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09年八月武汉自助游行程

发布时间:2024-06-04 02:26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武汉两日半自助游,重要的是把最新的黄鹤楼,磨山,晴川阁等景点的票价说一下,还有学生票价优惠等情况,住宿希望住廉价的,七八十住一天的最好。

问题解答:

黄鹤楼公园

  推荐级别 ★★★★

  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不登此楼可以说不算真正到过武汉。

  性质所属:摄影 历史人文 古代建筑

  交通指向:乘坐市内公交车至司门口或阅马场下车,均可以步行到黄鹤楼。各路径长江大桥的公交车均可达。

  开放时间:7:00—18:30

  门票:50元(70岁以上老人凭证免费,1.2米以下儿童免费,1.2—1.4米儿童半价,学生凭证半价,团体20人以上9折)。

  电话:027—88877330

  点评建议:有了崔颢和李白两首关于黄鹤楼的诗,黄鹤楼从此名声大振。无论雅人或者俗人都一拥而上,赶到黄鹤楼来感怀、饯行。尽管今天的黄鹤楼与历史上的相去甚远,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就像祖传的镇家之宝,也许一无是处,但它代表的是一种尊严。

  公交车

  市内各景点基本都有公交车直达,非常方便。公交车均为无人售票,前门上,后门下,乘坐空调车票价为2元,普线票价为1.2元,电车票价为1元,车上不设零钱,因此记得备好零钞。

  旅游专线车

  武汉有4字头的市内一日游公交车,实行两种票制:普票上车2元,一票到底;通票5元,当天内可在本线路任何一站上下车。冬夏冷暖空调开放,不再加价。车上实行航空服务,有车载电视和vcd;可在车上购买沿途各景点6——9折的门票。长假期间车上还备有导游人员。另外还有市郊旅游1、2、3、4路专线车。

  市郊旅游专线车

  1路专线:武汉港—黄陂木兰山风景区—木兰湖旅游度假区。

  时间 首车 :9:30 票价 16元

  2路专线: 武汉港—武汉现代蔬菜园—新洲道观河风景区

  时间 首车 9:30 票价18元

  3路专线:武汉港—蔡甸野生动物园

  时间 首车 9:30 票价12元

  4路专线:武汉港—武汉民族文化村—华泰山庄汤逊湖度假—江夏龙泉山风景区

  时间 首车 9:30 票价10元

  武汉探路者国际青年旅舍

  地址:武汉市武昌中山路368号(湖北美术学院旁)

  价格:六人间 35元/床;四人间 45元/床;标准间 138元/间

  联系: 027-88844092 62208331

  推荐理由:武汉探路者青年旅舍的馆舍由一幢上世纪50年代初前苏联设计师设计的三层红砖楼改建而成。是一家独具艺术气质的青年旅馆,位于在古老而又年轻的武昌城中心,就在著名艺术学府湖北美术学院内,但路有点不好找,可以之前电话与旅舍联系一下。

  武汉扬子江国际青年旅舍

  地址:武汉市汉口江汉区江汉路47号

  价格:标间 158元/天

  联系:027-82757188

  推荐理由:在江汉路步行街上,离风景宜人的武汉江滩仅几步之遥。

  饮食介绍:

  景高地曾经拍过一个名叫《武汉人过早》的电视专题片。这部片子并不长,讲的也只是武汉人吃早餐的事,记得当时轰动一时,中央电视台一遍又一遍地播放,很让景高地君风光了一阵子。那时大约是八十年代的中期,还不是武汉人的“吃”最为放开的时候。

  以前人常说,到了武汉一定要吃到这四样东西:蔡林记的热干面、小桃园的瓦罐鸡汤、四季美的汤包、老通城的三鲜豆皮。但激烈的市场竞争对老字号有很大冲击,武汉的四大名小吃也不例外。在原址上经营的只有四季美和小桃园,老通城已不知所终。汉口水塔的蔡林记已拆迁,市区有不少分店,但据当地人说味道已与过去大相径庭。

  四季美汤包馆位于汉口江汉路步行街和中山大道的路口处,逛完江汉路步行街走过来很方便。四季美汤包是在苏式汤包的传统作法基础上不断改进形成的。这种汤包具有皮薄、汤多、馅嫩、味鲜的武汉风味特色。一楼已出租,二、三楼是营业的大厅。

  小桃园煨汤,号称“煨汤专家”,座落在汉口胜利街兰陵路口。最出名的瓦罐鸡汤,油黄汤清,肉嫩芳香。汤的口感很好,里面带有胡椒味,很适合天冷时喝

  武昌鱼,因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词句,使武昌鱼更为闻名遐迩,是到武汉不能不吃的名菜。

  武昌区的彭刘杨路(离黄鹤楼很近)上的武昌酒楼以烹制武昌鱼著称,可以去尝一尝。

  鸭脖:用新鲜的鸭脖放中药和一些我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一起卤,很好吃,池莉写过一本书《生活秀》里的女主角就是在吉庆街卖鸭脖子的。因这本书和电影很多人知道了武汉的吉庆街和鸭脖子。建议买精武鸭脖子,武汉街头有很多家店,有的店可以买新鲜的要他们给你抽真空可以带回去的。

  排骨藕汤:这是湖北人在家里接待贵客的必备菜。是用那种黑黑的大瓦锅,将新鲜的排骨和莲藕、海带一起煨几个小时,在没有藕的季节则以土豆代之,这种汤醇白鲜香,十分好喝。

  热干面,武汉人“过早”中特别喜爱的大众化食品,它便宜实惠,花上1块钱,就可以舒舒服服填饱肚子。

  面窝,武汉人“过早”常用品之一。它是一种以米粉为原料,加上葱花和面窝。据说为清光绪年间汉正街烧饼小贩所创制。面窝油炸后两面金黄、外酥内软、窝中脆,深受武汉人喜爱

  豆皮,所谓豆皮,一共有三层。第一层是绿豆粉兑上面粉和鲜鸡蛋,第二层是糯米,第三层是鲜肉、鲜菇、鲜笋等等的馅,放在一口巨大的平底锅里做成1厘米厚。吃的时候,切成正方形的一块一块

  食处推荐:

  武汉有几条特别有名的小吃街,吉庆街(适合宵夜)、户部巷(适合过早)和武昌首义园是武汉人常去吃东西的地方,很多电视和电影在那里取景。武汉人喜欢在外面吃,比较方便吃完不用收拾。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