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一景观空间要素,如何判断其为斑块、廊道或基质?

发布时间:2024-06-01 15:02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景观生态学

问题解答:

斑块:是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其主要成因机制或起源包括干扰、环境异质性和人类种植,与之相对应的可以分为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和引进斑块等几个类型。度量斑块的指标有:斑块大小、斑块形状、内缘比,斑块数量和构型。
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它既可以呈隔离的条状,如公路、河道;也可以说与周围基质呈过渡性连续分布,如某些更新过程中的带状采伐迹地。也可以将其看作线状或带状的斑块,同时也是联系各斑块的桥梁。长度:宽度在10-20以上的斑块可以看作是廊道,它起着分割和联系斑块的作用。
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基质的判定标准有三个:1、相对面积:当景观的某一要素所占的面积比其他要素打得多时,这种要素类型就可能是基质,它控制着景观中主要的流。2、连接度:如果景观中的某一要素(通常为线状或带状要素)连接得较为完好,并环绕所有其他现存景观要素时,可以认为是基质。3、动态控制:如果景观中的某一要素对景观动态控制程度较其他要素类型大,也可以认为是基质。
你只要比较以上三个概念,就可以很清楚的判断斑块、廊道和基质了。

基质,面积最大的景观是基质。
斑块,被基质包围的景观是板块。
廊道,连接斑块的是廊道

1986年,Forman教授和Godron教授共同出版了重要专著《Land-scape ecology》,在该书中首次正式提出了“斑块—廊道—基质”这一景观生态学研究理论模式,基质代表了该景观或区域的最主要的景观要素,斑块意味着景观要素的多样化,廊道意味着景观要素之间的联系与防护功能。一般来说,基质通常是景观系统中面积最大的景观组分,斑块是被基质包围的景观组分,廊道通常是景观系统中相对狭长的景观斑块。

对照这些名称的定义,你就知道了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