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辆产自英国的坦克如何被命名主要战绩如何呢何时光荣退役的。。

发布时间:2024-06-02 06:08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问题解答: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蒸汽机技术、内燃机技术、装甲和履带推进技术和火炮技术等都已基本成熟。1906年,英国人曾制造出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履带式拖拉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曾出现轮式战斗车辆,英国军队也在试图改装一些履带拖拉机,以便用于战争。这些都为坦克的出现在技术上铺平了道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但很快交战各方即陷入了僵局。因为当时由堑壕、铁丝网和机枪组成的防御阵地遍布整个欧洲战场,任何一方想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在暴风雨一样的枪弹、炮弹面前,人的血肉之躯是如此不堪一击,有的战役甚至被称为“绞肉机”。因此从1914年冬天起,战局急转,各方都由运动战转为了旷日持久的阵地战,而且谁都无法突破对方的防线。在这种局势下,研制一种即具有防护力以抵挡敌人的机枪子弹,又具有一定机动能力以突破敌人的铁丝网引导步兵冲锋,还要有一定的火力以消灭敌阵地上的有生力量和火力点的武器成为当时最迫切的需要。再加上前面说到的技术条件也日趋成熟,坦克便应运而生了。
  可是坦克的诞生也并非一帆风顺,任何一种新生事物出现的同时都会加杂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坦克也不例外。当时英国有一位名叫斯文顿的陆军上校,他首先提出了用履带式拖拉机加装钢板以抵抗机枪的火力,这也就是最早的坦克的设想,斯文顿后来因此被称为“坦克之父”。可惜,由于当时英国保守势力占了上风,斯文顿的这个提案没能在帝国防御委员会上通过,这项重大的发明眼看着就要因为没有研制经费而流产。关键时刻,时任英国海军大臣、后在二战中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慧眼识英雄,看到了这个提案的前途,下令海军成立了一个“陆地战舰委员会”,拨出经费开始研制坦克。为了保密,该项目的代号被称为“Tank”(即“水柜”的意思),这个代号也就成了坦克的名字并沿用至今。说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陆战之王”由海军支持诞生有些可笑,但这在当时也的确是个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1915年12月,“陆地战舰委员会”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坦克样车“小游民”。它的外形的确和一个大水柜差不多,行动部分有两条履带,车体方方正正并焊有6毫米厚的装甲,转向轮像条尾巴一样拖在后面,车内有乘员6人,装有1门火炮和几挺机枪。不过“小游民”还只是一种试验品,越野行驶能力、过壕能力和可靠性都很差,不能在战场上使用。所以在它之后不久,英国就研制出第二种坦克“母亲号”。1916年1月16日,这种新型坦克进行了第一次行驶试验,并顺利通过了模拟的“战场障碍跑道”。它越壕沟宽度达到了2.24米,通过垂直墙高1.37米,试验取得成功。从此,世界上第一辆真正能够实用的坦克诞生了,装备英国陆军后,被正式命名为Ⅰ型坦克。1916年,英国共生产Ⅰ型坦克150辆。Ⅰ型坦克车体庞大,外廓呈菱形,安装过顶履带,车尾装一对转向尾轮,装甲厚度6~12毫米,最大行驶速度6千米/小时。有趣的是Ⅰ型坦克有“雄”、“雌”之分:“雄性”坦克战斗全重28.45吨,武器为2门57毫米火炮和4挺机枪;“雌性”坦克战斗全重27.43吨,武器仅为5挺机枪,用来对付步兵。在索姆河战役中英军使用的就是Ⅰ型坦克。坦克的问世和使用,开始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期,对军队作战行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军事上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1915年,一种奇特的钢铁战车在英国福斯特工厂制造出来,它的代号称作“小游民”。而英国海军则针对其可笑的外形开玩笑地叫它“水柜”,按照英文发音就是“TANK”。世界第一辆坦克就这样诞生了。 1916年9月15日,32辆秘密运抵战场的MKⅠ坦克在索姆河战役,激烈期间投入战斗。德军在这种陌生的“钢铁怪物”面前手足无措,任何枪弹攻击都失去了作用,坦克首次作战达成了震撼性的效果,同时也意味着机械化战争时代的到来。一次世界大战初,在英国,一个名叫坦克的工业家发明了一种武器。它是一个能活动的装甲堡垒,不怕机枪的扫射,并能越堑过沟,冲破敌人障碍,在掩护步兵冲锋的同时,还能向敌人发射火力,因而人们把这种武器,称为“机枪破坏器”。但是,这种武器刚刚问世的时候,并不受权威人士的重视,很多将军对它的能力和作用估计过低,陆军大臣干脆把它叫做:“一个美妙的机械化玩具”。坦克见自己的发明受到冷落,他并不气馁,继续进行改造,使其更加机动灵活,但因资金短缺而进展缓慢。这件事被当时的海军大臣邱吉尔知道后,暗地里为它筹集资金,提供武器方面的资料,不久,便生产出一个新模型。以后,又经过多次改进,终于到1916年8月,才制造出48辆“机枪破坏器”,后来人们就把这种武器用坦克的名字来命名。在此期间,德军在依普尔战役中首先使用了毒气弹,再加上以前在列日要寒使用的穿甲榴弹,在战场大量杀伤协约国士兵。无奈之中,英军司令海格将军不顾许多人的反对,准备把这种新型武器运用到战场上。这样,坦克才第一次使用在战斗中。但是,这批坦克还处于试验阶段,从未参加过战斗,就连驾驶人员也是临时从汽车驾驶员中抽调来的。因而,在首次战斗中,只有18辆坦克开到战场,其中能参加战斗的,大约不到10辆。可当这十辆怪物隆隆地驶向德军阵地时,德军吓得惊惶失措,急忙用枪射击。“当、当、当!”机枪子弹在坦克外表撞出阵阵火花,而坦克仍然隆隆前行,吓得德军纷纷逃跑。这时,一辆坦克爬进了一个村庄,面对这庞大的钢铁怪物,德军惊恐不已,纷纷逃离据点,就这样,一个村庄就被这辆一坦克占领了。还有一辆无意之中,闯进一条堑壕,吓得德军无处可逃,三百多名德军乖乖地做了俘虏。这次胜利,使那些对坦克不以为然的将军们大吃一惊,更使英国士兵受到莫大的鼓舞,从此,人们对这种能攻善守的兵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不久人们便发现,这种武器造价太高,速度极慢,况且无法越过泥沼地,太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在战略中显得价值不大。1917年冬,因为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德军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西线战场。他们调集大量的兵力,涌向西线。为了争取主动,英军司令海格决定在法国北部发起一次战役。在讨论这次战役的部署时,总参谋部的富勒上校主张,用坦克来突破敌军的防线。这个决定,引出了许多将领的议论:“坦克机动性太差,必须有干燥结实的场地作保证,我们无法把战场固定在一个特写的场地内?”有的说:“德军阵地的堑壕有4米多宽,坦克无法越过?”还有的说:“几百辆坦克一齐冲向敌阵,老远敌人就会知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论的不可开交。只见富勒上校微笑着走向地图,胸有成竹地说:“诸位议论的很有道理,这些情况,我们早已考虑在内。诸位请看!”富勒说着,就用手向法国北部康布雷镇一指,兴奋地对大家又说道:“该镇的南面和西面,是一片被小溪和狭堤割裂的结实土地,这里大约有10公里的旷野,可以为坦克提供一个理想的作战场所。敌人在此驻有6个师的人马,正好用坦克来对付他们!”大家沉思一阵,纷纷点头称是。富勒上校继续说道:“至于堑壕和保密问题,我们再想其它办法。”军事会议终于作出决定,在康布雷战役中,使用大批坦克来突破德军的防线。11月19日,300多辆坦克悄悄地隐蔽在紧靠英国防线的大森林里。为了隐蔽起见,每辆坦克上面,涂满了彩色的斑纹,并用树枝杂草伪装起来。次日清晨6时,天刚蒙蒙亮,英军就派出大量的飞机在空中不停地嗡嗡作响,以掩盖即将出动的坦克的隆隆声。20分钟后,300多辆坦克同时轰鸣起来,沿着夜间用线标出的车道,向敌军阵地冲去。首先出现在这些坦克前面的,是有刺铁丝的障碍物。这些坦克毫不迟疑,隆隆地碾了过去。紧接着就是一道宽达数米的堑壕,是德军专门来对付坦克的。英国早有准备。只见每辆坦克上都有士兵将一捆捆柴草投入堑壕,顷刻之间,就将堑壕填满,虽有少数倾覆进去但大多数终闯了过来,向德军猛冲过去。德军一下乱了方寸,胡乱地向坦克开炮,基本上没有命中,紧接着就疯狂用机枪扫射,但毫无作用。德军无计可施,只得拚命后撤,无数士兵不是被打死打伤,就是投降,还有跑的慢的,成了坦克履带的牺牲品。英军步兵随后涌来,毫无阻挡地追击德军,不久,便渗入德军阵地6公里之多,俘虏7500多名德军。这次大规模的坦克冲击所取得的效果,不仅德军意料不到,就连英军官兵也喜出望外,这使他们用很小的代价,夺取了德军阵地,赢得康布雷战役的胜利。从此,坦克成了历次常规战争的重要进攻武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攻坚力量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