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有没有文人墨客对美食表达感情的诗词呢?

发布时间:2024-06-16 01:24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尽量多一点
最好能分类~~

问题解答:

主食类: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 李白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注释]

雕胡: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作美餐。姓荀的老妈妈特地做了雕胡饭,是对诗人的热情款待。
------------------------
蔬菜类: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释]

藜:一种草本植物,嫩叶新苗皆可食。

露葵:一种绿色蔬菜,可以煮来佐餐。
------------------------
节日中的美食:
节日中的美食

屠苏是一种用屠苏草浸泡而成的药酒。我国古代的风俗,在正月初一这一天要喝屠苏酒,可以辟邪消瘟。

元日

宋代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上元竹枝词
清代 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清代诗人袁景澜有一首颇长的《咏月饼诗》,其中有“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等句,从月饼的制作、亲友间互赠月饼到设家宴及赏月,叙述无遗。

关于月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
关于“酒”
诗词与美食

中国文化种类繁多,源远流长,各种文化之间的联系也非常密切。其中诗文化,饮食文化之间的联系尤为突出。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是诗不离酒,酒不离美食。他们在品尝美酒之时,吟诗作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请看 --



酒,可饮,可品,可为之抒之豪情,可展之韵意。少饮则强身健体,提神补气,与友人聚之小酌则添之气氛。酒之史事自古有之,自杜康酿酒至今几千余年,历朝历代文人墨客,把酒叙情,醉酒当歌,写出无数绝句佳作。

玉壶吟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 忽然高咏涕泗涟(一作秋月忽高悬)。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 敕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 无奈宫中妒杀人。

赠刘都使

东平刘公翰,南国秀馀芳。

一鸣即朱绂,五十佩银章。

饮冰事戎幕,衣锦华水乡。

铜官几万人,诤讼清玉堂。

吐言贵珠玉,落笔回风霜。

而我谢明主,衔哀投夜郎。

归家酒债多,门客粲成行。

高谈满四座,一日倾千觞。

所求竟无绪,裘马欲摧藏。

主人若不顾,明发钓沧浪。

赠王汉阳

天落白玉棺,王乔辞叶县。

一去未千年,汉阳复相见。

犹乘飞凫舄,尚识仙人面。

鬓发何青青,童颜皎如练。

吾曾弄海水,清浅嗟三变。

果惬麻姑言,时光速流电。

与君数杯酒,可以穷欢宴。

白云归去来,何事坐交战?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有身莫犯飞龙鳞,有手莫辫猛虎须。

君看昔日汝南市, 白头仙人隐玉壶。

子猷闻风动窗竹,相邀共醉杯中绿。

历阳何异山阴时,白雪飞花乱人目。

君家有酒我何愁? 客多乐酣秉烛游。

谢尚自能鸲鹆舞,相如免脱鹔鹴裘。

清晨兴罢(一作鼓棹)过江去,千里相思明月楼(一作千里相思明月楼)。

赠闾丘处士

贤人有素业,乃在沙塘陂。

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

闲读山海经,散帙卧遥帷。

且耽田家乐,遂旷(一作广)林中期。

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

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

赠钱征君少阳(一作送赵云卿)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馀几日? 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

如逢渭川猎,犹可帝王师。

独酌清溪江石上,寄权昭夷

我携一樽酒,独上江祖石。

自从天地开,更长几千尺?

举杯向天笑,天回日西照。

永愿坐此石,长垂严陵钓。

寄谢山中人,可与尔同调。

广陵赠别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一作酒)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月下独酌四首

花间(一作下)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裴回,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三月咸阳时(一作城),千花昼如锦(一作好鸟吟清风,落花散如锦)。

谁能春独愁? 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穷愁千万端(一作有千端),美酒三百杯(一作唯数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一作圣贤),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一作饿伯夷),屡空饥(一作悲)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以上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佳作。他的诗和酒完美地融为了一体,不愧是位诗仙、酒仙。

唐代诗人王翰的那首《凉州曲》写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遐想着手举着传说中的夜光杯,在月色妩媚的静夜里,将红葡萄酒倾入酒杯,对月映照,波光粼粼,酒香四溢。那感觉,难道就是天上人间不成?“葡萄美酒夜光杯”,看来,这“葡萄美酒”是一定要有“夜光杯”来相称的。中国人喜欢茅台和二锅头,日本人喜爱清酒,法国人喜欢红酒或是香槟,美国人钟爱热情洋溢的啤酒,而这些醇美佳酿的灿烂光辉都是要有精美容器来承载的,也许有时是晶莹剔透的玻璃杯、有时是光滑如玉的陶瓷,只有这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才会有古老文明美食学和桌上艺术的无限魅力。
------------------------
水果:
水果

人们都喜欢吃水果,它不仅色泽鲜美、香甜可口,还提供给人体所必须的葡萄糖、果糖、维生素和矿物质。

题邻居

唐朝 于鹄
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

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

过华清·官绝句三首(其一)

唐朝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荔枝,水果中的佳品。为博得贵妃一笑,皇帝专派人把荔枝从岭南飞马送至长安。

食荔枝
宋朝 苏东坡
罗浮山下四时春,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宋朝人王禹锡作橄榄诗,有句:“江东多果实,橄榄称珍奇。北人将就酒,食之先颦 眉。”橄榄生吃苦涩,食之回味,满口余甘。
-----------------------
关于“茶”


我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一民俗。古代的齐世祖、陆纳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唐朝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唐宋时期,众多的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刘禹锡、皮日休、韦应物、温庭筠、陆游、欧阳修、苏东坡等,他们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颂和描写过茶叶。

题落星寺四首(其三)

宋朝 黄庭坚

落星开士深结屋,龙阁老翁来赋诗。

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

宴寝清香与世隔,画图妙绝无人知。

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藤一枝。

寺中的僧房各个敞开着窗户,像是密集的蜂房一般,而到处都升起了缕缕青烟,告诉人们那里正在以一枝枯藤煮着香茗。在诗人看来,清冽的山泉,上好的香茗,只有枯藤文火,方可取其真味。

夔州竹枝歌

宋朝 范成大

白头老媪簪红花,黑头女娘三髻丫,

背上儿眠上山去,采桑已闲当采茶。

诗中的采茶队伍,从老婆婆,到小姑娘,以至背着娃娃的妇女,形象如何生动!可见菱州一带的茶叶生产已经相当普遍,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从他的另一首诗中还能发现,当时的茶叶生产并非简单的自产自饮、自给自足,已经成为一种商品生产。诗云:“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宋 .林逋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尝茶

唐. 刘禹锡

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尝云芝茶

元. 刘秉忠

铁色皴皮带老霜, 含英咀美入诗肠。

舌根未得天真味, 算观先通圣妙香。

海上精华难品第,江南草木属寻常。

待将肤腠侵微汗,毛骨生风六月凉。

对茶

唐. 孙淑

小阁烹香茗, 疏帘下玉沟。

灯光翻出鼎, 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 亲尝散暮愁。

吟诗因坐久, 月转晚妆楼。

尚书惠蜡面茶

唐. 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雪煎茶

元. 谢宗可

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

月圆影落银河水,云脚香融玉树春。

陆井有泉应近俗,陶家无酒未为贫。

诗脾夺尽丰年瑞,分付蓬莱顶上人。

茶烟

明 .瞿佑

蒙蒙漠漠更霏霏,淡抹银屏幂讲帷。

石鼎火红诗咏后,竹炉汤沸客来时。

雪飘僧舍衣初湿,花落艄船鬓已丝。

惟有庭前双白鹤,翩然趋避独先知。

咏 茶

宋·苏轼

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咏贡茶

元.林锡翁

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花葆蕾拾琼芽。

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

蓝素轩遗茶谢之

明.邱云霄

御茶园里春常早,辟谷年来喜独尝。

笔阵战酣青叠甲,骚坛雄助录沉枪。

波惊鱼眼听涛细,烟暖鸱罂坐月长。

欲访踏歌云外客,注烹仙掌露华香。

武夷茶

清.陆廷灿

桑苎家传旧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

轻涛松下烹溪月,含露梅边煮岭云。

醒睡功资宵判牍,清神雅助画论文。

春雷催茁仙岩笋,雀尖龙团取次分。
-----------------------
关于“鱼”


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从古至今都深得人们的喜爱。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宋朝 梅尧臣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扬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

疱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

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

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

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

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退之来潮阳,始惮飧笼蛇。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

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

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

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

景佑五年(1038)梅尧臣将解知建德县(今属浙江)任,范仲淹时知饶州(治所在今江西波阳),约他同游庐山。在仲淹席上,有人绘声绘色地讲起河豚这种美味,引起尧臣极大兴趣。古人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人类在制定食谱的问题上也是富于冒险精神的。综观全诗,尧臣对南方人“拼死食河豚”的精神,还是颇为嘉许的。

江上渔者

宋朝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热闹。他们在干什么?鲈鱼体扁狭,头大鳞细,味道鲜美。人们拥到江上,是为了先得为快,早点品尝鲈鱼的鲜美。

淮上渔者

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

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

儿孙吹火荻花中。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
哈哈,我只找到一点,都是中国古代文人之大作
感觉真好
具体的你可以到这个网址里去欣赏
http://bbxx.luohuedu.net/main/page/index.aspx?classid=2&Nclassid=15

饮食风情诗词选
甘薯
青藤绿叶满畦爬,胖体红颜串串瓜。
貌不惊人心地美,浑身是宝献农家。
花生
田野山坡尽是家,丛丛绿叶衬黄花。
深埋根底长生果,不露锋芒品性嘉。
燕江美食园小吃
几回光顾齿留香,美食名园耐品尝。
花样繁多风味足,民间小吃韵悠长。
在维族农家吃葡萄
葡萄架下溢清香,瓜果垂涎任品尝。
靓丽姑娘歌伴舞,甘甜美味永珍藏。
靖安椪柑吟
形美味浓鲜果珍,健脾润肺九州闻。
产销两旺年超亿,绿色“香田”出国门。
靖安娃娃鱼
濒危物种叹珍稀,繁育放流举世奇。
翘企明年鱼上市,佳肴佐酒欲涎垂。
绿色食品
天然食品神,返扑又归真。绿色无污染,清醇可健身。
田畴千里碧,棚室四时春。淡饭粗茶饱,青蔬弥足珍。
绿水茶苑品茶
温馨雅室正阳春,宾至如归笑语频。
冷气舒身身解暑,热茶润口口生津。
“兰芽雀舌今之贵,凤饼龙团古所珍。”
绿韵悠悠今胜古,香茗似酒醉游人。
行香子·清水笋
沐浴春阳,毕露锋芒。一宵间、列队成行。下山进厂,净体清裳。看料精选,工精制,品精装。 天然美食,绿色家常。透晶莹、展玉飘香。畅游商海,远渡东洋。喜绽千花,旺千户,举千觞。

元宵节诗词选
来源:黑龙江餐饮网 发布:2007-3-2 浏览:3
元宵节诗词选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隋) 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诗曰(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折桂令 元宵(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 宵》(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上元竹枝词》(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5267819.html?fr=qrl3

相对来说

对 酒 和 民间小吃的 诗句多一些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