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帮各位:昆明市地理,旅游,人学等情况

发布时间:2024-05-17 12:21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越详细越好,先谢谢各位了

问题解答:

昆明,云南省省会,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两千四百多年,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的中心,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它面向东南亚、南亚,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的重要枢纽。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濒滇池,三面环山。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c。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雨量适中,植被繁茂,号称“春城”。每年12月到来年3月,数万只躲避北方海域寒风的红嘴鸥,万里迢迢地从远方飞来,落栖在昆明城中。

昆明市域总面积约2111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42平方公里。2000年总人口580万。全省26个民族在昆明都有居住,共有少数民族人口70余万。

昆明还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荟萃之地。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质结构,为昆明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昆明市又是一个发展中的国际旅游城市,目前,已形成了以世博会为中心的集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多功能的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

昆明市地处滇中战略锁钥,是云南省最大的交通枢纽、通讯中心及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口岸。昆明机场是中国五大国际航空港之一,有飞往仰光、曼谷、新加坡、汉城、东京等地的9条国际航线、通往香港的1条地区航线及通往国内各大中城市的约40条航线,以及省内的12条航线。现有昆明至成都、昆明至贵阳、昆明至河口等12条铁路干支线,还有昆明至南宁,昆明至内江以及省内的昆明到大理、昆明至玉溪的铁路等。昆明的公路四通八达,有5000多公里的公路通往省内各地和邻省邻国。

昆明市境内矿产资源、地热资源、花卉资源丰富,磷矿储量居全国七大磷矿之首,盐矿储量居全国内陆盐矿第二位,市域内有温泉50余处,全市有花卉品种400多种,尤以茶花驰名,并已被定为昆明市市花。

昆明以多民族共创的多元历史文化闻名于世,1982年即与西安、南京、北京等世界知名的历史古都一道被中国政府公布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昆明又以风光秀丽称著于世,著名的风景旅游点有:滇池、西山、大观楼、翠湖、黑龙潭、金殿、筇竹寺、金刚塔、真庆观、昙华寺、圆通山、石林、世博园等公园和海埂民族文化村、安宁温泉、宜良九乡等。城内保留的文明街历史文化片区是昆明老城商业、民居和官衙的所在地,是老昆明特有城市文化缩影。

昆明物产丰富,著名的土特产品有:曲焕章白药、云烟、斑铜、熊猫望远镜、滇池金线鱼、火腿月饼,呈贡“宝珠梨”、玫瑰大头菜、“十里香”茶, 宜良的宝洪茶、烤鸭、香米,石林的乳扇、卤腐、绣品,禄劝的撒坝猪、山药、羊皮、壮鸡,富民的葡萄,东川的西瓜、面条,寻甸的板粟、鳟鱼,嵩明的杨林肥酒等。
昆明滇池风景名胜区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脚下,是滇中高原上的一个断层陷落湖,其水源来自盘龙江等20多条河流。

昆明滇池风景名胜区水面海拔超过1882米,面积约300平方公里,为我国第六大淡水湖。西山为滇中名山,有"睡美人"之称,登山揽湖,"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令人心旷神怡;滇池南北两岸有金马、碧鸡两山夹峙,池上烟波浩渺,风帆点点,素有"高原翡翠"之誉。明代著名学者杨升庵在《滇海曲》诗中赞道:"苹香波暖泛云律,渔船樵歌曲水滨。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滇池周围多名山胜景,如元代华亭、太华西佛寺建筑群,嵌缀峭壁之上的三清阁建筑群。西岸区有嵌刻着清人孙髯翁180字长联的大观楼、海埂、西园、曹溪寺以及城西北筇竹寺等重点景区。东岸区为滇文化发样地,有呈贡龙潭山旧石器时代遗址、石寨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天子庙战国"滇墓"、晋城古镇等。

昆明滇池于1988年被定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西 山
魏然挺立在云南省昆明市滇池西岸,原名碧鸡山。山脉连绵40多公里,海拔2506米。从昆明市区远眺西山,宛如一位少女躺卧在湖畔的倩影,青丝飘洒在波光浪影之中,民间以赞美之情称西山为“睡美人”,传说古时有一青年女子因丈夫被酋长抓到边远地方充当奴隶,她日日思念,夜夜悲啼、泪水积成滇池,最后仰面倒下化为西山,当时有凤凰前来哀吊,人们误当碧鸡、故有碧鸡山之称。自古以来称西山苍崖万丈,绿水千寻,月印澄波,云横绝顶、为滇中第一佳景。

西山是一个丛林覆密的森林公园,除山石嶙峋的罗汉崖外;其余均为茂密的林木所盖,古刹众多,富丽堂皇,庭院内外,古木参天。寺院建筑庄严。金碧掩映,钟声梵话,庄严肃穆。山上曲径林深、竹篁满目。景色迷人。名胜古迹分布在层林迭翠的山涧,主要有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聂耳墓等处。

华亭寺位于西山之腹地,是登山的第一站。它的前身为宋代大理国鄯阐侯高智升的别墅。元延祜七年(公1320年)创建,初名圆觉寺。后几修几毁1923年经云虚和尚再修,故又名:“云栖禅寺”。

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楼、雨花台;撞钟楼、放生池等,殿宇巍峨、气势磅礴。大殿内供奉着3尊三世佛金身塑像,两侧墙壁上塑有五百罗汉像,塑工精良,神态各异。寺外花木茂盛,山茶、牡丹和杜鹃花格外妖娆,风景异常优美。

太华寺坐落在西山太华山麓,创建于元代,初名佛严寺,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重修,解放后又经大规模整修,仍保存原来庙宇建筑特色。

太华寺的布局颇具庭园风格。殿宇辉煌,景色情幽,巍峨的层楼飞阁.掩映在古木参天的绿荫深处。殿堂有高筑崖石上的山门、大雄宝殿和飘渺楼,依地势逐层隆起,似在紫霄碧云间。大雄宝殿前的两组大理石浮雕栏杆,图案浑厚,生动活泼。寺内花木繁茂,在此可欣赏到山茶、朱砂、玉兰、凌霄等名花异卉。

位于西山罗汉崖上的三清阁,是一组9层12座殿阁1石坊的宏大建筑群。元代为梁王避暑宫,后改建为凌虚阁、玉皇阁,明改为海涯寺,又称罗汉寺.后又改今称。现存建筑是经元、明、清三代修建而成。沿石级而上共有9层,每层相距30米,层楼叠字,富有民族建筑的特色。有灵宫殿、玉皇阁、三清阁、吕祖殿、凌霄阁、孝牛泉、云华洞、石室诸胜,最高处是老君殿.均建在险峻的峭壁之上,有空中楼阁之感。这些庄严华丽的古刹琳宫,像一串玉
色生光的宝石镶嵌在苍壁之上,若隐若现,煞是壮观。

在西山太华寺与三清阁之间的山坡上还有出生于昆明的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墓,墓地背负青山,前俯滇池,周围松柏苍翠,环境清。 翠湖公园

昆明市中心有著名的翠湖公园,原是滇池东面延伸入城的湖湾,后为明代开国将帅沐英家族所占,并在其中建‘国公府’。明末又成为大西军将领刘文秀的‘蜀王府’,吴三桂入滇又把他的‘平西王府’由五华山扩展至此,并将原来的湖面填了一半建园林。清道光年间滇督阮元效苏东坡西湖筑堤之举,在湖内由南至北筑堤,并架桥三座,形成今日翠湖之雏形。民国初年辟为城市公园,并正式命名为翠湖。由海心亭,水月轩,观鱼楼等亭台及大片湖面组成。园内花木繁茂,柳树成荫。每年十月至来年三月有成千上万来自西伯利亚的红嘴鸥进入昆明,它们每天清晨来到翠湖上空,与游人嬉戏。有时湖面上成千只红嘴鸥一起从湖面飞起,绕湖呜叫飞行,声势颇为壮观,这里你可以体会到人与自然完美的统一。

圆通公园

位于城区东北隅圆通山上,故称圆通公园。圆通山因山色葱翠,巨石盘亘,故称螺峰山。“螺峰叠翠”为昆明八景之一,历来为登高赏景之地。

山间的昆明动物园,始建于1959年,占地23公顷,是国内较大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集科研、动物展出、表演及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园内拥有动物200种,一千多只。除有云南特产的西双版纳野牛、叶猴、黑尾蟒、孔雀、孟回拉虎等动物外,也有许多在我国生存的世界上的稀有动物,如美洲狮、非洲狮、非洲斑马等。山北面有数百株,经过数十年精心培养的垂丝海棠和樱花。

每年阳春三月,春城人民及外地游人徜徉于数千平方米的花海中。人因花相美,花为人奔放,热闹非凡,故世有“圆通花潮”之说。
大 观 楼

大观楼是昆明重要的风景区之一,位于城西南2公里的滇池岸边,原名近华浦。民国初年,大观楼辟为公园,唐继尧曾拨款修葺,并立其铜像于场地正中央。1940年,又在楼前池中竖三个白石墩,仿西湖"三潭映月"之景。

按大观公园的地势,可分成三片:近华浦和大观楼片,楼外楼和鲁园片,庾园、花圃和柏园片。

大观公园因悬挂着清代名士孙髯翁撰写的180字"古今第一长联"的大观楼而得名。这副长联,思想内容深刻,艺术形式完美,是我国丰富的对联宝库中一粒光彩夺目的明珠。对联全文是: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每逢佳节,这里常举行游园联欢,载歌载舞,人山人海。有时还举办传统灯会,每晚游客不下数万。中秋之夜,在大观楼俯视楼前水面,便可得杭州西湖"三潭映月"之韵,本地人称"长联映月",是赏月游湖的好去处。
滇池[DianChi]又名昆明湖、昆明池,
古称滇南泽.在昆明市西南,昆明坝子的中
部偏西.东岸是呈贡县,南岸是晋宁县,西靠
西山区,东北岸依官渡区.为错断陷落淡水
湖泊.在远古的燕山地壳运动中,云南的地
层发生隆起、褶绉和断裂,形成了高山和盆地
的雏形.经过千万年的夷平作用和老构造运
动的复活,地壳又强烈挠曲和折褶。上新世
以后(相当于1 200万年以前),云南高原强
烈隆起,伴之以断裂.褶皱的出现及长期的流
水侵蚀沉积,逐渐演变为湖岸线比现在滇池
高百米以上、面积约大四至五倍的古滇池.
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古滇池不断地缩小成
为今日的滇池.两千多年前(公元前286至
280年间),楚国庄矫率军到达滇池地区,与
当地土著民族(古史记载为“濮”“滇濮”)融
合.形成了滇族,建立了滇王国.滇部族是属
于古老的羌族的一个支派,“滇”是“滇”部落
中一个有影响的部落首领的姓氏,也是羌族
普遍的姓氏.故将最早聚居在滇池周围的部
落或部族以“滇”命名,把所在地的湖泊称之
为滇池.滇池的名称来源、含义,另有三种说
法,第一种是以地理形态来解释,认为“滇”是
颠倒的意思,也就是河水倒流之意。第二种
是以滇池的位置来解释,认为“滇”是高的意
思,即池在高山之颠之意,“滇”是“巅”的变
形.第三种认为“滇”是彝语“甸”,“选”两音
转化而成的,是大坝子的意思。湖面面积为
298平方公里,湖岸线长 163.2公里,南北长
39公里,东西宽九公里至12.5公里不等.
湖体略呈胃状形.湖水平面平均海拔
l 886.5米,水深平均4.4米,最深处为10.3
米,北部草海平均深1米多.湖底为淤泥.
1969年“围海造田”及其他原因,1938年与
1983午相比.使滇池湖面缩小了13.3平方
公里,降低了水面对昆明气候的调节作用.使
气候受到了一定影响.1958年后,受工业生
产废水等的影响,使水质受到一定污染.有
盘龙江、宝象河,柴河、白沙河、马料河、海源
河等20多条河流注入.蓄水量12.89亿立
方米,年泄水5亿多立方米.由西南唯一的
出水口“海口”流出.向北经螳螂川、普渡河汇
入金沙江.是很好的天然湖泊,被誉为云南
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对发展农业,渔业及调节
气候均有很大的作用.周围土地肥沃,风景
秀丽,有西山,观音山、大观楼、海埂,郑和公
园等十多处风景区(点).可通航于昆明、海
口、昆阳.海埂等地之间。
彝 族

云南省是彝族人口最多最为集中的地方,据1996年统计全省共有彝族423.04万人,占彝族总人口的61.7%以上。云南彝族分布也十分广泛,除澜沧江以西地区以外,85%的县都有彝族人口,楚雄彝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聚居区。

彝族人崇拜自然、动植物、祖先等,认为天地日月、山川水石等都有神灵,在众多的神灵中,格兹天神被认为是最大的,其次是山神。但有的彝族支系有天神而不敬(不是格兹天神),还常常发生人与天神之战,天神放下各种灾物, 要毁灭人类,都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 更多的彝族支系认为天神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人类的生死福祸都掌握在他手中,因此特别重视祭祀天神。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6大方言。彝文属表意文字,也有人认为是表音文字。彝文创自何时,起源于什么时代,至今尚无定论。

其传统的节日有虎节、插花节、赛装节等。饮食包括锅巴油粉、苦荞粑粑、坨坨肉等。

彝族服饰形制多样,色彩多样,尤以女子服饰多彩缤纷。上衣分有领和无领两类,均配以领饰和袖饰、胸饰。彝族的百摺裙尤为漂亮,有各式各样图案和拼花。男子以青布为衣,原有缠头习俗,今已不多见。
白 族

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人口148.2万,主要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素有“文献名邦”之称。四千多年前,白族的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洱海文化,唐代南诏国, 宋代的大理国都曾在这里建都,延续了五百多年, 一度成为云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

白族节日有三月街、绕三灵等。其饮食包括夹沙乳扇、冷冻白豆腐鱼、三道茶、活水煮活鱼、一掌雪、泥鳅钻豆腐等。

白族是云南世居民族,在服饰上尚白,男子一般着白色对襟衣,外罩黑褂, 下着白色或蓝色长裤。缠白色和黑色包头。女子服饰多样,一般为白上衣,红坎肩,或浅蓝色上衣,外加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白色或黑色宽裤。腰系彩色绣花飘带短围裙,足穿白节鞋。未婚女子梳独辫,但连同白缨穗的花头巾用红线盘于头顶。

傣 族

傣族是云南世居民族,其族系发源至少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为古代越人的后裔。傣族是跨境而居的民族,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口约108万。傣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支。 全民信仰小乘佛教,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

傣族的民族节日很多有泼水节、关门节、关门节等。其饮食也很丰富,如叶包蒸猪肉、牛撒撇、香茅草烤鱼、菠萝紫米饭、香竹烤饭、油炸青苔、南秘等。

傣族有很多支系,而且分布的地区也较广,各支系的服饰多有不同 ,总体上看,男子以白色上衣和米黄色絻裆裤为主,女子以右衽紧身上衣 和筒裙为主。挽发,辅以头饰 。
哈 尼 族

哈尼族,云南世居民族,主要聚居于红河和澜沧江流域的中心地带,以红河州最为集中,人口约128万多。语言属汉藏语系彝语支。哈尼族没有传统的文字,1957年制定的拉丁字母拼写的文字方案,为目前通用的文字。 哈尼族以泛灵崇拜、祖先崇拜、文化英雄崇拜为信仰中心,此三大信仰紧紧围绕着稻作农耕展开。

哈尼族的节日有扎勒特节、苗爱拿节、苦扎扎节、里玛主节等。 饮食有竹筒烧肉、五香芭蕉花、血旺、竹筒煮汤、竹筒鸡等。

哈尼族的服饰尚黑,缠头,立领,上衣多有彩色条式图案为襟、袖饰,外加围腰,流苏,并常加上大串的银制链饰和大手镯。女子下身以裙为主,男子则着裤。
僳 僳 族

僳僳族是云南世居民族,僳僳族历史悠久,是古代氐、羌族的后裔。主要聚居在怒江州。有些散居于丽江、迪庆、大理、保山等地, 人口55.7万。僳僳族语言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彝语支,是语言比较统一的民族,内部没有语支,方言也少,且各种方言的语法差别不大,词汇也基本相同。僳僳族主要信仰基督教,也有信奉天主教的。另外,僳僳族群众普遍信奉原始宗教,以遇疾病灾害时杀牲祭
祀活动为其主要形式存在于僳僳族地区。

僳僳族节日有刀杆节、澡堂会等。僳僳族的服饰男子较简单,以白色为基调,黑色缠头,腰束彩色腰带,腿部着绑腿。女子服饰较多样,包括彩色条纹缠头、上身为右衽无领褂,前襟有大块纹饰,内衬为彩色长袖衣,袖口至肘部均为条状袖饰。下身着长裙,裙带、裙裾均有几何状的宽条纹饰。

佤 族

佤族服饰有地区差异,西盟的男子一般穿黑、青色的无领短款上衣,下着黑色或青色的大裆宽筒裤,剪发,用黑、青、白、红色的布包头,喜欢戴银镯,佩竹饰,出门肩挎长刀、挂包。女子多穿贯头、V形领紧身无袖短衣,下穿红、黑色横条纹的筒裙,披发,佩戴银、竹、藤制饰物,喜欢用竹或藤做成圈状饰物装饰在颈、腰、臂、腿等处。男女老少都喜欢佩用极具民族特色的佤族挂包,男女青年还用作爱情的信物。服饰原料多为自制的棉、麻土布,自染成红、黄、蓝、黑、褐等色,配上各种色线,织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
拉 祜 族

拉祜族是云南世居民族,中国境内的拉祜族主要分布在思茅、临沧、西双版纳等地。人口45万。云南拉祜族尚黑,其的传统服饰以黑色和青蓝色为主。男子穿对襟短衫、黑布长裤、带黑布便帽或用黑色头巾裹头。妇女穿开禁、开衩的黑色长衫,衩开的比较长,袖口、禁边镶着银泡、缝缀着各种花边,下着黑布长裤,头缠黑色的长头布,头布两端装饰着彩色长穗,裹绑腿。拉祜族配饰很别致,妇女耳戴银环,胸挂“普巴”。男子则佩带葫芦、火枪。
纳 西 族

纳西族,云南世居民族,主要分布在丽江、迪庆等地,总人口约35万人。纳西族具有古老的历史和悠久的民族文化。以象形文字、《东巴经》、东巴音乐舞蹈构成的纳西东巴文化为稀世奇宝,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信奉喇嘛教及本民族的东巴教。丽江纳西古城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纳西族的“东巴文”被誉为世界是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有浓厚的图画文字特点,一字象一物、或一事、或一意,这种文字至今约有一千年的历史。

纳西族节日有三朵节、白水台赛歌会等。饮食包括糯米血肠、酸味鲤鱼汤、江鳅煮酸笋等。

纳西的服饰文化很有特点,男女服装均与袍为主,男子服装的色彩以青色、黑色和白色为基调,饰以简洁的条纹。纳西妇女的服装色彩多一些,头饰、腰饰都有。纳西族妇女的披肩十分特别,有披星戴月的讲究。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