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哪些文化遗址

发布时间:2024-06-01 08:27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问题解答:

名称
时期
地点
公布日期

崧泽古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
青浦县赵巷乡崧泽村北
1977年12月7日

福泉山古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
青浦县重固镇福泉山及周围
1984年5月4日

亭林古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
金山县亭林镇西
1977年12月7日

查山古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
金山县山阳乡查山东麓

寺前村古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
青浦县新桥乡孔宅村北

招贤浜古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
金山县亭新乡新开河西岸
1984年5月4日

马桥古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和春秋战国时期
闵行区马桥乡俞塘村
1977年12月7日

柘林古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
奉贤县柘林

金山坟古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和春秋战国时期
青浦县蒸淀乡大蒸村东北大蒸塘西岸

广富林古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和春秋战国时期
松江县佘山乡广富林村西村北
1984年5月4日

汤庙村古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和秦汉时期
松江县昆冈乡汤庙村西南
1977年12月7日

平原村古文化遗址
商周时期
松江县天马乡机山平原村东南

刘夏古文化遗址
西周至春秋战国
青浦县徐泾乡刘更村

戚家墩古文化遗址
春秋战国和西汉
金山县山阳乡戚家墩附近海塘内外西侧

老宝山城遗址

浦东新区高桥镇
1984年5月4日

【崧泽古文化遗址】位于青浦县赵巷乡崧泽村北。1959年8月发现,1960年、1974年两次发掘。共有3个文化层,上层为商代文化,中层为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下层为五六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出土的文物有石刀等石器,陶器中以印纹硬陶所占比例较大。下层马家浜文化出土的籼稻和粳稻谷粒,对研究中国古代水稻种植有重大意义。?

马桥古文化遗址

【马桥古文化遗址】位于上海县马桥乡俞塘村。1959年12月起发掘,面积约5000平方米。马桥遗址处在冈身地带上,共分4层,依次为唐宋时期遗存、春秋战国时期遗存、商周时期遗存和新石器时代遗存,出土了一大批青铜器、纹印陶器、石器等珍贵文物,为上海古代历史的研究,提供了一批珍贵的实物。 ?

福泉山古文化遗址

【福泉山古文化遗址】位于青浦县重固乡钱家泾福泉山周围。1962年发现,1979年起发掘,面积约2150平方米。发现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墓葬及战国、秦汉、唐宋墓154座,出土石、陶、玉、骨、铜器和象牙雕刻器等数千件,其中泥质红衣陶冠残片、稻谷、鱼坠、陶纺轮等器物,距今约 7000年。考古学家也在这里找到了太湖地区原始文化演变的可靠地层依据。?

龙华塔

【龙华塔】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华镇。相传为三国吴赤乌十年(247)所建,赐额"龙华",藏佛骨、舍利,唐末毁于战火。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吴越忠懿王重建。清光绪十八年(1892)又遭火灾,塔底层被焚,后经修补。塔为七层,八角形,高40.64米,楼阁式砖木结构,内室方形,飞檐翘角,角下悬铃,随风摇曳。塔每层四面均有门,外有曲杆栏杆。塔顶风磨铜葫芦,上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字样。姿态雄伟美观,登塔最高处可东眺黄浦江,北观市容。?

静安寺

【静安寺】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1686号。是上海最古老的寺庙。初名重元寺,亦称重云寺、重玄寺、重园寺。相传建于三国吴赤乌十年 (247),初位于吴淞江北岸,唐朝易名为永泰禅院,至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始易今名。因寺离江边太近,寺内仲依和尚于南宋嘉定九年(1216)将寺迁至今址。元代诗僧寿宁辑有"静安八景",即赤乌碑、陈朝桧、讲经台、虾子潭、涌泉、绿云洞、沪渎垒、芦子渡。寺内迄今仍保存着南北朝时的石像、宋光宗题词的石碑与明洪武二年(1369)的大钟,而涌泉已被填没。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寺内藏明经和珍贵佛像等。?

青龙塔

【青龙塔】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又名吉云禅寺塔、青龙雁塔、青龙寺塔。位于青浦县白鹤乡青龙村。古青龙镇在唐宋时系对外贸易港,海船辐辏,商贾云集,号称"小杭州"。唐天宝二年(743)建报德寺,唐长庆元年(821)改名为福隆寺,同年造此塔。塔系砖木结构,七级八角,北宋庆历年间 (1041~1048)重建。清康熙皇帝南巡,赐名"吉云禅寺",故又称"吉云禅寺塔"。今略倾斜,仅存砖身。青龙塔是上海地区千余年前就有繁华商业和对外贸易市镇的一个历史见证。?

松江唐经幢

【松江唐经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松江县城中山路中心小学内。建于唐大中十三年(859)。经幢是一种古代宗教石刻,盛行于唐代。这座经幢用大青石雕刻垒砌而成,现存21级,高9.3米。幢身八面,上段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全文,下段刻着题记和捐款者的姓名,各层还刻有卷云、海水、莲瓣纹饰以及狮、龙、菩萨、天王,雕刻精致细腻,技法洗炼纯熟,充分显示了盛唐时期的艺术风格。相传立幢之地有涌泉,谓海眼,故在此立一石塔镇之。该经幢是研究唐代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是上海地区现存最完整的珍贵石刻艺术精品,也是上海最古的地面建筑。?

上海01号古树

【上海01号古树】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古银杏树。位于嘉定区方泰乡光明村陆家宅。植于唐代后期,树龄逾千年,是上海仅有的5棵千年古木中树龄最长的一颗。树高24.5米,树冠直径9米,胸径3米。原有14根主枝,"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截去9根,外观已不如前。现经园林局培土,已萌发新枝。?

龙华寺

【龙华寺】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华镇。据文献记载,五代时吴越王钱?建造,初名"龙华教寺",宋治平元年(1064)改名"空相寺",今寺内仍有空相寺西北角界石。明万历二年(1574)赐"大兴国万寿慈华禅寺",但仍沿用龙华寺名。以后历经兴废,今寺系清光绪年间重建。寺内保持了宋禅宗伽蓝七堂制,有弥勒殿、金刚殿、大雄宝殿、三圣殿、观音殿、方丈宝殿及西厢配殿。东西有三层巨檐的钟鼓楼,曾列为上海八景之一("龙华晚钟")。另有罗汉堂、客堂、茶室。殿东花苑有百余年牡丹1株。尚有"镇寺三宝"中的明代"千叶宝莲毗卢遮那佛"一尊,钦赐"赐承恩堂龙华佛寺之宝印"金印一颗。另有清代韬明禅寺石幢一座。寺内展览室,陈列历代佛教艺术品。?

护珠塔

【护珠塔】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松江县天马山中峰上。北宋元丰二年(1079)建于圆智教寺后,相传塔内藏有舍利宝珠,每到夜晚就闪闪发光,故称护珠塔,又称宝光塔。南宋淳?五年(1245)重修。原为楼阁式,砖木结构,七层八角,各层有腰檐、平座、栏杆。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遭火灾,塔心木、楼梯、腰檐等均烧毁,仅存砖砌塔身。后有人在砖缝中发现元丰钱币,遂拆砖找钱,底层塔身被拆去大半,塔身日益倾斜。今塔身高18米,侧向东南,倾斜度为6°59′59〃,超过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成为一大奇观。?

松江方塔

【松江方塔】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原名"兴圣教寺塔"。位于松江县城厢镇方塔园内。兴圣教寺建于五代后汉乾?二年(949),北宋熙宁至元?间 (1068~1094)造塔。寺在元代已毁,唯存此塔。虽经历代修葺,仍保持宋代原貌。塔系砖木结构,9层,高42.5米,方形,故名。砖身每层四面辟门,门内通道上施叠涩藻井,内室用券门。方塔地基下有一"地穴",内放一个石匣和两个银匣,内有铜坐佛、铜卧佛、唐开元钱币、宋代钱币等。 1975~1977年重修,并辟为方塔公园。?

嘉定孔庙

【嘉定孔庙】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嘉定区城南大街。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建,称"文宣王庙",元、明、清多次扩建。殿堂坊表保存完好,庙外有"仰高"、"兴贤"、"育才"三座牌坊,沿牌坊有石栏,上有石狮72只,象征孔子72贤徒。庙内有大成门、东西庑、大成殿、明伦堂等。大成殿昔时放置孔子像,殿前的古柏已有600多年历史,有龙凤古柏之美称。东西两庑,原供奉着150个孔门弟子和历代名儒的牌位,今辟为嘉定县博物馆陈列室,陈列有碑刻、石刻、墓志铭等87方,以唐刻为最早,其中有朱熹等名家书法。?

西林塔

【西林塔】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松江城厢镇中山西路西塔弄内。建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名崇恩主塔,因在西林禅院内,习称" 西林塔"。明洪武二十年(1387)重建,改名"圆应塔"。系砖木结构,七层八角,高46.5米,为上海市古塔之冠。明、清几度修葺,围廊、斗拱、平座为清代式样,外檐斗拱用砖砌,为宋式。因年久失修,现仅存围廊和砖身塔形。?

文庙

【文庙】位于南市区老西门内文庙路215号。是崇祀孔子的古建筑群。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上海始有镇学,是为文庙的雏形。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在县署东道(今聚奎街附近)营建县学,有正殿、讲堂、斋舍,庙制初具。大德六年(1302)添筑殿轩,增设大门、学门,绘孔子像。至大三年(1310),添建天光云影池、止庵、杏坛、明鸥渚、午云桥、洗心亭、古井、焦石堂诸景。小刀会起义时,刘丽川曾在此设指挥部。1855年清军复得上海县城,因大半毁坏,迁至今址。内有棂星门、泮池、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尊经阁、魁星阁等胜迹。1860年,太平军进军上海时,一度成为英法军队的驻地。撤出时又被毁损大半,经重建始复旧观。1936年被国民党上海市政府改建为上海市民众教育馆,并附设明伦小学,以公园化为标准,增植树木,修假山、池塘,故被习称为"文庙公园"。1949年后,重修明伦堂、大成殿、魁星阁。现为南市区文化馆馆址。?

秋霞圃

【秋霞圃】位于嘉定区东大街。是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明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为工部尚书龚弘的私人花园,后数度易主。清雍正四年(1726)改为毗邻的城隍庙后园,用于祭神、宴客、游乐。有松凤岭、茑语堤、岁寒径、层云石、桃花潭等胜景10余处,后又多次遭到破坏。现存建筑系同治元年(1862)重建。全园布局以一塘清池为中心,三面石山环绕,池南假山以土带石,北为黄石假山,峰顶有百岁古银杏,洞府沟壑,悬崖峭壁,浑成一体。池南廊轩小亭,多隐于山石花墙间,池北厅堂则较显露。最近园中又修葺了一道碑廊,收集明清两代碑刻17方,是珍贵的文献史料。?

大境道观

【大境道观】位于南市区大境路259号。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上海始筑城墙,城墙上有箭台,万历年间箭台废后,即建4庙,大境道观为其中之一。内供关帝像。清嘉庆二十年(1815)改建为三层高阁,朱槛曲栏,蔚为壮观,前为旷地,植以桃柳,环以小涧、木桥。后屡毁屡修,1865年郭学玩复修。1910年3月,由自治公所重修,易坊名为"大境",今仍存。?

豫园

【豫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市区旧城厢东北。是上海现存的一所最完整的明代园林。建造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至万历五年 (1577)后陆续扩建达4.7公顷。原为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的私人花园,取"豫(通'愉')悦老亲"之意,故名。分内外两园,外园内厅堂有三穗堂、仰山堂、点春堂、万花楼、得月楼、两宜轩、鱼乐榭等30多处景物,大假山为明代著名园艺家张南阳所遗惟一真品。1853年上海小刀会义军曾将点春堂作为指挥部。在中部的玉华堂前,有一奇峰异石--玉玲珑,具有"绉、瘦、透"三美,为石中上品,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内园不大,景致颇多,最能吸引人的是九龙池,池壁上刻4条小龙,造型栩栩如生。1987年,在著名园林建筑家陈从周主持下,内园修建一新。豫园外有湖心亭、九曲桥、荷花池,原是园内中心胜景,1988年重新整修,为观鱼之佳处。园内小舞台近年内也装饰一新,演出优美动听的江南丝竹和古朴典雅的昆曲剧目,吸引中外游客。?

古猗园

【古猗园】位于嘉定区南翔镇。明嘉靖、万历年间曾任通判的南翔镇人闵士籍聘请嘉定著名竹刻和盆景艺人朱三松设计营建,原名猗园。1746年,洞庭东山人叶锦购得此园,重新修葺,改名"古猗园"。园中有戏鹅池、逸野堂、幽赏亭、怡翠亭、环碧楼、浮筠阁、鹤寿轩、白鹤亭诸景。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大部分园景毁于战火,仅存南厅等景。1959年后多次重建,面积扩大至8公顷,有湖心亭、九曲桥、长廊、梅花亭等。缺角亭为该园著名历史遗迹,建于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寓收复东北失地之意。园北的"鸢飞鱼跃轩"匾额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手笔。它和园中的两座唐代经幢都是珍贵文物。?

汇龙潭

【汇龙潭】位于嘉定区南大街孔庙前。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原为新渠、野奴泣、唐家泊、南北杨树浜五条河流的交汇处,成"五龙抢珠"之势,故名。南面原有明天顺四年(1460)堆叠的应奎山,上置凌云亭、九曲玉虹桥,为赏月观鱼胜地。潭东南有魁星阁及古井亭,沿潭筑石栏杆,栏柱上雕石狮 72只。1976年开始向东拓地辟为园林,有荷花池、百鸟朝凤台、翥云峰、万佛塔等景观。?

徐光启墓

【徐光启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徐汇区南丹路光启公园内。徐光启1633年去世后,葬于法华浜和肇嘉浜汇合处,后子孙居此,遂称徐家汇。墓前有徐光启的石雕半身像。墓冢呈椭圆形,由花岗石围砌而成,上覆素土,披有绿茵。墓地经1957年整修,东侧为碑廊,有徐光启画像、手迹和传记等石刻 12块。?

醉白池

【醉白池】位于松江县城南人民南路与长桥路之间,清顺治年间(1644~1661)由工部主事顾大申开辟。醉白之名取于苏东坡《醉白堂记》,记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晚年卜居洛阳,在宅旁造一池,池上筑室而居,饮酒吟诗,以醉为乐。顾大申擅长绘画、诗文,慕白居易之乐,借此典故,以"醉白"为池名(一说因宋宰相曾建醉白堂而得名)。清代中叶,为松江善堂购得,内设育婴堂和收租处。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占领。1949年后恢复为园林。今全园占地数公顷,以一泓池水为中心,西有荷花池,池岸建长廊、鹤亭。石桥堍上有一对茅亭,附近水杉成林。池南廊间壁上有著名的《云间邦彦图》石刻,共28块,镌刻松江乡贤名士百余人画像,出于清乾隆年间徐璋手笔。还有一块"十鹿九回头"石刻,富有寓意。池岸有牡丹台,池上有草堂,与东岸大湖亭、小湖亭相映成趣。1983年增建赏鹿亭、玉兰院。?

书隐楼

【书隐楼】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市区天灯弄77号。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2000多平方米,屋宇雕梁画栋,四周有凤头墙。楼前东西两侧厅与北房之间各有一块砖雕屏风,东侧雕三星祝寿,西侧雕八仙游山,背面是云中飞舞的蝙蝠,周围有福寿无比图案的镶边,顶部正中是二龙戏珠,底部正中是鸾凤和鸣,为中国砖雕珍品。门坊上雕有姬昌?NC022?溪访贤故事。屋楼挂匾额一块,称"书隐楼",是上海市区较为完整的清代住宅。?

四明公所

【四明公所】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市区人民路582号。又称"上海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扩张'租界'的斗争--四明公所血案地点"。四明公所是清嘉庆二年(1797)旅沪宁波商人和手工业者所建的同乡会馆,北部为寄柩处和义冢。1849年,公所划入法租界范围,1874年和1898年法租界公董局在长期觊觎这块土地后,悍然使用武力,两次企图强占公所和墓地,并打死打伤市民多人。上海人民不畏强暴,进行反抗,各行业举行罢市、罢工,迫使法国殖民主义者放弃侵占公所。今仅存大门和围墙。?

天后宫

【天后宫】原位于虹口区河南路桥北堍。又称"天妃宫",是供奉海上保护神林默娘的庙宇。宋咸淳年间(1265~1274),上海即有南圣妃宫,是为最早的天后宫,庙址无考。清光绪九年(1883),在河南路桥堍重建天后宫。每逢朔望和圣母诞辰日,香火鼎盛,除祭天后外,还设有东海神坛。清末毁于兵火,成一空地。1923年当地绅士为保国权,乃筹款重建天后宫。1928年,毁庙中偶像,庙祀全废。1949年后,天后宫保存完好。现拆迁至松江,重建于方塔园内。?

佘山圣母大教堂

【佘山圣母大教堂】位于松江县佘山上,故名。亦称佘山天主堂。包括中山教堂和山顶大堂两座。中山教堂建于1894年,山顶大堂1925年奠基,1935年正式落成。山顶大堂的设计者是葡萄牙籍的耶稣会会士叶肇昌,建筑具有罗马过渡时代的风格。钟楼高38米,堂的屋脊高17米,东西长56米,最阔处25处,可容纳3000余人。顶部圆穹上树一铜铸圣母托耶稣像。中山教堂建有圣母亭、圣心亭、若瑟亭等"三圣亭"。中山教堂到山顶大堂间,建造有 14处苦路像。1942年9月2日,被罗马教廷敕封为"乙等大殿",即仅次于罗马教廷大殿的第二等大殿,是中国天主教徒在东南沿海的主要朝圣地。?

玉佛寺

【玉佛寺】位于普陀区安远路江宁路口。原为清代名宦盛宣怀在江湾的家庵。1882年,普陀山僧人慧根在缅甸请得白玉雕释迦牟尼佛像5座,途经上海时,留下坐、卧佛像各一座于寺内,遂更名为玉佛寺。后寺庙毁于战火。1918年僧可成迁寺于今址,历经10年,至1928年建成。殿宇仿宋代建筑,黄粉墙垣,飞檐耸脊,照壁高大。主要建筑有天王堂、大雄宝殿、玉佛楼、卧佛堂、弥陀堂、观音堂、禅堂及方丈室。玉佛坐像用整块白玉雕成,高1.95米,重约1 吨,身上佩戴着无数玛瑙翡翠宝石,实为稀世珍品。玉佛卧像是用整块白玉雕成的释迦牟尼涅磐像,长1米。寺内还藏有清雍正年间雕版大藏经7000余卷。寺内另设素斋部。今上海佛学院设在寺内。?

孙中山故居

【孙中山故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卢湾区香山路7号。是当年旅居加拿大华侨敬佩孙中山长期为革命事业奔波、无固定住所而集资馈赠予孙中山的。1920~1924年孙中山来沪时曾寓居于此。为一幢灰色两层小楼,屋前有花园草坪,楼下是餐厅、会客室,楼上是卧室和书房。1922年8月23日孙中山曾在此会见中国共产党代表李大钊、瞿秋白、林伯渠,同年又会晤苏联特使越飞,并于次年发表《孙文越飞宣言》。孙中山的《实业计划》、《孙文学说》等主要著作均在此写就。今室内陈设绝大部分是原物。?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卢湾区淮海中路567弄(渔阳里)6号。为一幢二上二下的石库门房子。1920年夏,陈独秀等建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同年8月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中央机关就设在这里。团中央在此举办外国语学社,教授英、法、俄文,帮助青年干部阅读外文马克思主义著作,并去国外求学。刘少奇、任弼时均在此深造。楼上是宿舍,楼下是教室,客堂楼上是团中央办公处。在此还有杨明斋的华俄通讯社。上海最早的工会组织--机器公会发起会也设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修葺复原,辟为纪念馆。?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卢湾区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1921年7月下旬,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会址原为李书城住宅,是一幢一上一下的石库门房屋。1949年后,经修缮并对会场进行复原布置,辟为纪念馆。陈列室里陈列着近 200件文献资料,有关于中共成立历史背景的照片、图表、资料,简明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程。每天接待大批国内外的参观者。?

宋教仁墓

【宋教仁墓】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闸北区共和新路闸北公园西首。宋教仁(1882~1913)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家。1913年3月20日被袁世凯派人刺杀于上海车站。1924年6月拓地100余亩建造陵园,称宋公园,后改称闸北公园。墓坐落于碧树繁花之中,占地约6000平方米。墓道入口处两根饰有白色蘑菇云状的天蓝色灯柱,分列左右,中间是白色花岗石路面。墓呈半球形,墓前立有刻着"宋教仁之墓"大字的石碑,是集孙中山手迹镌刻的。墓地正中立有宋教仁的石雕像,石像下面大理石墓正中是章太炎手书"渔父"二篆字,背面铭刻着于右任的诗文。墓顶有一座雄鹰与毒蛇搏斗的雕塑,象征着宋教仁一生与腐朽势力斗争。?

工人纠察队沪南总部旧址

【工人纠察队沪南总部旧址】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市区半淞园路239弄31支弄15号,又称"三山会馆"。1927年3月21日,在中共中央特别委员会周恩来等领导下,上海80万工人举行总罢工,发动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23日在三山会馆举行上海总工会工人纠察队沪南总部成立大会。同年4 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沪南总部遭到猛烈围攻,大部分纠察队员英勇抵抗,壮烈牺牲。三山为福州之别称(福州城有于山、乌山、屏山三山),三山会馆为旅沪福州籍商人所建。?

龙华烈士陵园

【龙华烈士陵园】又名"上海烈士陵园"。位于徐汇区漕溪路。占地面积7.2公顷。园内竖立烈士纪念碑,建有烈士史料陈列室。陵园中有1931年被国民党杀害的龙华24烈士墓,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上海从事革命工作而牺牲的茅丽瑛、李白等烈士墓,还有邹韬奋墓和1966年改建时由虹桥、大场等地迁来的烈士墓。?

鲁迅故居

【鲁迅故居】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虹口区山阴路132弄大陆新村9号。1933年4月11日至1936年10月19日作家鲁迅和夫人许广平居住于此。为一幢红色砖墙3层单开间楼房,坐北朝南。底楼前间是会客室,后间是餐室。二楼前间是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三楼前房是爱子海婴的卧室,后面是客房。在此,鲁迅写了许多战斗性的杂文,并编辑了《译文》杂志,翻译了《死魂灵》、《表》等作品。瞿秋白和陈赓均在此住过一个时期。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为永久纪念鲁迅,决定恢复故居,辟为纪念馆。故居内按鲁迅生前样式摆设,陈列着文稿、信札、遗物等珍贵文物。?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即"周公馆"。位于卢湾区思南路73号。1946年5月,根据《双十协定》,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前往南京与国民党进行谈判。6月间,代表团在上海设立办事处,由于国民党的阻挠,对外只用周公馆名义,英文牌子为"Gen. Chow En?lai′s Residence"(周恩来将军寓邸)。国共和谈期间,周恩来4次抵沪,均住在此处,并在此举行记者招待会,会见爱国人士。由于全面内战爆发,1947 年3月撤离上海回延安。旧址为一幢一底三楼花园洋房,底层有警卫室,一楼是会客室,二楼和三楼是办公室和工作人员宿舍。1980年修葺复原,辟为纪念馆。 ?

宋庆龄故居

【宋庆龄故居】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徐汇区淮海中路1843号。宋庆龄1948~1979年在沪期间住此。为一幢红瓦白墙的假三层楼房,屋外有花园草坪。楼下为书房、客厅、餐厅,二楼为办公室、卧室。卧室正中挂着1915年宋庆龄与孙中山的结婚照。宋庆龄生前曾在此接见来沪访问的外国元首和国际友人。故居中的陈设,按生前原样布置。?

鲁迅墓

【鲁迅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虹口区鲁迅公园内。1936年鲁迅逝世后,安葬在西郊万国公墓。1956年迁至此,面积约1600平方米。墓前有鲁迅端坐藤椅中的铜像。花岗石墓台上矗立着墓碑,镌刻毛泽东题词:"鲁迅先生之墓"。周围环绕松柏、香樟、广玉兰等常青树,并建造鲁迅纪念馆。?

宋庆龄墓

【宋庆龄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宁区虹桥路万国公墓宋氏墓地。宋氏墓地建于1932年,面积195平方米。1981年,宋庆龄逝世后骨灰盒护送至上海,葬于其父母之墓东侧。墓前是宋庆龄的汉白玉雕像,神态和蔼、慈祥。墓碑为长120厘米、宽60厘米的花岗石,镌刻"1893~1981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之墓"等字。墓穴周围陈放宋庆龄生前喜爱的兰花、杜鹃花和郁金香。墓地周围遍植松柏,庄严肃穆。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