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ser.qzone.qq.com/23133917/infocenter?ptlang=2052

回2楼,怎么可能注意不到,毕竟也是在社会上混了几十年了,其实我已经在前边的想法中说出这个问题了"/>

由南宁网瘾少年之死想到的一些问题

发布时间:2024-06-15 05:40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说起来很可笑,看了杨叫兽的电疗之后我就在想这种机构估计要出事,可没想到出的这么快……

现在说正题,这里我拿上网玩游戏和打麻将来比比,只想问问大家的看法

第一,两者都毫无疑问是属于游戏范畴,而且在年龄上都没有限制,那么为什么上网打游戏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

第二,两者都有上瘾的可能,为什么只有戒网瘾的机构却没有借麻将隐的机构??

第三,两者都能产生负面影响,为什么偏偏要专注于网瘾???

第四,两者都能产生消费,可为什么家长一边阻止孩子上网而自己却对麻将乐此不疲?

第五,政府对两者的态度究竟为何?
等等。。。。。。

其实以上问题我都有自己的看法

第一,所谓望子成龙是家长的一致心态,而一提到上网家长往往想到的不好的方面,而自己却坦然的接受“大人的游戏”!!

第二,我永远不相信打麻将上瘾的人会比有网瘾的人少!!

第三,利益第一!这个世界上除了女人的钱最好挣以外,家长的钱也蛮好挣,不论学校还是所谓的戒网瘾机构!!而且我也永远不相信因为打麻将引出的争端会比上网引出的争端要少!!而且我还敢断定,因为打麻将引发的刑事问题远比上网打游戏引发的问题要多的多!!!

第四,说到这点我真的很想笑,家长一边对着媒体哭诉孩子沉迷网络之后花了多少多少钱,可是他们似乎忘记了自己在麻将桌上几个小时就可以花掉孩子上网花费的N倍!!!

第五,防沉迷系统毫无作用,好像是去年国家规定棋牌娱乐200元以下不算赌博,而是社会经济进步的表现!!!

这几个问题本来很想细致的写在这里,考虑到估计没什么人可以看到也不会引起什么重视,所以就片面的写了,主要是想表达不满,对谁不满??当然是当父母的家长!“我这也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好!”家长们永远都希望做了对不起孩子的事以后说出这句话就会让孩子抱着“感恩的心”原谅他们,可是我只想说: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

在我看来网瘾和家长们因为想让孩子借网瘾而出现的病态心理相比,简直太渺小了,不值一提

另外,关于陶然先生所说的:“网瘾完全是一种疾病,只有具有处方权的医疗机构才能干预治疗,而让一些没有资质的民间机构来干预‘肯定要出事的’”。

当我看到这句话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不就是在给自己医院打广告么!!

欢迎大家讨论!
http://user.qzone.qq.com/23133917/infocenter?ptlang=2052

回2楼,怎么可能注意不到,毕竟也是在社会上混了几十年了,其实我已经在前边的想法中说出这个问题了

问题解答:

第一,国家的权利(这里强调舆论)都掌握在成年人手中,而且这些成年人绝大部分是超过三十岁的(连80后都不是,代沟大大)。
这些成年人喜欢麻将(至少不排斥),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会或不想玩网络游戏,自然排斥相对来说更加不熟悉的网络。
毕竟人是主观的。
在成年人的意识中必定会认为自己是对的。不希望未成年人上网。对舆论的消费主体有了了解后,媒体自然会关注更有市场的点,要不没人看不是。
(还是那句话,媒体都是婊子。咳咳,真理啊。ccav就是典型。)
第二,除了第一点的有关内容,再说点更直白的,如果我有网瘾我也不会去戒网瘾的机构,至少不会自愿去。那么只好让家长用各种手段吧我搞进去了。
把这句话的网瘾换成麻将瘾就可以了,只是这里的家长是不会,也无法管我的。
再者说,我国(对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漏洞多多,在中国传统,以及浩大的封建落后思想面前,法律执行困难。(比如体罚。)于是因为这样,对未成年人的(适度)权益侵犯在中国是算不上侵犯的,这样一来,戒网瘾的机构便不容易被制裁,也正因为如此,对未成年人的“治疗手段”尺度便会比较惊人。纵然有戒麻将的机构出现,手段也会无比和谐,人大了,就不好欺负了。
第三,重复的就不说了,上网成瘾许多出现在未成年人身上,具有负面影响扩大化的趋势,自然要遏制。相对的,麻将成瘾的往往是成年人,除了社会关系网复杂,行政命令不易执行外,其负面影响的发展趋势是比较缓和的。说白了,那些麻将成瘾的大人这辈子就这样了,成不了祖国的栋梁了。
第四,上面解释过,人往往认为自己是对的,大人觉得未成年人不对,未成年人也觉得大人已经过时了。物质总有保持原有状态的趋势,这个规律用在社会意识上也是对的。其实就是所谓的阻碍,可是,请别忘了,这种阻碍也仅仅是阻碍而已,是无法真正阻止的。
第五,说实话,我不知道,貌似ccav把魔兽世界形容成恶心的只有杀戮的血腥游戏。

以上,本人的对你问题的看法,肤浅了别骂我,我觉得以我高中二年级的知识水平只能想到这儿了。

为什么会迷恋网络? 还不是现实生活压的太紧了,1个学生1个星期的生活除了上学,吃饭,上厕所,写作业,补习班还有什么(很大一部分的学生都是电视都不让看的)?. 加上父母一味的追求孩子的好成绩,孩子总得不到鼓励,久而久之就找到了 互联网 这个可以发泄,放松的地方. 有排名第1的就有排名倒数第一的,这个才是现实,那么总有一部分学生会长期受到老师,家长斥责,他们不想学好么?不是,他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基础不好,对课堂不感兴趣等等,所以他们想上去不是那么容易,这就要家长,老师来引导,可是现实怎么样,家长常常就抛一句"你再不好好听课我就打你"等话,这样有用么? 老师也是,经常批评成绩差的同学,好像成绩差的学生就是垃,圾,就没有一点闪光点了.最可恨的就是有些缺X的老师,总拿好同学来跟差生比还加以讽刺,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样的学生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引导.
他以为这样鼓励了好学生又用激将法刺激了差生,差生可以发奋,可事实呢?差生本来就心情压抑,他这一讽刺,这一部分学生更是压抑,怎么办?找父母倾诉?no父母听到了无非就是说"老师是对你好,你要认真学习"这话是对的,但是 差生听到了会怎么想? oh,他没地方发泄,当有一天他发现网这个东西可以发泄,于是就纵身跳下去了.

这一切不是孩子的错!!! 老师,家长不要老把责任推给别人,装X.

个人认为所谓的网瘾是一种正常的人的生理表现形式,就像有些人特别喜欢吃零食,看电视一样,对于一些特极端的形式,比如一天24小时都在上网,或者不断吃零食,看电视,这样对身体就有危害了。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对于一个自由,懂得互相尊重的家庭里,这种现象会慢慢调正过来的。但是,对于目前中国家庭的教育制度下,这种现象恰巧成了虎狼之患,不可调和,归根究底上这是一种特有的悲剧,也可以说是中国家庭教育上的一种悲哀,问题的根源没有找到,却在它的表面形式下功夫,去盲目的解决,一般来说,最终结果是越来越坏。对于一个正常的孩子,当他受过电击之后,或者在训练营里野蛮的训练后,他的内心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父母的眼里就算变好了也只是一个受过训练的机器罢了,变坏了父母有可能要曾受一辈子的代价,或者负担。

但是不得不承认,青少年正处于身心的成长阶段,过度的迷恋网络会有很多的并发症的。首先语言功能缺失,我认为这是最要命的,如果连沟通和交流的能力都失去了,那以后要如何立足社会。但是也不否认,很多人其实对网络没有到过度迷恋的状态,只是很多家长爱子心切,杞人忧天,所以我们的迫切不在于说戒网中心是错是对,而是应该致力于如何能够做到正确引导青少年上网,如何让他们有效的利用时间,健康的上网。一味的责怪任何人都是无济于事的。

上网是对焦虑的一种升华,打麻将,散步等等都是。或者转为坠落,吸烟,喝酒............说到底还是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

我觉得
因为上网的大多数是正在接受教育的青少年 如果他们沉迷网络会对以后的人生有些影响
沉迷网络也有个度问题 如果真正沉迷到一天24小时都不想离开电脑 那就应该想办法教育了 一天上个3 4 5小时的 只是自己自制力而已 谁不沉迷过什么东西
发现那样的事 真是可悲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