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黄金】十一后河行

出发地:北京
目的地: 延庆
入库时间:2016-08-20 18:40
游记浏览:27
旅行天数:2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1-10-22
旅游简介:十一后河行十月一号,带着一群大一的,我们去了延庆后河自然风景区。延庆海坨山位于延庆县张山营镇北部与河北省赤城县交界处。主峰海拔2241米,为北京市第二高峰。又名“大翮山”。相传大翮山及其南侧小融山,是...
旅行花费:0
游览月份:10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前序

   十一后河行

十月一号,带着一群大一的,我们去了延庆后河自然风景区。延庆海坨山位于延庆县张山营镇北部与河北省赤城县交界处。主峰海拔2241米,为北京市第二高峰。又名“大翮山”。相传大翮山及其南侧小融山,是秦代隶书发明人王次仲变鸟飞走时,掉下的两根羽毛变成的。山沟、山脚下到处都有水泉。山下塘子沟原有一座古庙,叫温泉观,俗称塘子庙。庙后有一温泉,水温达42℃。海坨山高峰有三个:大海坨、二海坨、三海坨。大海坨山顶是一个长近10公里,宽500米,最窄处不过百米的草甸平缓山顶。海拔1800米以上是大草甸类型的植物带,有金莲花、黄花菜、手掌参、地榆、拳参、山丹等。海坨山景色“海坨飞雨”,又名“吞奇吐秀”,为妫川八景之 每年10月至次年6月可以看到“海坨戴雪”,晴日可看到“海地层曦”的景色。

山上多泉流,水资源丰富。山地垂直地带性显著,由下至上,依次出现人工油松林、次生油松林、栎林桦杨林、山地草甸。山区生态环境保存较好,有野生动植物100多种,以天然次生油松林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现已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麓的松山林场有林地7万多亩,为北京市最大的林区之一。山下有塘子沟温泉。

在那里,我们为刚刚步入大学生活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了一次亲近自然,广交好友的机会。一号,我们二十个人的团队浩浩荡荡出发了,在大一小孩们雀跃的身影上,我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一路上我们开心地交流,互相了解对方,熟悉营友;爬山时,大家互相帮助,尽管山路难走,但我们兴致很高,边走边唱,边走边聊,用真心的交流与鼓励来克服登山中的劳累。到达营地后,我们升起篝火,搭起帐篷,自己动手做饭,烧烤,看着忙碌的营友们,我感到非常欣慰。我们组织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培养大一小孩们的能力,让他们学会放开自己,学会关心他人,学会独立自主。这些是他们在书本,在学校学习不到的。

背着并不轻的登山包上山,一路的心路历程其实就是一种成长。台阶由一开始的一段平路只有几个到后来的目不暇接,脚步从一开始的稳健到颤抖着前进,就算到后来真的很累很累了,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来这里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要登顶。

一路上,累了会停下来休息,到思考却一直没有停过。我们处在一个和平又和谐的时代,虽然我们无法亲身感受到当年五四运动那些青年的愤慨和热情,我们无法去亲身经历那些战火飞扬却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无法亲身体会为国家而战的无上光荣,我们无法抛头颅,无法洒热血,我们被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们还能有几次机会感受这种汗如泉涌浸透衣袖也不去擦,双腿发软累到快趴下还颤抖着向上的感觉。周围的景色壮丽,淌着汗挥洒着青春的我们融进了景里,这是生命在此刻绽放的一朵怒放的花。

晚上,我们围着篝火,以诚相待,开心地聊着,大家敞开心扉,谈生活,述理想,辩人生,真情流露,思维碰撞,无处不在。好久没有和人真诚的交流过了,很喜欢这种场景这种形式。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讲述自己,聆听他人,品味人生。从中我们能释放很多,了解很多,感悟很多,这是心与心的交流,灵魂与灵魂的沟通。大家一直交流道凌晨才睡去,在帐篷里我想了很多很多,也许这就是我追求的生活,我喜欢这种形式,热爱这种氛围!

营期顺利安全地结束了,作为队长,我也松了一口气。营期虽然结束了,但开始的却是一段段珍贵的友谊。我们之间有了心与心的交流,不仅仅是一面之缘。这个营期,我们一起度过,这段旅途,我们一起走过,一起经历过,一起拥有了一份共同的回忆。回忆的美好,往往在于事过境迁后的一种回味,时间越久,越值得寻味,一次不经意的想起,会让自己久久地怀念,深深地眷恋。旅途在继续,不求天长地久,时刻相守,只希望未来的旅途中,我们能再次相遇,再次邂逅在未来某个时刻某个街角,希望我们在未来的日子,突然想起这一段旅途,想起每一个人,心里会暖暖的。我相信友谊会一直持续下去的,一句话:不虚此行!

                                                                                                                                                                    G2

                                                                                                                                 2011.10.08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