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记:喀什噶尔(2)

景点:喀什/kashi
出发地:乌鲁木齐
目的地: 喀什老城
入库时间:2016-08-02 21:06
游记浏览:34
旅行天数:2
游览景点:["喀什老城","喀什大巴扎","香妃墓","喀什"]
出发时间:2015-07-20
旅游简介:新疆记:喀什噶尔(2)第二天一早,是伴着清真寺的诵经声起的床,说大白话就是被吵醒的,洗完脸叫上昨晚约好的同伴外出觅食,今天天气比昨天好一点但也是浮尘严重,拍的照片都泛黄。在吾斯塘博依路、库木代尔瓦扎路...
旅行花费:3
游览月份:4
旅行游记

1 新疆记:喀什噶尔(2) 喀什老城 -喀什大巴扎 -香妃墓 -喀什

第二天一早,是伴着清真寺的诵经声起的床,说大白话就是被吵醒的,洗完脸叫上昨晚约好的同伴外出觅食,今天天气比昨天好一点但也是浮尘严重,拍的照片都泛黄。在吾斯塘博依路、库木代尔瓦扎路交汇处的三岔路口买了几个烤包子,皮厚馅薄,然后径直走进对面很有维吾尔风情的“百年老茶馆”,老茶馆在当地很著名。这里是维吾尔老人休闲的最好去处,老人们做完礼拜后聚在一起互相聊着家常。至于消费不知道有没有说法,反正我们点了一壶茶45元。我们不时地看着别人怎么喝茶吃囊边改正自己。友好的维吾尔族老人们不时给与我们善意的微笑,吃喝完毕我们踏上了新的旅程。

喀什老城区是电影《追风筝的人》的拍摄地,从清真寺沿着拆改复建后的老城街道,路过一个个颇具民族风格的店铺,一路上不时地会在某个街巷或者某个转角处出现一群维吾尔族小孩子追着你说上一句“哈喽!若是孩子们看到你肩上或是脖子上挂着一个相机的话,那么你就会“不幸得”陷入一群维吾尔族的孩子重重包围当中。孩子们会对着你的镜头摆出各式各样的动作,孩子们很喜欢拍照,整个过程你无需与孩子们有任何言语交流,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就够了。喀什葛尔老城是政府拆改后,统一规划、设计给当地维族群众的房子,真正的老城“高台民居”现在已经被拆除的仅剩下一点点了,也许再迟一些时候到喀什就再也看不到最早的民居了。顾名思义,高台民居是建在一片土崖之上,世世代代居住于此的维吾尔族人建起了一座挨着一座的土屋,它们密密麻麻的相互倚靠、重重叠叠挤在一起,形成古城民居部落,有人形容这是一座迷宫似的街区,进入高台只有几个入口,里面的道路曲曲折折、纵横交错、随坡就势、忽高忽低,游人进去会迷失方向,实际上却是四通八达。狭窄的小巷,以淡黄色的彩砖铺地,不同的花纹分别代表着主路与辅路,进口与出口,如此以来,在错综弯曲的小巷中,你尽可以放松地东游西逛,东望西望,而不必担心自身的迷失。老城里的民居一般是允许游客进去游览的,而一般民居若家门前的两扇门都打开,则代表男主人在家;若看到只有单独的一扇门打开,则表示只有女主人在家;而要是看到大门前挂了布帘,则代表现在家中正有客人来访。当然了,出于礼貌,我的相机基本上是对准了紧闭的大门的。行走在老城中,观察着那一扇扇各异的大门,感觉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站在高崖上,看着远处现代化的城市广场、喷泉与脚下破败的土坯房形成的鲜明对比,那里虽然也叫喀什,却不是真正的喀什,真正的喀什就在脚下的方寸之地。没到喀什,就等于没到新疆。此时,对这句话才算是有了深刻的、深切的理解。

逛完了高台民居下一站喀什大巴扎,当地人叫东巴扎。以前,喀什大巴扎只星期天才营业,所以至今仍被很多外国游客称为“星期天大巴扎”。如今的大巴扎每天都在营业,但还是只有星期天才最热闹。喀什及新疆的各种土特产、手工艺品、日用百货、瓜果蔬菜、生产资料应有尽有,可以说是体现新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最集中、最浓郁的地方。此外,喀什因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五口(岸)通八国,一路连欧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与周边各国的国际贸易历史由来已久,尤其是红其拉甫口岸和吐尔尕特口岸相继开放以后,交往更加频繁,巴基斯坦的工艺品,土耳其的丝巾,吉尔吉斯的望远镜,沙特的干果都可以买得到,而且价格绝对实惠,因此,又被中外游人称为“中亚物资博览会”。

出了大巴扎,在门口遇到两个泰国小伙也要去牛羊大巴扎,于是决定一起出发,通过我们的汉语和别人给泰国小伙子写的维语字条,咨询了好几拨人然后寻寻觅觅才找到距离并不远的公交车站,一路上不但那早就还给老师的英语与“歪果仁”交流,还连动作带表情的和车上几个热情的维吾尔大爷聊着天,笑声不断。牛羊巴扎在314国道边上,属于荒地乡,实际就是活畜交易市场,牛、羊、骆驼什么的这里都有的卖,维族老乡以各种方式把他们的牲畜运进来,有的是卡车装,有的是拖拉机载,还有的干脆直接赶着走,更有爱惜的,怀里抱着羊儿进场。可能是限于场地吧,那些羊儿被挤的紧紧的,列着队像士兵一样,毛儿剪得特别整齐,特别是剪出造型的小尾巴!维族老乡们守着他们的牲畜等待买家,穿梭在人群中的却有不少是跟我们一样拿相机的。老乡也不恼,很配合很友好,有些还会叫你过去让你把他和羊儿拍在一道。牛羊大巴扎转完,于是准备回程,出了巴扎门口,突然被马路对面的一片貌似桃花吸引了,原谅我农业知识匮乏,拍了几张照片,也就权当踏青了,因为昌吉那一段时间的的鬼天气还飘雪,绿叶都见不到更别提开花了。

回程的公交车上与几位同伴分手,他们还有继续的旅程,而我却要奔赴机场离开喀什了,两天的行程留下的还是遗憾,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喀什已经失去了那民族的风格,如果有朋友要去,那么我的建议在喀什市呆上半天就足够了,最想去的红旗拉普没能去成,喀什下面的县区比如疏勒县、莎车县也没能走走,另一个5A景区泽普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也不能成行,跟喀什说再见!!不知道下次出行又是什么时候了。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