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佛三足鼎立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蔚为壮观的景观,因此有人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儒治世”是如何理解的

发布时间:2024-06-01 18:10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儒道佛三足鼎立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蔚为壮观的景观因此有人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是如何理解的

问题解答:

"拿得起,看得破,放得下"。这九个字是毛泽东送给老乡罗荣桓的评价。十大元帅里,罗是唯一以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功绩名列其中的。他逝世的时候。毛曾有七律凭吊他:“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可见罗的重要。这几个字,细想起来是中国宗教关系上,儒,释,道三教的共和,以经营人性的视角老看,也是商业智慧的精髓。
“拿得起”是儒学的思想,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修齐制平”,“兼济天下”,讲的都是能力。“拿”是“手”的“合力”,所以他首先带领人才群体完成组织目标的领导力;其二,"从哪拿,拿到哪”,是一种判断力,判断力也是远见和决策的能力。远见是被计算出来的,企业家不是赌徒,也不是围在赌桌上的看客,而应该是赌桌上的庄家。别人看他放手一博,其实,最坏的结果他早已计算出来,并知道如何控制。
“看得破",是释(佛教)的核,即“无常和无我”,是事物的本性,明白了这一点,便有了“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的平常心。从而超越失望和痛苦。任正非的功绩在中国企业史上是不可磨灭的,起在惨烈的竞争中的“狠”和“执著”,可以说是入世中“舍我其谁”的代表。
“放得下”是道家的理念。是出世和入世的精神依托和心理平衡。“道”讲的即不是“有”,也不是“无” ,而是适度。白居易曾说“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这种觉悟,也许就是一辈子享福的原因吧。
所以,“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在经济渐次成熟的今天,缺一便易成缺憾。

个人观点
佛教 是注重认得精神世界的修为的
但道教似乎有点消极 提倡无为而治
至于儒家思想并不能完全拿来治世
要不封建社会也不会灭亡
闻一多先生曾经说“儒,释,道,就是小偷,强盗和土匪,他们的共同心愿就是达到天人合一” 所以说,在片面的理解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是没有错的,但他们的所追求的本质是一样的。
参考《非常儒,非常道》----周作人等著

呵呵 本人没有信仰 中医是气 但要这么说 那就有很多了 就像少林寺是佛教一样 现在却用来种表演 我个人的想法 正误不论 真正被马教毒害深了也是一种追求

佛以治心,是因为佛经常讲要清心无欲,这样无欲则刚;道教最擅长养生,因为道教追求长生久视,所以道教积累了大量的养生方技;儒以治国,这是因为儒家讲修身治国平天下,最关注政治,也最刚健有为。

佛教注重人的精神世界,道教和气功、中医有渊源,是养身的,
所以佛和道是修身养性的,是出世的。
儒教是中国社会的普世价值,是从小孩到老人各行各业都适用的,是中国人的灵魂,是维系华夏汉民族团结在一起的根本,是入世的。
现在中国社会道德沦丧,其根本原因就是传统儒家信仰的崩溃导致的。
PS:楼上的,封建社会的灭亡和儒教没有关系,那是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很多人会把封建社会生产关系下的产物,比如妇女地位低下,裹脚,三妻四妾和儒教联系在一起,是错误的,你受马教毒害太深了
PS2:人不可能没有信仰的,没有信仰的人是不存在的,否则你就没有价值观,一般中国人其实都是儒教徒,我们的道德来源于儒教,这存在于中国人的灵魂深处,只不过一般人没有意识到,而这一信仰现在正在没落,中国人正在沦为蛮族。不过我相信“物极必反”,中国传统信仰必将复苏!21世纪必将属于中国!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