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河北 > 旅游游记

追忆赵王城——邯郸游记

景点:河北/hebei
出发地:深圳
目的地: 邯郸
入库时间:2016-08-14 01:50
游记浏览:40
旅行天数:5
游览景点:null
出发时间:2012-04-17
旅游简介:追忆赵王城邯郸游记邯郸学步、胡服骑射、毛遂自荐、赵氏孤儿、廉颇蔺相如列传、长平大战,怀着对这些熟悉典故和遥远战国纷争的向往,走进了这座古城邯郸。走出邯郸火车站,扑面而来的是夹带着沙子的风,破坏了我对这...
旅行花费:2
游览月份:6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追忆赵王城——邯郸游记

邯郸学步、胡服骑射、毛遂自荐、赵氏孤儿、廉颇蔺相如列传、长平大战,怀着对这些熟悉典故和遥远战国纷争的向往,走进了这座古城——邯郸

走出邯郸火车站,扑面而来的是夹带着沙子的风,破坏了我对这里的第一印象。也难怪,开建地下停车场使站前成了一个工地,不过火车站毕竟不是景点倒也无所谓。安顿好自己,订好回程车票后,我在邯郸的时间一共是两天半,初次确定了丛台公园、学步桥、回车巷和赵王城的游览计划。

因为火车中一宿没有合眼,感觉特别累,所以第一天是不准备去哪个景点的,只寻思可以先熟悉一下邯郸的交通情况。无意间来到了邯郸市中心,不愧是赵国的首都,这里的许多命名无不体现曾经的赵国风情,大老远就看到丛台广场上的赵武灵王握弓雕塑,看来这一代明君的形象已经深深烙进邯郸人心目中。

因为行程安排有限,时间越发珍贵,第二天一早就到了丛台公园。早在7年前,我就在秦皇岛战国风情园中见过丛台缩影,有点难为情的是当时居然理解成了合纵。丛台公园在邯郸市中心繁华地带,还是免费开放。一进门的解放军雕像把我雷住了,我也没多想,径直往公园中心的武灵丛台走去。

进公园是免费的,上丛台则要4元钱,还包括了丛台入口对面的七贤祠,便宜啊,这么好的景点值了。七贤祠中,排列着赵国的著名英雄,从左往右依次有:李牧、赵奢、蔺相如、廉颇、程婴、公孙杵臼和韩厥。七贤祠旁边是邯郸碑林,陈列着多年来各个名人对于丛台、赵国和赵武灵王的评价记载。在这碑林中,最难看要数薄一波题写的邯郸碑林几个字了,这相对于他在深圳题写的海鹰大厦,已经漂亮好多倍了。

我在七贤祠内和一位来自东北的哥们儿搭上了,也算有个伴,一起走上了武灵丛台。看来我俩都对古代史颇感兴趣,一边走一边讨论着战国七雄的故事。搭建丛台的砖块和长城所用的没有什么两样,这可是战国时遗留下来的哦,赵武灵王就在这丛台上观看歌舞和军事表演。丛台的最高处是据胜亭,这是明嘉靖年间所建,这里还发生过梅开二度的故事呢。从据胜亭下来旁边是一个陈列馆,一尊武灵石雕就立在中间,这里记载着赵国往事,还展示了出土的赵国货币、斛、编钟等。我在丛台上顺便买了两副扑克牌,纸牌内容是出自邯郸的成语故事,虽然不是什么土特产,却更有纪念意义。

丛台公园面积还很大,动物园也在这里,我们只是粗略参观一下就赶往学步桥。两地很近,坐公交车只消几个站台。在这趟公交车上,看到了邯郸人的热心,在到站时车上的老人提醒正在闲聊的我们下车和去向。经过一条小巷后,终于看到了沁河上的学步桥,我当年可就是从成语里知道邯郸这个地名的。这座石桥看上去并不旧,看来是历代修缮遗留下来的。到学步桥上,也走几步路,邯郸人走路姿势真的有那么好看?呵呵,我想战国时的邯郸人们流行的应该是走猫步。

我们还一起去了有成语公园之称的赵苑,但是很遗憾除了找到在栏杆上的几个成语文字记载外,并没有什么值得看的东西。11点已过,东北同伴急着要在赶午后的火车而结束了上午的游程,下午我就只能独自行动了。考虑到回车巷离我落脚的地方很近,我打算先去赵王城,然而并没有找到前往该处的公交车。我决定打的前往,司机一开始告诉我赵王城距离远且没有什么值得参观,见我态度坚决才驱车而行,奇怪我是不是想去考古。

当汽车跨过邯郸钢铁的厂区,终于来到了传说中的赵王城,这下子让我大跌眼镜,网上说赵王城是保存得最好的战国王宫,实际上只是一片土堆,上面长满了杂草,曾经恢弘的赵国王宫已经不复存在。如果不是土堆上插满了勘测的号碑,我真怀疑被司机放了鸽子。回来的路上,还是在这台车里,司机告诉我:赵王城这片地方现在被政府保护起来了,谁也不能建设,所以邯钢的厂区也就没有延伸到那里去。司机和我聊得很投机,他倒是建议我到黄粱梦吕仙祠看看。

其实我考虑过这个景点,因为成语黄粱一梦就出自此处,位于邯郸郊区的黄粱梦镇。在大城市生活许久,动辄坐上一小时汽车的路程,再加上当时以为赵王城要花较多的时间,担心来不及而没有放在心上。邯郸市比深圳和天津都要小很多,路程并没有那么可怕,交通便捷,所以当天下午就去了黄粱梦吕仙祠。

黄粱梦镇隶属邯郸县,下车后还要走一段小路才到黄粱梦祠,景区大门牌匾上题着邯郸古观,诧异黄粱一梦发生在一个小客店里啊,怎么是古观?待进入古观,看到的第一个庙里供奉着八仙,从旁侧的大门往里走,是一个神仙洞府的大门,里面接连的三座庙里依次是汉钟离祠、吕洞宾祠和一枕黄粱主角的卢生祠。卢生在他庙堂里枕着吕仙的枕头睡的正甜美呢,看来正做着美梦,后面的壁画上有着卢生梦里的情景。据说摸摸卢生塑像的话可以治愈疾病哦。

卢生祠外,有后人刻着的黄粱美梦碑,上面一个大大的字,中还有零零碎碎不少话语,寓意着人生就如一场梦。祠堂另一边的一个葫芦,刻着认真糊涂,也意味深长地告诉大家人生如梦,如郑板桥所说难得糊涂。更叫绝的是葫芦后题着天天难过天天过,想想通想想不通。现代社会人心浮躁,人对功名利禄过分追求,何苦呢?

黄粱梦祠中还有一角供奉着道教和民间的许多神,比如妈祖、钟馗、鲁班、赵公明、仓颉、月老等等,塑像的眼睛惟妙惟肖,再加上近距离观察,真有点敬畏之情。再参观一下中国名人名梦馆,做梦本是极其普通的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梦,不同的梦也有后来不同的结果,人生只是梦幻一场,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正应了那句话: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一天的旅程顺利结束,收获丰厚。明天晚上要赶回程的火车,所以白天还是有点时间可以转悠的。可惜天公不作美,我在这里的最后一天竟然下起雨来,气温还下降了,可不管怎样也要到附近的回车巷看看了。

“将相和”的故事我从小就学过,蔺相如当年正是在这里让路给廉颇。在入口处就看到“赵邯郸古城”文物保护碑,这里的房子看来有点年月,今天开着一间间小店,只有巷子中一块“蔺相如回车纪念碑”勾起了大家的回忆,故事脍炙人口,为这条小巷增添了很浓的色彩。回头再想想这两天走过的武灵丛台、赵王城遗址、学步桥和回车巷,来往的路程中,看得出当年作为赵国首都的邯郸城宏大的规模和应有的繁华,可惜这远古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还,只能在这遗留的建筑中去想象和品味了。我想,如果邯郸把赵都更多的东西保存下来的话,这些旅游资源并不亚于北京,因为它们的历史更加久远,有更深沉的意义。现在我们对于历史的了解更多是停留在明清时代,春秋战国这个战乱不断却又人才辈出、百家争鸣、轻礼教而重法典的时代,才是我们更需要去了解借鉴的。

邯郸郊区还有众多的景点,可惜时间不允许,回程的T253次列车一如既往的晚点了,这也是邯郸一行的遗憾。走进邯郸,是对战国久远历史的体会,对成语典故的追寻。一座古城,承载的丰富遗产,如一本厚厚的书,难以一次阅尽。历来的明君贤臣和有志之士都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以史为鉴,今后还有更多的东西要学、更多的路要走、更多的地方要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