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河南 > 旅游游记

古城游之安阳殷墟

古城游之安阳殷墟
古城游之安阳殷墟
古城游之安阳殷墟
古城游之安阳殷墟
景点:河南/henan
出发地:东营
目的地: 安阳
入库时间:2016-08-11 03:55
游记浏览:37
旅行天数:5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5-10-19
旅游简介:安阳殷墟来到安阳,先吃了碗特别好吃的羊肉烩面和安阳著名小吃扁粉菜,然后来到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早就想来的地方,真是惦记了好几年了殷墟是中国商朝晚期都城遗址,古称“北蒙”,甲骨卜辞中又称为“商邑”、“大邑商...
旅行花费:2
游览月份:10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安阳殷墟


早就想来的地方,真是惦记了好几年了


殷墟是中国商朝晚期都城遗址,古称“北蒙”,甲骨卜辞中又称为“商邑”、“大邑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安阳市西北殷都区小屯村周围,由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后冈遗址以及聚落遗址(族邑)、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手工作坊等构成。





著名的司母戊方鼎就是出土在这里







 商王朝的都邑曾多次迁徙









 贝币




 已开始养家畜










殷墟出土的青铜器,包括礼器、乐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礼器有鼎、斛、簋、觚、爵等,乐器有铙、铃、钲等,兵器有戈、矛、钺、刀、镞等,工具有锛、凿、斧、锯、铲等,生活用具有铜镜、杖首、漏、勺、箸、器座、角形器等,装饰艺术品有人面具、人头面具、铜牛、铜虎、铜铃等。形制丰富多样,纹饰繁缛神秘,反映了殷商先民特有的宗教情感和审美观念,达到中国青铜时代发展的巅峰。
 




 青铜矛





 铜罍(lei)





 铜鼎

 









 铜簋,铜瓿(bu)

 铜斝(jia)




 玉制的鸟兽



 甲骨文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


 清末以来,小屯居民在耕作中常从地下挖到碎骨片。19世纪末,当地传闻碎骨即所谓的龙骨,可以治病,于是村民收集碎骨片,或留作已用,或卖给中药铺。从此,“龙骨”被源源不断地从地下掘出。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购药,在北京发现中药店中所售龙骨上刻有一些很古老的文字,意识到这是很珍贵的文物,开始重金收购,进而考证出这些“甲骨文”是“殷人刀笔文字”。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王懿荣义愤自尽,所收藏龙骨由其子转售晚清学者刘锷。1903年,刘锷将其收藏的甲骨编印出版,成为第一部甲骨文著录《铁云藏龟》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出来博物馆,有一片甲骨文的碑林

比如这一块







 这是马车的复原模型



 这几座车马坑,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较高学术研究和展示价值。每坑葬1车,其中5坑随车皆葬两马,4坑各葬1人。







这里是一个甲骨文窖穴



 走到这里已是精疲力竭,所有的负重都给了某人











 殷墟里面还有一个重要景点,妇好墓

 妇好墓于1976年被考古工作者发掘,是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该墓五米多长,约四米宽,七米多深,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

 妇好墓入口





 出土青铜器468件,刻有铭文的青铜器有近200件。有“妇好”或“好”铭文的就有109件,其中的两件大铜钺最为引人注目,一件以龙纹为饰,一件以虎纹为饰,每件重达八九千克,学者据甲骨文判定它们曾是妇好生前使用过的武器。据考证,这铜钺在商代也是王权和军权的象征,看到它们仿佛可以看到当年妇好驰骋疆场的飒爽英姿。












 殷墟,值得来寻根问祖的地方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