少弄堂,走过几座古桥。与同事便是这样随意而走、随心而游,感受着古镇特有的古典之美,心神俱追随小船,悠悠的飘荡在这座美丽的江南古镇里,在薄雾轻纱中慢慢穿行。

     
 
     八哥
     

     课植园
    
 
    藏书楼

随后到达课植园。课植园建于清末民初,是一位姓马人家的私家花园,所以又称马家花园。

    
 
    
课植园一角  
    

    课植园一角 

园内门票为20元,园内游人很少,更显庭院幽幽。园林的设计也相当独特,总会给人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惊喜,明明觉得已行至尽头,哪知转角便又是别样景致。

       园中两处景点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九曲桥

一是九曲桥。大约人们总是对新奇的事物更感兴趣,拱形的石桥看的多了,有时看到这样一座外形独特的石桥,便是怎样也无法轻易忘却。

    

       床榻
    
       卧房 

二是主人的卧室。踏着木质楼梯,在吱呀的咚咚声中,仿若穿越千年。卧室里有一种奇异的味道,或是那些古老的木质家具所散发出的淡淡天然木质香,或是古时常用的熏香。闻来总觉异常舒心和熟悉。

在园内停留片刻,怕同事等候太久便匆匆离去。

    
 
    
    

    圆津禅院

因为来的太晚的原故,城隍庙和圆津禅院已关门,这也便成了心下的一个小小遗憾。

    

       猫的天空之城(“寄给未来”邮箱) 


傍晚,依旧在镇里转东转西,居然意外的发现了“猫的天空之城”。

和同事很是惊喜的进去买了几张明信片,然后又很乡巴佬的盖了N个邮戳。乍一看,还真有点惨不忍睹,两个人就这样,盖邮戳盖上了瘾。

    
 
    留言 

最后在留言薄里留下了只字片语,权作纪念。

出古镇后,由于沪商线的最后一班车是四点半,所以,自是错过了。只好坐车行至青浦汽车站,然后又转乘沪青线至人民广场,再乘地铁至友谊西路,再换乘公交,归。

    辗转的旅行。 

重走青春·校园行
 

到上海出差已两月有余,其间利用假期和调休去了周边的许多地方,然却从未能静下心来去细细探寻这座繁华却又略带沧桑的上海城。

    
 
    上海地铁线路图 

为此,闲暇的时候曾和同事设计了几条出行方案:校园行、公园行、古镇行以及崇明岛之旅。

约是受了赵薇近日那部《致青春》的影响,与同事果断的将崇明岛延后一周,而提前实行了那条“重走青春·校园行”计划。

    

    一日票 

出行前找度娘查询了上海四大名校的交通路线,以及粗略的做了一份行程安排。因考虑到所到的地方太多,便与同事在一号线友谊西路地铁站服务部各办理了一张日票卡,票价18元,可在24小时之内任刷上海的地铁。

为了符合此次出行的主题,自己特意选择了一套粉色休闲服,背了一个红色小背包。同事一个劲的在耳边念叨:装嫩。

我对着镜子照了照自己这身行头,捯饬的确实跟半个学生似的,只要忽略那张老脸便可。

到底是何时对上海的大学生出向往情愫的呢?仔细想来,怕是要追溯到十年之前,那时常看郭小四的文章,也因着喜欢已经在上海大学就读的小四,便也时常看那时的新概念作文和杂志《萌芽》,里面不乏多有被上海几所大学所录取的学生。或许从那时开始,便逐渐的对这些学校生出许多的好感。

今日,走在这些曾经无限向往的校园内,内心激动不已。望着从身边走过的莘莘学子,颇有感触,仿若又回到了当年,那个不谙世事的懵懂岁月。

      
     复旦大学


第一站到达复旦大学。对于复旦的建筑没有太大的感觉,唯有一座光华楼尚有些许特色,难以想象,在这样一座平凡且不显眼的校园内,竟是人才备出、人才济济。

    
 
    毛爷爷像 

诸葛出茅庐,陶翁入田园。

    

    光华楼 

坐在光华楼前的草坪上,虽然此时烈日正浓,但心却平静。望着草坪上嬉戏的孩童,不识愁滋味,咯咯的笑声穿破云端,那一刻,总归是幸福的。

    

    复旦校园 

青春芳华竟然似梦,刹那间,牵动那颗沉沦的心,往日种种,历历在目,让那颗早已苍老的心,复起涟漪。一时惆怅,一时感慨,忽而欢喜,忽而悲伤。

今生竟错过了多少名校和多少不一样的未知未来。

    
 
    日月西路 

离开复旦,随后逛了一下附近的商场和超市,一时没能忍住,吃了许多如冰淇淋、面包、蛋糕、肉卷、奶茶等高热量的东西,真真是极大的罪过。

边吃边自我催眠:人生在世,吃喝二字。此时想来,真是可恶的紧。

    
 
    
同济地铁

到达同济的时候已是下午,同济大学给人的感觉很是文雅,大有江南园林之风,小桥、流水、人家,桥上亭台隐在竹林葱郁内,一阵笛声自竹间缓缓流出,伴着众人的合声,飘荡在在这静幽的校园内。  

   

   同舟共济 

笛声很是悦耳,只是那合唱却着实不敢恭维,真真是有些大煞风景。同事直说唱的难听,我心想,这话要是被那位女同学听到,该是会有多受伤啊!

    
  
    三好坞     

漫步在同济大学的林荫道上,望着眼前的郁郁葱葱,连呼吸都甚觉舒畅,那一刻,有种重返校园的冲动。

    
 
    同济图书馆 

若干年,回头看,才发现作为一个学子,原竟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只是在当时,却并未发现,一心只是想着向前飞。

    
 

    
  
    同济大学教学楼俯望 

出同济大学,下一站到达上海交通大学。因着交大的旁边便是上海图书馆,遂在图书馆转了一圈,但却因去的太晚的原因而未能办成借书卡。

    
 
    
上海图书馆 

仔细算来,自己也已近有十年没有静下心来好好读书,而近几年更甚。自从步入社会这个大染缸之始,那颗心便再也无法平静。

翻阅书籍的指间,早已蒙尘结网。

    
 
    
钱学森图书馆 

交大的旁边为钱学森图书馆,到达之时已经关闭,沿着图书馆前行,自交大的正门进入。

    
 
    交大建筑
    
 
    交大图书馆 

上海交通大学被称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俯之一,前身为清时的南洋公学。其内的建筑很有民国之风,露天阳台、长形楼窗、三角阁楼,配着红砖白墙,让人有种穿越民初之感。

    
 
    交大操场 

 不知不觉间行至操场,打球、跑步、竞走,让原本空荡的操场变的异常热闹。

    
 
    虹桥路地铁站 

 出上海交通大学后到达华东师范大学,此时已是黄昏。较其它学校来说,华师大的大门相对要气派的多,夜暮初上、霓虹闪烁,令人心情很是愉悦。

    

    华东师范大学 

 彼时校园内正在举办图书展,与同事在那里逗留许久,最后终于选中了一本俆霞客游记。虽然大多是文言文,看的也是似懂非懂,更知自己买后定是束之高阁,但终是因着太过喜爱小徐的缘故,还是买了。

    
 
    
俆霞客游记 

 一路上,怀里揣着小徐的游记,因着最初的三分热度,很是欢喜。幻想着自己从第一页翻至最后一页的情景,内心有着无限的向往,并暗暗许下近快读完的决心。哪知归来后竟是一页未翻,果不其然,束之高阁,可悲,可叹。唉!

    

    田子坊 

 为了能逛逛田子坊的夜景,自华师大出来后便直奔景区。

    

    
    
 
    田子坊 

夜间的田子坊很是热闹,窄窄的小巷、拥挤的人流、个性的小店、充满创意的艺坊,耀花了双眼。

    
 

    
 
    小店 

坊内的酒吧很多,然却不吵,灯火酒绿里又透着些许文雅。三三两两的人聚在一处,多是闲谈和静坐,仿若杯中的物什不是浓烈的酒,而是飘着淡淡清香的茗茶。

    
 

    
 
    创意

漫步于窄窄的小巷内,望着琳琅满目的商铺,却并未淘得半分物件,停留了片刻便继续我们的下一站。

外滩的景色已看过多遍,然而夜景却是一次也未看过,所以,便趁着今天的出行一并赏了。   


       

       

       

       

 

到达外滩的时候已是晚上十点,可整个外滩上依旧是挤满了人。

外滩的夜景确实很美,拍了几张照片后便匆匆赶回宝山。
    
这一天,的确是辗转的很,但却又无比的充实。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