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上海化学调研卷上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4-06-02 16:17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9.以下物质的制备原理错误的是( A )
A. 无水氯化镁的制备 :MgCl2•6H2O MgCl2+ 6H2O
B. 钴的制备:3Co3O4+8Al 9Co+4Al2O3
C. 烧碱的制备:2NaCl+2H2O 2NaOH +H2↑+ Cl2↑
D. 漂粉精的制备: 2Ca(OH)2+ 2Cl2→Ca(ClO)2 +CaCl2+2H2O

我选B的...为什么是A啊?

12.在含氧酸中有一种称为原某酸的,它们的性质都不稳定。例如,原硅 酸的化学式为H4SiO4;原碳酸的化学式为H4CO4,据此可推知,下列结构简式中属于原甲酸乙酯酯类的是( D )
A. C(COC2H5)4 B. CO(OC2H5)2 C. H2C(COC2H5)2 D. HC(OC2H5)3

完全不明白这题目...高手解释一下

21.以下决定物质性质的因素全面、正确的是( BD )
A. 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 KNO3的溶解度:温度
C. 分子间作用力:相对分子质量 D. 气体摩尔体积:温度、压强

A为什么不对啊?

问题解答:

9 MgCl2极易水解,而该方程产物为MgCl2和H2O ,故错误
12 H4SiO4经过脱水得到硅酸H2SiO3,所以原甲酸经过脱水得到甲酸,
猜测它的分子式为HC(OH)3,与乙酸酯化就得到HC(OC2H5)3
21 A元素的化学性质不仅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还与电子层数有关,而题目要求--决定物质性质的因素全面、正确的是--,该项不全面

1.MgCl2•6H2O加热脱水的过程中会水解,生成Mg(OH)Cl,得不到无水氯化镁,故选A

2.A,C不是酯,直接排除.将B中的酯的-OC2H5部分变为-OH,得到对应的酸,是CO(OH)2,即碳酸,故选D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不仅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还与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有关,A说得不够全面.

1.A不是原理,只是无水氯化镁的最后一个生产环节而已
2.我也没看懂,大概的意思就是甲酸HCOOH化成原甲酸,然后酯化
3.A错在决定化学性质的还有电子层数,不然同族元素的性质不都一样了?

9产物应为Mg(OH)2
21He与Mg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