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找一下朱自清或巴金的散文中的好段再写上你的感受

发布时间:2024-06-01 10:15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问题解答:

小鸟天堂扬名缘于巴老妙笔

  位于新会的小鸟天堂堪称自然界的一大奇观,在380年前已经形成,但一直沉寂于乡间,当地人称之为“罗星凸”,后民间流行称“雀墩”。若非巴金一篇不到900字的散文《鸟的天堂》,如今小鸟天堂恐怕仍养在深闺人未识。小鸟天堂因巴金散文《鸟的天堂》而得名,小鸟天堂也成为巴金江门一行的浓情之处。

  1933年6月3日至5日,巴金由西江乡村师范学校教师陈毓就(天马人)、梁朝令(茶坑人)和叶渠均(天禄人)陪同,访问天马、茶坑和天禄乡。当时正值南国水乡的初夏,一个傍晚,陈毓就邀请巴金划船绕游“雀墩”。像巴金文中所说的那样,当晚并见不到鸟,让他有点失望。第二天早晨去“有山有塔”的地方(指茶坑乡,山是“凤山”,塔是“熊子塔”),找梁朝令一起探访梁启超旧居,此时再经过“雀墩”,令他惊喜地见到漫天飞舞的小鸟,心情雀跃,停船观赏鸟飞鸟落,出入于大榕树之中,让他久久不愿离去。

  6月巴金回到广州后,怀着美好的心情写成了《鸟的天堂》这篇优美的散文,记述了这段愉快的旅程。这篇散文最初发表在《文学》季刊(1933年8月1日第一卷第2号)。由于当时中国处于动荡的年代,名家笔下描述的这一方乐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和向往,而令小鸟天堂插上翅膀,飞遍国内外、声名远扬的,则有赖于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巴金这篇散文编入小学五年级(后改为小学六年级)的教科书中。

  如今的小鸟天堂大门口挂着巴金所书的“小鸟天堂”四个大字,在景区内巴金当年与朋友喝茶、聊天的地方已经建起了一座“巴金亭”,《鸟的天堂》一文也被篆刻在景区内入口广场上供游人品味。

  《机器的诗》让新宁铁路永生

  “到了潭江,火车停下来。车轮没有动,外边的景物却开始慢慢地移动了,这不是什么奇迹,这是新宁铁路上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这里没有桥,火车驶上了轮船,就停留在船上,让轮船载着它慢慢地渡过江去……我看着这一切,我感到了一种诗情。我仿佛读了一首真正的诗。”。这是巴老一篇《机器的诗》,描写了中国当时惟一的轮船载火车渡江的奇观。巴老在结束新会旅行之后,沿着这条铁路乘火车从新会会城来到台山公益,并且在潭江过渡。

  然而,巴老笔下的这艘轮船,于1937年10月被日寇炸沉,之后,日寇飞机对新宁铁路进行了几十次野蛮的轰炸,许多重要的设施被炸毁。1938年12月,国民党第四路军江门办事处主任徐景唐,命令新会、台山两县政府,彻底破坏新宁铁路。从此,新宁铁路不复存在。

  虽然侨乡没有了新宁铁路,但是巴老让新宁铁路在中国文学宝库里得到永生。

  众忆巴金

  中国文学界的一面旗帜倒下了

  卢湘(我市作家):巴金逝世,我个人觉得给中国的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震动,是中国文学界的一个损失,我感觉到这是一颗巨星陨落了。

  巴金先生身上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品质,不媚权贵,对整个社会都有一种怜悯。相信在若干年后,巴金先生也还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巴金是一个非常真的人

  凤群(五邑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巴金在江门所著的散文都是很和谐的,反映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但是在当时,由于受政治环境的影响,抨击社会的文章比较多,而巴金敢于真实地记录自己内心的生活,这在当时还是独树一帜的。这很能反映巴老是一个非常真的人,也因此,有人评价说,巴金是中国粉碎“四人帮”后,中国当代散文领域内第一个敢讲真话的人。

  具有弱势本位思想的伟大作家

  柯贵文(五邑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巴金是中国现代新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其身上体现着弱势本位的思想,他始终站在弱势群体的一边,为他们呐喊。他攻击一切不合理的、旧的观念,一切摧残爱的势力。他的强烈反封建、争取自由民主的中国精神,是巴金作为作家的伟大之处,也是给人留下影响最深刻的地方。

  巴金侨乡散文之旅行程

  巴金于1933年5月31日至6月9日来新会、台山旅行,具体情况如下:

  5月31日-6月2日 篁庄西江乡村师范学校,创作散文《遮务室的生活》。

  6月3日-6月5日 新会天马、茶坑、天禄,创作散文《鸟的天堂》、《农民的集会》。

  6月6日-6月7日 台山公益,创作散文《机器的诗》、《朋友》。

  6月7日-6月9日 篁庄西江乡村师范学校,创作散文《谈心会》。

  策划:李斌 樊炜

  撰文:樊炜 王鼎强 冯瑶君 谢小敏

  摄影:樊炜 王鼎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