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喜欢的小吃

发布时间:2024-05-24 04:13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有关一些名人特别喜欢的小吃

问题解答:

名人与小吃

  中华小吃不胜枚举,常人食之以饱口福,可名人食之不但疗饥,而且长于品味,并以诗文记载,食出了一种文化,反过来又为小吃扬名,使其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名吃。

  芝麻又称胡麻,古时西域盛产,胡人将其黏在炉饼上烤食,形成别有风味的烧烤胡饼。这一吃食传入长安,受到京城达官贵人的偏爱,很快成为商肆平时经营的快餐和年节人们投亲访友的礼品。白居易曾作《寄胡饼与杨万州》:“胡麻饼糕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搀杨大使,尝看的似辅兴无?”这种人见人爱的芝麻烧饼至今仍在西北地区流行。

  宋苏轼为官江南,不但种竹画竹,且喜食竹笋,他创制的名菜玉兰素鸡就是用竹笋做成。现在各餐馆还在经营。那年春他到浙江天目山巡游,见当地人主食竹笋度荒,慨然赋诗征事:“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这虽反映出山民以菜代粮与市民食笋的差异,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食笋的普遍性。

  苏平是明景泰年间十才子之一,他好诗善道常出入于道观寺院。出家人食素能用豆腐做出多种美味菜肴。苏平食之赞不绝口,随成一诗:“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褪尽见精华。一轮磨上注琼液,白沸汤中滚雪花。瓦缶浸来蟾有影,金刀割破玉无暇。个中滋味谁知得?多在僧家与道家。”把中国豆腐从加工制作,到享用得僧道名菜写绝了!

  南方有道名菜“醉蟹”,是用料酒将螃蟹浸腌后做成。它不仅味美,且可做食疗。清人李必恒食醉蟹作诗赞之:“入瓮应知苦,脯糟亦太狂。似卿真大醉,惟尔信无肠。支解琉璃脆,膏凝琥珀光。微生耐咀嚼,为试长公方。”

  清江浙特产水晶糕,惟绍兴出的最佳。诗人杨静亭食后不能释怀,他在都门杂咏一百首中,专为水晶糕写了首广告诗:“绍兴品味制来高,江米桃仁软若膏。甘淡养脾疗胃弱,进场宜买水晶糕。”这则诗体产品介绍,谁读了谁不生出购买的欲望呢?

  北京珠市口清代的阅微草堂前厅,民国时已改为餐馆,经营地方风味小吃。文学家老舍最爱吃这里的猫耳拨鱼,也叫面筋揪片儿。古堂紫藤缠绕环境优雅古香古色。老舍坐在餐桌前吃拨鱼赏美景,雅兴骤起挥毫赋诗:“驼峰熊掌岂堪夸,猫耳拨鱼实且华。似座风香春几许,庭前十丈紫藤花。”诗文公开发表后,猫耳拨鱼更加走俏。

  苏州采芝斋做的粽子糖因形如粽子而得名。它通体透明,里面镶的松仁、芝麻、桂花等配料清晰可见,吃起来甜绵上口清香沁鼻。央视名主持赵忠祥特别爱吃。因他夫人是江南水乡人,每回苏州探亲返京时必带。他还专门录诗一首赞之:“形如粽子样,色如琥珀光,口齿清香泌,凭君来品尝。”这无形中为该糖作了广告。

  在浙江金华,与火腿齐名的当推金华酥饼。相传,唐代开国功臣程咬金当年迫于生计,在金华开了一个做面饼的小摊。一次面饼做得太多,程咬金就将面饼放在火炉边过夜。谁知面饼经过一夜烘烤,馅里肥肉油外浸,晶莹闪光,变成黄黄的外壳,吃起来酥脆可口,满嘴余香。这就是后来远近闻名的金华酥饼。
  如果你到黄山旅游,不妨品尝一下“徽州毛豆腐”,因为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与明太祖朱元璋还有关连。据说,朱元璋幼年在一家财主家做苦工,白天放牛,晚上还要和长工们一起为财主推磨做豆腐,后来被财主辞退,过着沿街乞讨的生活,食不果腹。那些长工们十分同情朱元璋,每天偷了饭菜和鲜豆腐藏在草垛里,让朱元璋悄悄取食。一次,朱元璋去外地乞讨,几日未归,回来后,发现豆腐上长了一层白毛,但饥饿难耐,只好煎了就食,不料清香扑鼻,可口异常。朱元璋做了反元起义军统帅后,一次率十万大军途经徽州,令炊厨取当地溪水制作毛豆腐犒赏三军。从此,油煎毛豆腐很快地徽州流传。
  豆腐还是清朝乾隆皇帝每日必食之品。相传有一次,乾隆皇帝南巡微服私访至杭州,天色已晚无客店住宿只得进一户人家求些热汤热饭。主人见乾隆被淋得狼狈,十分同情,便将仅剩下的一个鱼头和一块豆腐装入砂锅烹饪招待他。乾隆食后甚觉味道鲜,心中极悦。于是赐这道菜名为“鱼头豆腐”并为那家主人题写一幅字。从此,这家主人专营“鱼头豆腐”,一时名声大震,享誉南北。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