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旅游的文章

发布时间:2024-06-02 02:01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问题解答:

相约海誓山盟处-青岛
我向大家推荐
青岛因大海而浪漫。牵手漫步海滩,看鸥鸟飞翔;相拥而坐于礁石之上,听潮起潮落,都是人生中难得的美妙时光.
美丽的山海风光使得青岛成为婚纱外景摄影佳地。位于青岛海滨的"婚纱影楼一条街",充分显示了青岛的浪漫风情。
青岛依崂山傍大海,是一个可以共立海誓山盟的地方。
青岛有东方瑞士之称.这里的红瓦绿树,成片的欧式建筑,让你体验一种特别浪漫的异域风情.
青岛印象
湛蓝的大海、碧绿的青山、欧式的建筑、个性化的雕塑......种种元素透过了一个信息--青岛是一座美丽浪漫的城市。青岛依着崂山,傍着大海,独特的地理位置,冬暖夏凉的气候赋予了青岛非凡的魅力.
踏上青岛之旅,出火车站,不辨南北,随意地迈步向前走去,没想竟远远地望见了海,激动之余加快脚步奔去.踏上栈桥,随着它的延伸,自己便已步入海的怀抱。回头四顾,红瓦绿树,海天山城......青岛湾的美景就这样不经意地尽收于眼底.
青岛的好景致还有好多,会将行程塞得满满,且处处都有着浪漫的色彩。一一数来,有亮丽的海滨浴场、蜿蜒的滨海木栈道、清幽的崂山风景、欧风洋溢的建筑,还有那不断出现的身披白色婚纱、携手相伴的情侣新人......事实上,青岛沿海一带,随便一个场景皆可入电影,都是爱情剧的上佳布景。不来青岛谈一场恋爱,委实是人生的一种损失。
青岛的浪漫时光
滨海木栈道上海誓山盟
青岛海滨有着秀丽的木栈道、古朴的石板路,沿海岸逶拖而建,与大海和谐地呼应着。这便是青岛最美丽的滨海步行道,赐予2008年奥运会的精美礼物。它全长37.5公里,西起团岛八大峡公园、太平路、南海路、汇泉路、山海关路、黄海路、太平角一路、东海路、香港东路,直至石老人,像串珍珠般连起青岛海岸线的各个风景点。滨海步行道的出现,使整个青岛市区的滨海区域都顿时灵动了起来,不仅外地游人特别爱欣赏、游览,就连当地市民们也是早晚扶老携妻将雏,前去走一走,看一看。
青岛的浪漫时光,就是与伴侣牵手,沿着滨海步行道快乐地漫步,听着拍岸的涛声,欣赏着诱人的海湾,沐浴着习习海风,恍若贴近了海誓山盟,一起憧憬天长地久。
栈桥一梦,琴屿飘灯
栈桥可说青岛的象征之一,也是地标建筑,来青岛若没造访栈桥,可是会被笑掉大牙的。又名李鸿章桥的栈桥,它划波斩浪,像一条银龙卧于青岛湾中心,桥长400米、髋米,已有百年左右的历史。它原本是个不长的军用码头,1931年进行了扩建,并安装上华灯和铁栏杆。桥的南端还增建了圆形防波堤以及八角形的”回澜阁”.沿着螺旋楼梯登上回澜阁,但见四周碧波荡漾,一桥飞架其上,水陆相接美不胜收,这便是青岛十景之冠--”飞阁回澜”.
临栈桥之端,就像双脚踏进了海洋的深处,获得了立体的感受。浪花飞溅,白色的浪头卷集过来,把一片心事击打得随风而散.
秀气的小青岛,静静地偎依在近处的海面上。岛上美景天成,黑松遍布,樱花、碧桃、石榴、木槿、紫薇等花木扶疏......小岛因形状如同一把古琴,故又有琴岛的美称。单是其古琴雕塑下一对青年男女的痴迷样子就足以引人遐思,足以衍生出串串浪漫动人的故事。每当夜幕降临,灯影与波光交相辉映,飘飘如梦,形成青岛的一大胜景”琴屿飘灯”.
青岛湾北侧太平路沿岸现规划为栈桥公园,遍植松树、绿草、花木设置石椅回廊。漫步于此,可见青岛湾形如弯月,栈桥似长虹卧波,回澜阁熠熠生辉.远处,”小青岛”小巧如螺,一座白色灯塔亭亭玉立.
夏日,这里是弄潮戏水的好去处.涨潮时,惊涛拍案,激起簇簇雪白浪花;退潮后,赭石色岩礁和金色沙滩露出水面。每逢风平浪静之时,成千上万只海鸥在青岛湾内自由翱翔,使美丽的青岛湾更引人入胜。
夜晚华灯初上时,这里则为观赏青岛湾夜景的浪漫场所。导航的灯光一明一暗,灯影与波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奇妙有趣的夜之景观。
寓意天长地久、永不分开的”同心锁”是安徽黄山的一大特色。而今,栈桥的铁链上也出现越来越多的”同心锁”.这一道别样的浪漫风景也使栈桥俨然成了一座”恋人桥”,象征着同心永久、爱情不变的”同心锁”经历着海浪与风雨的洗礼,见证着恋人们磐石不移的忠贞愿望。
在栈桥拍照留影同样是不错的选择。青岛湾东侧和北侧,红瓦绿树交相辉映,各式建筑参差错落地分布在海边,这里的背景完全体现了青岛的特色--红瓦、绿树、碧海、蓝天.
听,海的声音
鲁迅公园为汇泉景区第一景点,也是青岛最富特色的临海公园。此园位于莱阳路汇泉湾畔,西邻小青岛,东接第一海水浴场,北侧有景色秀丽的小鱼山,南侧为碧波荡漾的汇泉湾。公园沿狭长基岩海岸东西伸展,长约1公里。占地面积约四公顷。红礁、碧浪、青松、幽径,逶迤多姿,山光水色,淡雅清新,景色十分迷人。有“山穷路断疑断崖,临岸回折又一景”的情趣。
公园始建于1929年,由当时的农林事务所规划设计,在莱阳路临海崖坡上砌石铺路,修筑亭阁,以青松为被,以冬青为篱,辟建花畦,因是当时的青岛市长胡若愚主持修建,故命名为“若愚公园”。1931年,沈鸿烈接任青岛市长,将公园更名为“海滨公园”。后为与山海关路的海滨公园相区别,复更名为“莱阳路海滨公园”。
青岛解放,公园已具相当规模。1950年为纪念鲁迅先生,公园再度更名为“鲁迅公园”。1951年为纪念鲁迅先生而沿用此名至今,是观潮、垂钓、赏月的理想场所。1986年10月,鲁迅先生逝世50周年之际,全市青年捐款修建一尊3米高的鲁迅先生花岗岩雕像,立于正门处。园内是一派天然的海滨佳境,嶙峋的怪石蜿蜒在绵长的海岸线上,奔涌的海潮拍打石面,激起浪花朵朵.岩石缝隙里常游走着许多海洋生物,生机盎然.因临近我国海军舰队,在园内还能远眺军舰的风姿.
游览鲁迅公园,沿正门的石径而下,鲁迅塑像矗立在圆形的花畦之中。石径两侧青松成排,迎面为岩礁和大海。岩礁上部赭红,底部灰褐,在大海的映衬下,越发显得熠熠生辉。岩礁底部长满坚硬的牡蛎,沙汀内散落着各种贝壳,游人往往顾不上沿小径漫步,却在礁石丛中穿行,不时地拾起五光十色的彩贝,捡起海浪冲来的海藻。沿园中曲径漫步,别有一番情趣。石砌的小径,回环曲折,高低起伏。一侧是蓊郁蔚然的松林,一侧是嶙峋岿然的礁滩,突起处有石砌台阶,折角处有西式凉亭,漫步其间,十分惬意。临海观潮,另是一种意境。坐在礁石之上,观眼前浪花舒卷,起伏迭宕,大浪涌来只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潮涌过后,涛声寂然,水面上留下一层晶莹洁白的水沫,波光水色,煞是好看。远处的海面,风帆点点,鸥鸟竞翔,游人无不为眼前的景色而陶醉。
当夜游降临时,整个公园一片静谧,只听得松林的风声与哗哗的涛声.放眼望去,月明星烂的海托着灯火辉煌的船......有一种仙境般的美.你可以到海滩那天然的礁石上坐一坐,什么也别想,一个人闭上眼睛静静的听听海浪的声音......这种声音你在嘈杂的白天绝对是听不到的。就这样,静静地,从心灵深处倾听波浪的声音,真真切切地感受海的伟大。
2001年,新建“鲁迅自传碑”、“鲁迅诗廊”、“呐喊台”等景点,是一处别具特色的海滨公园。
电话:2885943 游览时间:最短20分钟
门票价格: 成人5元 (早8:00前,晚18:00后不用买门票),1.1以下儿童在大人带领下可以免票,青岛老年证、全国的军人和残疾人免票。
交通:6路、26路、223路、304路、311路、312路、316路、321路、501路、231路、801路、202路
体味青岛浪漫樱花
说起樱花,遍视全国,无出青岛之右.据悉,青岛是除日本之外,樱花种植最密集的一个地方,有两万多株.
中山公园至今已友90余年的历史。原址为会前村村址,有村民360余户,多以渔业为主.其中最富特色的是从日本移植的2万株樱花,形成了此园特有的景色,并逐渐成为以树林、果园、花木为主的公园,后取名为”森林公园”.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于1929年5月更名为”中山公园”,沿用至今.
在中山公园的主干道樱花路两侧,上万株樱花重重叠叠,形成了美丽的樱花长廊.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淡粉色的单瓣樱花和浅红色的重瓣樱花堆满树枝,争芳斗艳,灿若云霞。此时的中山公园可谓梦幻般迷人。现代著名文学家何为先生曾对此有过生动的描述。在他的<樱花之忆>一文中这样写道:”那一大片一大片艳丽夺目的樱花。像桃色的云,像迷茫的雾,像透明的泡沫,比飞絮更轻柔,比雪花还要耀眼.它好像是在人们不经意之中突然灿烂起来,容光焕发,妩媚动人,给每个游人无尽的喜悦。繁花似锦,就压在你的头上,你仿佛感到整个身体轻盈地浮泛在樱花的海洋里。温柔的樱花似乎要把你轻轻地从地面上托起来。”寥寥数语,把青岛十大胜景之一--”东园花海”的迷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
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每逢”五一”前后的20天,这里有青岛一年一度的樱花会.盛会期间,青岛的男女老少换上春装,不约而同地涌向中山公园,”出门俱是看花人”成为青岛樱花会的生动写照。公园内,樱花漫舞,笑语欢歌;樱花树下,对队情侣相依相偎,悄声低语,颇具诗情画意.
此外,中山公园还有一年一度的夏季灯会和深秋菊展,也是颇受游人欢迎的盛会.
门票:散客:淡季3元旺季10元团体:随季节性变化
电话:0532-2870564传真:0532-2969165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文登路28号
交通:6,15,26,31,202,214,219,302,304,307,316,604路
青岛中山公园
与汇泉广场一路之隔的是青岛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中山公园。公园三面环山,南向大海,天然造就了这处风景佳地。园内林木繁茂,枝叶葳蕤,是青岛市区植被景观最有特色的风景区。公园东傍太平山,山南麓的青岛植物园内,近百种林木与公园的四时花木连为一体,树海茫茫,郁郁葱葱,游览其中,给人以清新悦目、欣欣向荣的感觉。
中山公园建园较久,至今已有90余载。此处原系会前村村址,旧有村民360余户,多以渔业为生。1898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威逼清政府租借青岛后,先后于1902年和1905年将该村全部土地收购,废村拆房,辟为植物试验场。建林木园地约百万平方米,果木园地约4万平方米,集中世界各地的花草树木170多种、23万株。其中最富特色的是从日本移植的2万株樱花,形成了此园特有的景色,并逐渐成为以树林、果园、花木为主的公园,后取名为“森林公园”。1914年日德战争后,日本取代德国统治青岛,又进一步扩种樱花,形成了一条长近1公里、贯通公园南北的樱花长廊。公园也更名为“会前公园”、“旭公园”。1922年我国收回青岛主权后,改名为“第一公园”。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于1929年5月又更名为“中山公园”,此名一直沿用至今。青岛解放以后,青岛市政府对公园进一步规划建设,使公园景观日臻完美,成为在国内颇有影响的综合性公园。与公园大门正对的是著名的樱花路。樱花路直通动物园,成为中山公园的主干道。樱花路东侧以林木、果园为主,有各种各样的常绿乔木、落叶乔木。雪松树形优美、青翠挺拔,是这里重要的观赏树木。中山公园的雪松在国内久负盛名,尤其采用种子繁育获得成功后,青岛的雪松到处安家落户,北到大连,南到合肥,就连北京毛主席纪念堂院内美丽的雪松,也是从这里移种过去的。雪松因雌雄异株,花开时间相错半月,雄花谢过,雌花方开,无法培育的雪松枝条密、长势壮、树形好、繁育快。由此,青岛成为我国重要的雪松繁育基地。另外,水蜜桃也长于中山公园。它肉嫩汁浓,是夏季水果中的珍品,在青岛颇负盛名。春季桃花盛开之时,桃园如园的特有品种被彩云覆盖,煞是好看。园中之园各具特色,桂花园内有一数十米长的藤萝廊,苍劲的藤枝相互缠绕,每到春夏花开之时,密匝匝的淡紫色藤花串串下垂,幽香四溢沁人心脾;牡丹园内则名花荟萃,此谢彼开,四时不断。樱花路西侧为休憩娱乐区,树荫遮蔽的园中小路和绿色的草坪,把这儿分割成若干空间,其中最受孩子们青睐的自然是儿童乐园了。这里的转马、碰碰车、小火车等,吸引着许多天真活泼的孩子,最刺激的要数滑行龙游艺机和新建的狂牛、疯狂老鼠游戏等等,在那里常常可以听到大人和小孩们开心的欢笑和惊叫声。樱花路东侧的摩天车,也非常引人注目,高大的天车缓缓旋转,当升到最高处时,公园四周的景色可尽收眼底。位于西侧的小西湖,是一处小巧玲珑的人工水景。九曲木桥,通向湖心六角凉亭,岸边花香浓浓,垂柳依依,微风掠过,平静的湖面上泛起一道道涟漪。湖边花荫树丛下,对对情侣相依相偎,悄声低语,颇具诗情画意。
公园一年一度的夏季灯会和深秋菊展,也是最受游人欢迎的活动。每年仲夏之夜,公园内彩灯齐放,来自成都、自贡、南京等地的各式官灯、纱灯、船灯和公园的传统花灯争芳斗艳,异彩纷呈,引得无数灯谜如痴如醉。公园灯会始自1979年,此后一年一度越办越红火,已成为可与樱花盛会相媲美的又一大型游园活动。金秋菊展早在50年代就已开始,1957年已展出700余个品种。“文革”时期被迫中断,1977年举办了“文革”后的第一届菊展。此后,一年一度,展出品种已超过700种,紫色的帅旗、黑色的墨荷,以及鸳鸯展翅、天马迫风等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菊中珍品。
1995年春,公园引进了荷兰郁金香。“五一”节前后,一片片、一丛丛的郁金香竞相开放,红的、粉的、黄的、紫的,艳丽而温馨,在低矮的小树篱、平整的草坪和高大的乔木装点下,使中山公园颇具异国风情。游人纷纷驻足留影。观赏郁金香已成为中山公园继赏樱花、菊花后的又一盛景。
1994年,公园内建成了大型高架游览观光索道,为中山公园增添了一个新的娱乐设施。索道全长1100米,装有舒适的双人吊椅110个。分为中山公园到太平山、太平山到植物园两条线路,两线往返约需30分钟。游人可乘索道在空中观景。公园今后还将进一步发展,拟建成占地面积广阔、文化内涵丰富的太平山中央公园。总体规划已由国内著名的园林学家完成,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变成一座熔中外造园艺术于一炉、中西园林建筑文化兼收并蓄、自然美与人工美和谐统一的高层次的现代化大公园。
落叶小径爱情角
八大关景区位于青岛最好的地方,街道纵横,左右交叉,状若棋盘。在这个公园与庭院想融合的地方,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四季盛开的鲜花,十条马路的行道书品种各异。如韶关路全植碧桃,春季开花,粉红如带;正阳关路遍种紫薇,夏天盛开;居庸关路是五角枫,秋季霜染枫红,平添美色;紫荆关路两侧是成排的雪松,四季常青;宁武关路是海棠……从春初到秋末花开不断,被誉为“花街”。八大关东北角还有一片近年新植的桃树,成为春季人们踏青的又一个好去处。西南角则绿柏夹道,成双的绿柏隔成了一个个“包厢”,为许多情侣们所钟爱,因此这里又被成为“爱情角”。
浓荫与鲜花,使得八大关的每一条道路,都是欣赏奇花异草的好地方呢!当地人有这么一说:在八大关,聪明的人是看花瓣路,而不是看建筑呢!
到了深秋时节,"八大关"景区内银杏树的叶子被秋风染成了金黄色,风景极美.片片杏叶随着秋风飘落,小径上铺着金黄黄的一层.走上浪漫一路,踩着松软的落叶,欣赏着深秋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更为难得的是"八大关"的清净.这里一路一木,一木一林,其间有无数世纪初别墅式的欧式建筑,有如欧洲小镇,静雅宜人,若起一个大早,漫步松树丛中,走向海风响处,更有无限惬意.
交通:乘15、26、31、202、212、223、228、304、311、316、321、501、801路公交车在武胜关路站下车,乘219路公交车在正阳关路站下车。
太清水月,意境天成
太清宫亦称下清宫,位于青岛崂山南麓老君峰下,三面环山一面海,司机葱茏赛江南.它始建于公元前140年,为崂山道教祖庭,全真道天下第二丛林。
在中秋夜晚海月东升之际,登上青岛崂山太清宫东边的山顶,烟波浩淼的大海立刻展现在眼前,清丽而宁静;回首眺望太清宫,参差的高楼耸入云端;纵目远眺,天上的月与水中的月交相辉映,水生光,月更明,如入画中,十分壮观。
崂山太清风景游览区 太清风景游览区位于崂山风景名胜区的东南部,从青岛市区沿湛流干路东行40公里即可到达。景区是以著名庙殿太清宫来命名的,简称太清景区。景区坐落在宝珠山下,宝珠山的7座山峰从东北、西三面环抱着这一临海谷地,形成了特殊的地理环境。宝珠山的主峰称为"老君峰",它的左边依次是"桃园峰"、"望海峰"、"东华峰";右边依次是"重阳峰"、"螺桃蜂"、"西王峰"。这7座山峰挡住了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南面海湾。名为"太清湾",又有暖湿气流不时从海上送来,使这里形成了亚热带气候环境,所以人们称这里是"崂山小江南"。从传统的风水学分析,这的确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在崂山众多的道教庙殿当中,太清宫是有记载的最早的崂山道教祖庭。太清宫从初创到现在已经历了两干多年的历史,几乎每朝每代都进行过修葺,至今其建筑风格还一直保留着宋代建筑的典型风格,这在国内的各宗教建筑中,也是极少有的。因此又可以说,太清景区是崂山景区中展现道教文化的代表景区。太清宫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庙宇主体分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三大部分;另有关岳祠和东西客堂、坤道院等附属设施,共有房间150多间。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悠久的道教文化为各种植物提供了食好的生存环境。这里又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一大分支—寺庙园林在崂山最早形成风格体系的地方。游人可以看到这里不仅生长着暖温带植物,而且长有大量的亚热带植物,如茂密的竹林、青翠的茶园、棕榈、广玉兰。红糖等。更可贵的是这里生长着大量的古树,是整个崂山风景区内古树名木分布密度最大、数量最多的地方。
费用:太清宫门票15元;太清索道上行50元,下行40元.
交通:每天6:30-17:00从轮渡、火车站(栈桥)乘304路,或从李村乘106路(7:15-16:20)到垭口下车即到。垭口就是崂山,下车即是太清索道和太清宫.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