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朱自清要写《荷塘月色》?

发布时间:2024-06-05 19:15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很奇怪的问题吧!拜托高人了。

问题解答: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此时,正值“四·一二”运动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储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 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道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http://baike.baidu.com/view/153597.htm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一种潜意识的愿望表现。〃是幻梦的描述与阐释中,作者把幻梦与现实作了如此的统一。一,通过月色与人的沟通而淡化了梦境与现实的距离。作者把〃妻〃与〃儿〃的的睡熟的幻梦与〃我〃通过对暗夜里月色的氛围营造而形成梦境与现实的整一。二,通过对曲径小道的描述而达到梦境与现实的整合,实现他们之间的情感性联系。作者以小径作为了融合现实与梦境的象征性通道。并言〃是梦境通往现实的必由之路。〃三,这种梦境与现实的错位式描写,实质是为了宣泄一种被压抑了的愿望,是一种潜在的意识。作者把这种潜在的意识愿望脱离了政治性因素的包围。用以弗洛伊德的梦论分析为〃深处感情〃的因素。
其二,作者把这种恬淡月色中梦境的游离作为一种现实压抑中的突暴式愿望。并认为〃夜游荷塘〃只是一种情感心绪的抒情化表达。从而由这种内心的隐意识引延出〃美人象征〃这一说法。作者这样列举:写荷叶,〃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舞女的裙〃。
荷花是,〃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开着的,有羞涩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犹如刚出浴的美人。〃荷花的清香是,〃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花的颤动是,叶子与花被微风吹过,〃象闪电般,霎时穿过荷塘的那边去了。〃荷叶的风致是,〃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但流水的流动却使叶子〃更见风致〃了。
作者把这种形式的表现认定是情感的形式化表现。并以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的(艺术形式)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听的形式’’来作据。并以次推定荷叶象征着美人的新鲜论断。认为朱自清是以一种朦胧的象征来宣泄对美的独善情怀。解释为,梦的意识是显示压抑后的〃爱欲〃的崩发。〃荷花是朱自清的潜意识的伪装〃。
以〃爱欲〃替代了〃政治性的压抑〃是杨朴先生在《荷塘月色》流传近八十年来的对其思想解释的一大突破。政治性的退化,情感性的浓饰,使这种对《荷塘月色》的阐释赋予新的内涵。从而把梦者的〃月下情怀〃演绎为一种潜意识的象征,以满足情感的欠缺。
这种〃爱欲〃的象征性原因,关键在于〃爱欲〃的内存性原因。关于这个,作者解释为〃爱欲〃的移置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作者先是把荷叶的意象置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作结。即以传统的荷叶形象来阐释朱自清外露的原形意义。〃采莲实质是一种文化仪式,一种野合风俗,一种浪漫游戏。〃它是从生殖仪式发展而来〃。并强调,〃说到底,采莲是为了爱情,为了性爱〃。对此,作者搬了南朝民歌《西洲曲》,汉乐府民歌《江南》,以及《采莲赋》中的意蕴来作底论。从而把一种近乎原始的性与爱欲与梦境实现了完美的整合。在爱欲的移置问题上,杨朴先生着力阐释了《荷塘月色》对这种古代文化的延留。〃以性换情,从而使性掩藏到象征的背后〃,这是一种对美人意象的幻梦位移。
作者从朱自清的一系列散文作品中归结其中所孕籍的美人,爱欲与幻梦的延留问题。情感解释对《荷塘月色》的阐释不啻为一个全新的突破,尤其其中以弗洛伊德的梦境与性心理来分析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的写作心迹。这与当时社会的压抑性气氛是相通相适的一种心境写照。但朱自清作为一个革命作家,把《荷塘月色》的写作动因全部归结为一个情感与爱欲下的沉闷呻吟,是有失偏颇的。
我以为,假如说这是一种由政治性的意识到情感性压抑的潜意识移置,或许本文会有更大的包容量,想当时的政治性苦闷与情感性的即时苦闷,形成他写《荷塘月色》这一艺术与思想的动因。假若说是单纯的情感萌饰,于情可释,于理却不畅达。
另外,作者认为朱自清的性与爱欲的压抑是受着〃道德律〃的约束,并把游河(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看作他的一次不成功的情感释放过程。
最后,作者总结〃我们所感受到的主题思想,仍是愿望没能满足的深深遗憾,〃这既是对《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一个总结,也是对《荷塘月色》思想的一个概述。
这种以情感来定位的方法是必要的,但全部性的爱欲肯定与现实性的政治氛围的影响否决,是欠妥的。正如杨朴先生在文中所言,〃对一代代中学生〃〃形成了一种严重的错误诱导〃,这也不能不说是此文中的一个矛盾。

荷塘月色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所述的引人入胜的景色在近春园一带。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1927年仲夏,朱自清教授感于世变,夜不成寐,夤夜走出家门到这一带散步,以其精妙的构思和生花之笔写下名文《荷塘月色》。
这篇作品写于1927年7月,此时正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期,这时朱自清思想十分苦闷,他不满现实但又看不到出路,在中和主义思想影响下,他感到“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乐得暂时忘记,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
(——陈孝全、刘泰隆《朱自清作品欣赏》第124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这篇作品写的是在一个静谧夜,作者为了排遣心中的苦闷,到北京清华园古井堂附近散步时,所见荷塘月色的景象和当时的心情。(杨昌江《朱自清的散文艺术》第2页,北京出版社1983年出版。)
为了获得心里暂时的宁静,他独自沿着荷塘小径背着手踱着,忽然觉得“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这“世界”就是在“茫茫的月色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人”的“独处妙处”的境界。这种无牵无挂独自受用无边荷香月色的自由境地,就是他要摆脱由现实扰乱“心里颇不宁静”,而追求刹那安宁的心境的反映。(--陈孝全、刘泰隆《朱自清作品欣赏》第124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有的研究者就认为不宁静是因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表现了作者向往光明的主题。此说不无道理,因为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知识分子不可能对如此重大的政治事件无动于衷,也不可能不向往光明美好的生活。然而任何判断总要结合实际,不能套用一种貌似合理其实滑稽的思维模式。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四一二”之后朱自清的心情。

1927年5月的一个下午,朱自清心绪难平,写了一首《和李白菩萨蛮》:

烟笼运树浑如幂,青山一桁无颜色。日暮倚楼头,暗惊天下秋!半庭黄叶积,阵阵鸭啼急。踯躅计行程,嘶骢何处行?

6月23日,他又写了一首《前人更漏子》:

锦衾寒,鸳枕腻,红烛摇摇欲醉。微雨暗,小风喧,纸窗花又残。携手处,江头路,知否几番凝伫!一夜夜,一更更,思量梦不成。

9月27日,他写了《一封信》,其中有:

南方这一年的变动,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我起初还知道他的踪迹;这半年是什么也不知道了。他到底是怎样的过着狂风似的日子呢?我所沉吟的正在此。

从以上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朱自清时时刻刻挂念着他的好朋友叶圣陶和夏丏尊等人,正是“为伊消得人憔悴”了。作者对朋友的惦念并非始于“四一二”,只不过此时更加强烈,以至于夜不能寐了。1928年2月,朱自清写了一篇长文《那里走》(《朱自清全集》第四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详细展示了自己的思想和性格,是研究朱自清思想的重要资料。他在文中写自己心中“常觉有一点除不去的阴影”,“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颇有些惘惘然”。作者自己解释说:“我知道这种心情的起源。春间北来过上海时,便已下了种子;以后逐渐发育,直至今日,正如成荫的大树,根株蟠结,不易除去。那时上海还没有革命呢;我不过遇着一个电车工人罢工的日子。……”作者所写的事情发生在1927年1月,朱自清回白马湖将家眷接至北京,路经上海作短暂停留。这时的上海正是工人运动走向高潮的时候,为了配合北伐军的进攻,1926年10月上海工人发动了第一次武装起义,失败后又积极准备第二次武装起义。朱自清从宝山路向天后宫桥走,街上挤满了人,“如密云似的,如波浪似的,如火焰似的”。(《那里走》)就在那天晚上,他的好朋友叶圣陶前来看他。此时的叶圣陶正积极地投入到反帝反军阀的斗争活动中,写了著名的《五月三十一日急雨中》。他打破了夜里九点就寝的惯例,一边撰稿一边编排,有时奋战一个通宵。二十二天里,叶圣陶以笔名“秉丞”先后发表九篇文章。(参见《叶圣陶传》,刘增人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中国新文学作家的急剧向时代大潮靠拢乃至汇合,大体上都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尤其在“四一二”之后,国共两党的合作破裂,许多进步作家看清了国民党的反动面目,旗帜鲜明地站到了革命队伍里来,或者在政治态度上倾向于共产党。“四一二”政变发生后,叶圣陶对国民党的倒行逆施恨得咬牙切齿,他把国民党的党证撕得粉碎,与国民党一刀两断。1927年10月10日,他发表了短篇小说《夜》,用艺术的形式揭露了国民党的惨无人道。

而此时的朱自清“近年来为家人的衣食,为自己的职务,日日的忙着,没有坐下闲想的工夫;心里似乎什么都有,又似乎什么都没有”。“现在的思想界,我竟大大的隔膜了”(《那里走》)。北京离时代的“火焰或旋涡”较远,朱自清也不是热衷政治斗争的人物,于是有朋友说他“退步”了。但哪里走呢?他因此而彷徨,越彷徨越是思念远方的朋友。

直接激起朱自清心中涟漪的是他和家眷到京后的一个晚上:

到京后的一个晚上,栗君突然来访。那是一个很好的月夜,我们沿着水塘边一条幽僻的小路,往复地走了不知几趟。我们缓缓地走着,快快地谈着。他是劝我入党来的。他说像我这样的人,应该加入他们一伙工作。工作的范围并不固定;政治,军事固然是的,学术,文学,艺术,也未尝不是的——尽可随其性之所近,努力做去。他末了说,将来怕离开了党,就不能有生活的发展;就是职业,怕也不容易找着的。(《那里走》)

陈孝全先生写的《朱自清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128页说:“栗君是国民党员”,那自然是劝他加入国民党。朱自清先生说要找朋友商量商量。他问了几个朋友,他们都不同意他加入国民党。他自己对此也不感兴趣。于是,此事便告结束。但它在朱自清先生心灵深处激起的浪花却好几天不得平静。“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当时的朱自清对国民党认识并不太深,对共产党也缺乏了解。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他又说:“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了这一生。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开始像小儿的学步。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乐意这么走,也就没有法子。”此时的朱自清先生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并开始作古体诗词。姜建、吴为公在《朱自清年谱》(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中写道:

进入清华,因讲授古典诗词的需要,朱自清开始作旧诗词。在作诗上,他拜古文学家黄节(晦闻)先生为师,在作词上,他常向俞平伯请教。

至此我们可以说,《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局动荡,作者惦念远方的好友,同时为自己面临选择人生道路而苦闷。

朱自清的情怀是可以理解的。从性格上来说,朱自清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在时局动荡,民不聊生的时候,他自然会惦念“旋涡”中的朋友。朱自清是南方人,从小生活在山乡水乡、醉乡梦乡的扬州,眼前的荷花自然勾起他对家乡的思念、对好友的牵挂。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朋友的奉劝,他的确无法保持心中的安宁。朱自清又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进步知识分子,面对国家政局的混乱,他忧心忡忡。他没有倒向国民党的怀抱,是难能可贵的。他追求一种宁静、自由的学术之路,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尽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是令人敬佩的。今天,重新学习这篇美文,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朱自清先生的人格魅力。似乎可以用陆游的诗句来作结:“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储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 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道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这都是后人分析,为什么要写只有他自己真正的知道,或许连他自己都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写。有些事情是没有原因的!

就因为他是朱自清。而不是别人啊!他是吃那碗饭的啊!他不写还谁写啊!当时其实他不想写的,但是当时的社会人们都认为他可以能够以及一定会写一些关于那类的文章,就像我们现在的舆论,是舆论逼着他写的!他是被逼得!是没有办法的,是社会是生活是当时的国情导致的,那是一种社会的必然,因为他不写就会有其他人写的啊!再说了,他当时不是以文人自居的嘛!文人不干这事那谁干啊!再说了,他不是有这方面的造诣吗?
有很多事都是不得以而为之的,在面对生活和社会中,人们在没有选择的时候在不想做的事情也要去做啊!
朱自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啊!在面对国优外患之际,国民皆有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悲观心里,可谓人心涣散,士气低落,急需一场令国人振作的及时雨啊!所以啊!他就不得以写了这篇文章的!
其实他是跑题了,写成散文了!很多国人都看不明白啊!而他真真要表达的就是:激发国人要反抗,要斗争,要自由,要独立,要解放,要和平,要安定,要生活。
走了,下次再写吧!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