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日记

发布时间:2024-06-02 12:23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写一篇旅游日记,要有真实感受,字数800-1000,要是中国不能是外国,要写这个城市的独特风光,要有特点!

问题解答:

第一篇:《神游九曲溪》

  人说行到武夷“不登天游,等于白游”,此话不假,当我和朋友一行人花了尽两个小时才登上天游峰,我喘着气站在天游峰的一览亭上,凭栏四望,峰峦叠翠,岩陡森峭,九曲蜿蜒,竹筏轻荡,方知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武夷山水尽收眼底,深呼吸令人心胸开阔,陶然忘归。
  徐霞客曾说:“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当时我想这武夷山极美之处,天游峰是当之不愧了,站在这巅顶之峰,众观奇山秀水,实合了我想寄情山水,傲笑烟霞的江湖英雄梦,身背着倚天宝剑,吹奏一首《笑傲江湖》,怕是人间最大的美事了。

  脱离城市的喧嚣嘈杂,不用想着枯燥的工作和悒郁的生活,不用再像那首歌里唱的那样:“光阴匆匆工作似机器,使我困倦力疲,装开心也振作不起,思想像要缺氧地喘气。”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最不需要伪装自己的,看山环水,只想高歌一曲绿水常围着青山转……,想着明天清早的九曲漂流,又充满了无限向往。

  次日清晨
  当云雾还缭绕群峰的清晨,当初秋如水的清凉吹拂在脸颊上,我们已经排好队坐上了竹 筏,船夫轻点长长的竹篙,竹筏划破水面迎面扑来有些微凉意的溪风,情不自禁闭上眼睛去感觉心头的舒适,没有一丝烦闷和压抑,有多久没有呼吸过这么清新的空气了,整个肺腑都像是空的宽敞的,被洗涤纯净的。
  来之前已听人说丹霞碧水武夷山,最美要数九曲溪,如果说天游峰是险峻豪放的侠客之风,那清晨水面如烟似雾的九曲无疑是柔美的九天仙女了,竹筏顺流而下,山沿水立,水随山转,逶迤蜿蜒九曲十八湾。群山间夹藏有世外桃源,竹林后隐露着紫云书院,难怪郭沫若诗作:凌波轻筏觞飞羽,不会题诗也会做。
  竹筏迎着秋水,我们迎着初秋微凉的风,在一种近乎仙境的浪漫中前行,有诗曰:若无烦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我想那种心情的好时节若跟我泛舟九曲相比肯定羞红了脸,近亲清澈无比的溪水,抬头仰望两岸的悬崖峭壁及插在其间历经千百年风吹日晒的船棺,那层层的峰峦叠嶂此起彼伏,古寺道观隐匿其中,令久置都市的我们,真正体会心旷神怡的轻松和舒适,这才是真正的人间好时节。

  两位船夫一前一后,一边撑篙而行,一边给我们讲解许多关于九曲的美好传说,大王峰和玉女峰的美好爱情故事流传千古,大学者朱熹“逝者如斯”的字迹依旧鲜明,在他们可爱的眼里,每一座山峰,每一块奇怪的石头都被他们依其形状及特点,赋予了一个让人开怀一笑的恰当名称,在他们虽粗俗的言语中我们体会到别有风趣的幽默和亲切,逗得我们一路欢声笑语不断,飘渺间九曲十八湾已在身后了。

  回头看着碧水青山蓝天白去,心也清澈如水无忧无愁,多想能随竹筏一直漂流下去,快乐的世界总是那么短暂,但记得这份快乐的美好,珍藏在心头。
  ====================================================================
  第二篇:《临安大明山》

  临安大明山,素有小黄山之名,唐宣宗微赋诗 “穿山透石不辞劳,地远方知山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沿路上已透出秀丽,高山、溪谷、溪边巨大的圆石、曲折的山路,似曾相识,依然欢喜。

  游客们聚在入口处一座别致的木廊等待景区巴士。旁侧是溪水湍湍,需仰止的峭壁,被分割的湛蓝天空,亮白的云朵,前方是山间公路,高高的树木阳光下忽闪忽闪的碧绿叶子,略带寒意的秋风送来绿色味道的氧气,一个小山谷,一个绝俗的空间。

  巴士在龙门峡口放下我们,这便是登山的起点。刚走几步就看到朱眠石,传说朱元璋曾在这十多米长的大石头上休息过,巨石也就因此得了个俗名。石头高度的落差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瀑布,一米多深的小池。凝视着清澈的水,有种心旷神怡的宁静。

  一路上溪水相伴,石阶旁树木茂盛,透过山谷看到近近远远处的山头,层层叠叠。秋季的山头散布着深深浅浅的绿色和黄色,两种基色竟也能呈现出多彩斑斓。游山玩水的悠闲,不觉中回头一看,竟可平视远处的山头了,身旁的溪水依旧叮咚,很是别致。渐入山头,夹道旁斜出迎松,对面山上露出刀削般陡峭的岩石,刻着几个大字,透着古诗中名山的浪漫。

  山路回转处,忽见三面绿色围绕的山坳正中间一棵黄得通透的大树,像落入凡间的精灵。给了我一个莫名的惊喜。仰望着爬近一看,此树名曰“皇后树”与萧皇后有关。树旁有高约十米的细长瀑布,相应成趣。

  从山坳间攀到顶,站在海拔一千四百多米的峰上豁然开朗。龙门飞渡的百米索桥横跨在山顶的两巨石间,桥下是溪水飞瀑,倾斜至下的坡度,很是险峻。而索桥的另一侧,却是千亩草甸,高山顶上的平原。左右相比,超出了世俗的想象。真是洞天福地,既有险要地势阻挡敌人,又有沃土种植屯粮,说不清是大明山成就了朱元璋,还是朱元璋成就了大明山。

  千亩草甸旁有人家居住,主人家的狗很友善,随意逗了逗狗,三个圆滚滚的小家伙摇着尾巴就蹦过来了,好单纯可爱的家伙们。看着它们渴望的眼神,不禁有些歉意,身上只带有蛋糕。掰开来扔下,它们居然很是喜欢。依依不舍的跟着我们走了200多米的路。

  站在山顶上细点明妃七峰,透过树间看挺拔的七峰,竟有些张家界的俊俏来。远处连绵的山,一层一层,如水墨山水,渐渐模糊淡去。天高云静,恨不得在此隐居绝迹。

  天色渐黑,下山便选择了索道。通往索道需走万米石洞,寒气逼人的漫漫长路中有两处观景台。从漆黑处寻光走去,地上一道细光,抬头一看是三十多米高的一线天。一步的距离便从黑暗踏进了光亮的世界,这是峭壁上的石台,正对着四面环山的御笔峰,寂静的悠然,仿如仙境。另一处是驾云台,因为极冷所以作罢。朋友说,留点遗憾可做重游的借口。有理。

  坐上了景区巴士,蜿蜒曲折的山间公路上体会到了<头文字D>的逍遥。之前导游曾介绍过司机们高超的技术,无奈来时向上的路程感觉不大,而向下的回程却真正的过了把极品飞车的隐,同车的乘客大呼“这比嘉年华好玩多了!”。这便是我以为的大明山一绝,记此。

曾经的按部就班,束缚于学习的种种规矩,很是难得善待自己。现今暑假闲下来却又难于抵御无聊孤寂。很快地就定下了行程。
南京的日子是浪漫而快乐的。
初到当天,阳光明媚,竟然没觉一丝疲惫,神清气爽,徒步游览了玄武湖。些许凉意的初冬,在我看来,最是情人相约,牵手湖畔,相依垂柳边的好时节。景区遍植垂柳,宛如烟云缭绕,树木繁茂,佳木繁多,名胜古迹随处可觅,绿草如茵,清雅碧翠,湖水清澈如镜,碧波荡漾,倒影连连,实在是令人留恋忘返。
第二天我们先后游览了明孝陵、中山陵和雨花台烈士陵园,感觉有点沉重,尤其是到了雨花台烈士陵园。我极其虔诚地向英烈们三鞠躬。没有什么激情的语言,但我分明能够感觉到个中深长的意味……
第三天,我贪睡了一个大上午,收拾停当后精神十足地开始了第三天的行程。
到了总统府,方才深感自己不了解历史的缺憾,我这个散客便机灵地尾随旅游团后边,近乎于贪婪地聆听导游的讲解和介绍。总算在自己的脑海里零星地串联起总统府的历史线索。总统府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坐落在南京市长江路上。东边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大型建筑群,西边是一座极为精致的园林,称西花园。这里原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招降陈理后为其建造的汉王府。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在此处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组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的国家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48年,蒋介石当选总统后,将原来的辕门改为欧式门楼,上书“总统府”,民国政府改称总统府。历史的几经变迁,当年的辉煌和显赫早已不复存在。
游览了总统府,我来到了紧临总统府东150米的梅园新村。梅园新村是国共南京谈判旧址,也是历史上国共谈判的最后一站,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被列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在这里我瞻仰了全国首尊周恩来铜像,铜像高3.2米,是以周恩来步出梅园新村30号(当年南京谈判时周恩来与邓颖超居住之地)的一张照片为原型塑造的,充分展现了周恩来坚定、沉着、机智、从容的革命家风度,更加深了对周恩来当时从容机智、指挥若定的革命家风范的崇敬。
到南京已有几日,天气一直还不错,不想此时前往夫子庙风景区时天空竟然下起了朦朦小雨。所幸雨儿不大,我倒也不在乎,连雨伞都没有撑,也不乘车,一路步行,边走边看,领略烟雨中的南京城别样的风情,想象着烟雨中的夫子庙。早些日子就听人津津有味地谈起过南京夫子庙,说夫子庙的夜景妙不可言,要游就得在华灯绽放的时候;说那里游客众多,风景优美,且热闹非凡;说那里的小吃如何众多如何好吃;说秦淮十里如何地让人留恋忘返……但百闻不如一见,想到马上就可以亲自感受繁华热闹、当年王公贵戚们摆舟对歌,嬉戏游乐、吟诗作赋、还有那才子佳人的美妙意境,不觉有点心旷神怡。呵,畅想间一阵阵小吃的香味没来由地毫不客气地挤进我的鼻孔,同时又犹如一只只神奇的魔幻之手拽着我,由不得你不馋……原来我们已经到了夫子庙景区――美食一条街了。
夫子庙美食街位于夫子庙南端,建筑造型各异,高低错落有致,青砖小瓦,粉墙坡屋,古朴典雅,与夫子庙古建筑群融为一体。仿古花岗岩路面两侧镶嵌着彩色广场砖,菱形的花坛、回绕的长廊、花园式的广场、古典式的矮架路灯,营造出温馨而优雅的氛围。在略显朦胧的烟雨中别具风格,恍如仙境中的琼楼玉阁。当然美食街也不全是美食,还有一些店铺,年轻而有活力的小店员们们随着音乐的节奏、配着招徕顾客的欢迎词欢快地拍着手,常常让你忍俊不禁地驻足观望。尽管美食街热闹养眼,但到了夫子庙,还是应该去祭拜伟大的大圣人――孔子的。夫子庙即是孔庙,夫子庙是孔庙的俗称,原来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始建于宋,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
到了夫子庙,是少不了要去感受一下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站立桥头,只见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灯影闪烁,虽然游船依稀,旧时的木画舫已经被现代化的游艇所取代,但丝毫不惊扰当年浆声灯影之妙配,仍然展现给游人们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奇观。只是,少了些许传说中“锦锈十里春风来,千门万户临河开” 的繁华和热闹,绮窗丝幛,十里珠帘,灯船之盛,甲于天下的美景在今晚略微让我感到逊色些许。看看这个旧时万千风情、浆声灯影的秦淮河,有些斗转星移,换了人间的慨叹。但不管怎么样,这是人间难得的美景,绝不虚此行。
再见了,难忘的南京之行!

雨天闲来无事,权做一江南说客,随意刻下理想中的乌镇。
这样的时候,乌镇仍是名副其实的水乡。虽冷,但别有几分瘦俏的风情。冷冷的冬雨,青青的雨巷,冰凉的瓦片,斑驳的老屋,也便升华了这水一般的朦胧。头顶蒙蒙细雨,这乌镇也愈加水意朦胧,显得更江南,更为婉约。湿漉漉的小桥,湿漉漉的石径,湿漉漉的船篷,水意弥漫,寂清四下流淌,淡淡萧瑟便递至心上。
江南多情。漫步在沥青的小石板台阶上,思绪也便相约着灵魂,飘逸在这水村山国酒旗风中。
乌镇,秀外慧中,天赋水乡无限风情,吸引了众多的灵魂饥渴的旅人,流连彷徨。游玩江南,便要伴随着这朦胧雨丝,方能尽兴领略这水乡之水。穿越那吊着红灯笼的客房里,听雨打窗棂,看他从青瓦上低落,然后陷入原本温存的河里面,当起了心水里的阵阵涟漪。晴日里,临河而居,枕河而眠。而这雨天,最为惬意之事便为寻一茶馆,临窗而坐,看客舍青青,船影往来,听一江南小曲,时间也便随着低落的小雨一般,随意流逝。
忆江南,魂魄被弦牵,意似流云随水去,神入香雾与风缠,心被一筝穿。
江南水意浓,这样的雨天里,乌镇的水意,浓到了极致,淡了一切,流年暗影中,只剩下了欣赏者的淡定和平与词不达意。

我自己刚 从西藏回来写得。。。
早上的拉萨没有上海那么喧嚣,但也称不上安静,离布宫越近,人就多了起来,游客和来拜佛的民众都混在一起。站在山脚下看布宫其实没有想象中德那么宏伟,感觉只有一点,进入布宫的感觉就更小了,因为有一大半的房间都是不向游客开放的。布宫主要为红白两色,如果我没记错,红色是政治,白色代表宗教。进布宫是不准带水和火柴打火机的,水放在车上,带进去的水在进门时都被工作人员要求倒光,手机要放在小框里过安检,人体也要经过金属探测器检查。游客门票是100元一张,但藏民只要一块钱。。。。。。据说布宫还有个很有个性的厕所,里面的茅坑一直是通到地面的,可惜我们运气不好,那间厕所刚好在整修,所以也没看着。其实在布宫里面就是不断的爬楼梯,楼梯又很陡。。。学建筑的看了第一反应都是严格不符合国家标准。。。大家出来的时候都有些气喘吁吁的,而且整个游玩过程被限制在1小时之内,为数不多的几个景点也是迅猛的飘过,再加上路窄人多,几个导游的讲说都混在一起。。。所以,我对布宫的内部实在是没什么印象,主要是也不能拍照,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的一号导游在布宫里解说达赖和喇嘛分别是什么意思时,有个藏民从我后面跳起来,猛地把我一推,冲到我们可怜的导游面前,一把揪起导游的衣领,用不太清楚的藏族普通话说‘放尊重点,不准叫达赖,要叫达赖喇嘛。。。等等等。。。之类的。。。‘把我们一干人等吓了一跳,导游也只好作陪似的解释和道歉,还在没有打起来,调解一下那位虔诚的藏民就被拉开了。。。对了,布宫里面也是有很多武警的。这里要解释一下,藏民称的达赖喇嘛,达赖是大海的意思,喇嘛是尊称,是上级的意思,我们的导游在为我们解释的时候,被藏民断章取义差点被揍,事后还跟我们说以前也碰到过这种事,在西藏这种地方,导游不好当啊。。。

从布宫出来到广场上照相,布宫前的马路很神奇,全是长条形的石板铺成的,不是水泥路也不是柏油路,车子开过的时候,会发出石头震动的声音,很有意思。好了,布宫广场,屁大的一个广场,武警不少,走来走去的巡逻。大家从布宫爬了那么多楼梯下来,都累了,拍集体照时,我们几个年纪轻的在第一排呼啦一下全坐下了,然后边上的武警迅猛地踢着正步走过来说;这里不可以坐。。。’好吧好吧,站起来拍。。。后来自己拍照的时候嫌手上拿着东西麻烦,就放在了地上,有一个武警踢着正步过来说‘不能把东西放在地上’。。。好吧,我拿起来可以了吧。。。这屁大点的地方规矩还真是多。我叫老妹站过去,想顺势偷拍一张武警的照片,只是胆子似乎还不够大,被发现了相机都要被没收的。。。拍的挺小,已经被我删掉了,我妹倒是不怕。。。最后还出来了两张照片。。。

在布宫广场拍完照就被拉去一家酒店吃饭,伙食状况是绝对没有前一天晚上的饭局好的,还不敢多吃,怕吃多了会有高原反应,后来我们发现我们每顿饭都会有青椒肉丝,木耳炒肉片,黄瓜等。。。运气不好的时候还是开水汤,那汤还不如肯德基芙蓉鲜蔬汤一半浓。。。说道肯德基,拉萨到还真没见到有,麦当劳也没看见,德克士倒是有两家,一家在叉叉路上,还有一家在大昭寺八角街口的地方。

车子开到大昭寺附近步行街的一个停车场,挺破的,要不是有人在那收费我都不知道那是停车场,不过也确实便宜,5块钱来着。来大昭寺的路上让我开始感受到城市的商业气息,到了步行街,就开始出现什么耐克啊、阿迪啊、乔丹啊、真维斯啊什么的专卖店,牌子上都专门还+有藏文版的,看着也挺有意思。途中有个电影院,留意了一下,放的也全是新出的大片,什么哈6,大内密探零零狗、窃听危机、麦兜响当当。。。票比上海的便宜,3、4十的样子,看上去好像还没人排队。

大昭寺这边是个很热闹的地方,人也是鱼龙混杂,到处可以看见转经的人,还看见了来朝圣的人,就是那种行超大礼的,会先站着拜然后跪着拜再整个人‘噗’的一声贴到地面上拜的信徒,朝圣的人都是可以随便拍照的,他们心中只有佛祖,才懒得理你嘞。大昭寺的门票是80元,进庙不准穿短衣短裤,不准带墨镜,不准带帽子,不准拍照。。。。。。进去以后和布宫差不多昏暗,也弥漫着一股本土香火的味道,烧的一种草本植物,出来的烟很呛,但是藏族人民都觉得是净化空气的。。。还有老外专门用手将烟赶到鼻子下闻。大昭寺里,应该说比布宫还要挤,边上还有喇嘛不停的催着快走啊快走啊,游客供给佛像的钱很多都不知道从哪来的,貌似我只能认出人民币、美元、越南盾、韩元和日元。。。西藏这边不像内地会放个功德箱而是佛前有个很大的器皿用来放钱,也有人直接把钱放在佛身上的,还有的会扔在佛像前的地上,最有特色的是,如果你只想捐1块,手头却只有5块,你可以将5块钱放上去,再自己拿回4块钱。。。就像买东西一样。。。10块20块50块100块也是同理。。。如果大家同学们有要去西藏,我强烈建议最好在庙里换一堆一元的纸钞以备后用,西藏好像对金属器物很敏感,硬币在民间基本上是花不出去的,就连布宫乞讨的乞丐也不会要你施舍的硬币。至于我说的换一堆一元纸币。。。是之后大家出去上公厕用的,这里的公厕不像杭州都不要钱的,这里的公厕全是原生态的,直接在地上挖个坑,也不像内地的农村将之前的粪便挑出去再浇肥,这边上厕所还有一种称法。。。‘唱山歌’。。。我有上过的那么一间厕所,地下有个坑,你面前一米的地方就是一堆堆了2米的牛粪饼。。。煞是壮观。。。好在晒干的牛粪真的没什么味道。

啊。。。扯远了,大昭寺看看其实也很快,要碰上那些喇嘛坐在一起念经的时候才叫壮观。我们也拜了那尊超级有名的释迦牟尼像,是当年文成公主带到西藏来的,那些来大昭寺朝圣的人大多是倾家荡产从家里一直拜倒大昭寺就是来看这尊佛像的,到了佛祖面前感觉还不错,而且也出现了少见的功德箱。。。连导游都让我们好好拜拜。。。大昭寺主要有3层,可以上到第三层看风景,视野还不错的,能远眺到布宫,因为布宫实在太重要了,这边政府规定布宫方圆叉叉米不得盖超过叉叉米的建筑。。。所以拉萨大部分建筑都很矮。

自大昭寺出来就要逛八角街了,经过大昭寺门口的香炉时,看到几个汉族驴友和一些乞丐一起坐在地上,看到你过去就笑嘻嘻地和乞丐一起伸手说‘美女,施舍点吧。。。帅哥,施舍点吧。。。’开始看着还满有意思的,还想问问他们要不要硬币。在八角街前的广场就有很多小摊了,东西太多了,而且很多都一样,冲到八角街里也是走马观火的看看,我差不多走到一半的地方才开始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看。之前导游说在西藏人做生意都很笨很直,你跟他们讲价是很好讲的,他说要20块的东西你说5块都没关系,但是讲好了价钱就一定要买,不然人家不高兴很容易起纠纷。我晃了一圈,买了两条披肩,若干条项链,一尊10厘米高的银佛像,一条贝壳腰带,差不多用掉200块。我看中了一条绿松石的项梁。。。一见钟情那种,看到就觉得品质很好,问了一下要价800.。。我啥也没说就溜掉了。。。还看见了那家几乎去过八角街都会推荐的一家饭馆‘玛吉阿米’,传说是风流的六世达赖喇嘛幽会情人的地方,从日喀则回来后去了,吃得东西不怎么样,但感觉确实不错。

 第一篇:《神游九曲溪》
  人说行到武夷“不登天游,等于白游”,此话不假,当我和朋友一行人花了尽两个小时才登上天游峰,我喘着气站在天游峰的一览亭上,凭栏四望,峰峦叠翠,岩陡森峭,九曲蜿蜒,竹筏轻荡,方知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武夷山水尽收眼底,深呼吸令人心胸开阔,陶然忘归。
  徐霞客曾说:“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当时我想这武夷山极美之处,天游峰是当之不愧了,站在这巅顶之峰,众观奇山秀水,实合了我想寄情山水,傲笑烟霞的江湖英雄梦,身背着倚天宝剑,吹奏一首《笑傲江湖》,怕是人间最大的美事了。
  脱离城市的喧嚣嘈杂,不用想着枯燥的工作和悒郁的生活,不用再像那首歌里唱的那样:“光阴匆匆工作似机器,使我困倦力疲,装开心也振作不起,思想像要缺氧地喘气。”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最不需要伪装自己的,看山环水,只想高歌一曲绿水常围着青山转……,想着明天清早的九曲漂流,又充满了无限向往。
  次日清晨
  当云雾还缭绕群峰的清晨,当初秋如水的清凉吹拂在脸颊上,我们已经排好队坐上了竹 筏,船夫轻点长长的竹篙,竹筏划破水面迎面扑来有些微凉意的溪风,情不自禁闭上眼睛去感觉心头的舒适,没有一丝烦闷和压抑,有多久没有呼吸过这么清新的空气了,整个肺腑都像是空的宽敞的,被洗涤纯净的。
  来之前已听人说丹霞碧水武夷山,最美要数九曲溪,如果说天游峰是险峻豪放的侠客之风,那清晨水面如烟似雾的九曲无疑是柔美的九天仙女了,竹筏顺流而下,山沿水立,水随山转,逶迤蜿蜒九曲十八湾。群山间夹藏有世外桃源,竹林后隐露着紫云书院,难怪郭沫若诗作:凌波轻筏觞飞羽,不会题诗也会做。
  竹筏迎着秋水,我们迎着初秋微凉的风,在一种近乎仙境的浪漫中前行,有诗曰:若无烦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我想那种心情的好时节若跟我泛舟九曲相比肯定羞红了脸,近亲清澈无比的溪水,抬头仰望两岸的悬崖峭壁及插在其间历经千百年风吹日晒的船棺,那层层的峰峦叠嶂此起彼伏,古寺道观隐匿其中,令久置都市的我们,真正体会心旷神怡的轻松和舒适,这才是真正的人间好时节。
  两位船夫一前一后,一边撑篙而行,一边给我们讲解许多关于九曲的美好传说,大王峰和玉女峰的美好爱情故事流传千古,大学者朱熹“逝者如斯”的字迹依旧鲜明,在他们可爱的眼里,每一座山峰,每一块奇怪的石头都被他们依其形状及特点,赋予了一个让人开怀一笑的恰当名称,在他们虽粗俗的言语中我们体会到别有风趣的幽默和亲切,逗得我们一路欢声笑语不断,飘渺间九曲十八湾已在身后了。
  回头看着碧水青山蓝天白去,心也清澈如水无忧无愁,多想能随竹筏一直漂流下去,快乐的世界总是那么短暂,但记得这份快乐的美好,珍藏在心头。
  ====================================================================
  第二篇:《临安大明山》
  临安大明山,素有小黄山之名,唐宣宗微赋诗 “穿山透石不辞劳,地远方知山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沿路上已透出秀丽,高山、溪谷、溪边巨大的圆石、曲折的山路,似曾相识,依然欢喜。
  游客们聚在入口处一座别致的木廊等待景区巴士。旁侧是溪水湍湍,需仰止的峭壁,被分割的湛蓝天空,亮白的云朵,前方是山间公路,高高的树木阳光下忽闪忽闪的碧绿叶子,略带寒意的秋风送来绿色味道的氧气,一个小山谷,一个绝俗的空间。
  巴士在龙门峡口放下我们,这便是登山的起点。刚走几步就看到朱眠石,传说朱元璋曾在这十多米长的大石头上休息过,巨石也就因此得了个俗名。石头高度的落差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瀑布,一米多深的小池。凝视着清澈的水,有种心旷神怡的宁静。
  一路上溪水相伴,石阶旁树木茂盛,透过山谷看到近近远远处的山头,层层叠叠。秋季的山头散布着深深浅浅的绿色和黄色,两种基色竟也能呈现出多彩斑斓。游山玩水的悠闲,不觉中回头一看,竟可平视远处的山头了,身旁的溪水依旧叮咚,很是别致。渐入山头,夹道旁斜出迎松,对面山上露出刀削般陡峭的岩石,刻着几个大字,透着古诗中名山的浪漫。
  山路回转处,忽见三面绿色围绕的山坳正中间一棵黄得通透的大树,像落入凡间的精灵。给了我一个莫名的惊喜。仰望着爬近一看,此树名曰“皇后树”与萧皇后有关。树旁有高约十米的细长瀑布,相应成趣。
  从山坳间攀到顶,站在海拔一千四百多米的峰上豁然开朗。龙门飞渡的百米索桥横跨在山顶的两巨石间,桥下是溪水飞瀑,倾斜至下的坡度,很是险峻。而索桥的另一侧,却是千亩草甸,高山顶上的平原。左右相比,超出了世俗的想象。真是洞天福地,既有险要地势阻挡敌人,又有沃土种植屯粮,说不清是大明山成就了朱元璋,还是朱元璋成就了大明山。
  千亩草甸旁有人家居住,主人家的狗很友善,随意逗了逗狗,三个圆滚滚的小家伙摇着尾巴就蹦过来了,好单纯可爱的家伙们。看着它们渴望的眼神,不禁有些歉意,身上只带有蛋糕。掰开来扔下,它们居然很是喜欢。依依不舍的跟着我们走了200多米的路。
  站在山顶上细点明妃七峰,透过树间看挺拔的七峰,竟有些张家界的俊俏来。远处连绵的山,一层一层,如水墨山水,渐渐模糊淡去。天高云静,恨不得在此隐居绝迹。
  天色渐黑,下山便选择了索道。通往索道需走万米石洞,寒气逼人的漫漫长路中有两处观景台。从漆黑处寻光走去,地上一道细光,抬头一看是三十多米高的一线天。一步的距离便从黑暗踏进了光亮的世界,这是峭壁上的石台,正对着四面环山的御笔峰,寂静的悠然,仿如仙境。另一处是驾云台,因为极冷所以作罢。朋友说,留点遗憾可做重游的借口。有理。
  坐上了景区巴士,蜿蜒曲折的山间公路上体会到了<头文字D>的逍遥。之前导游曾介绍过司机们高超的技术,无奈来时向上的路程感觉不大,而向下的回程却真正的过了把极品飞车的隐,同车的乘客大呼“这比嘉年华好玩多了!”。这便是我以为的大明山一绝,记此。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