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旅游价值?

发布时间:2024-06-02 02:34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有哪些?他们的旅游价值又是什么?越详细越好的! 最好是一篇与这个相关的文章!

问题解答:

建筑结构
  (一)台基
  一称基座。系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用以承托建筑物,并使其防潮、防腐,同时可弥补中国古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伟的欠缺。大致有四种。
  1、普通台基
  用素上或灰土或碎砖三合土夯筑而成,约高一尺,常用于小式建筑。
  2、较高级台基
  较普通台基高,常在台基上边建汉白玉栏杆,用于大式建筑或宫殿建筑中的次要建筑。
  3、更高级台基
  即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山名,相传位于世界中心,系宇宙间最高的山,日月星辰出没其间,三界诸天也依傍它层层建立。须弥座用作佛像或神龛的台基,用以显示佛的崇高伟大。中国古建筑采用须弥座表示建筑的级别。一般用砖或石砌成,上有凹凸线脚和纹饰,台上建有汉白玉栏杆,常用于宫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
  4、最高级台基
  由几个须弥座相叠而成,从而使建筑物显得更为宏伟高大,常用于最高级建筑,如故宫三大殿和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即耸立在最高级台基上。
  (二)木头圆柱
  常用松木或楠木制成的圆柱形木头。置于石头(有时是铜器) 为底的台上。多根木头圆柱,用于支撑屋面檩条,形成梁架。
  (三)开间
  四根木头圆柱围成的空间称为“间”。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开 间”,或称“面阔”。建筑的纵深间数称“进深”。中国古代以奇数为 吉祥数字,所以平面组合中绝大多数的开间为单数;而且开间越 多,等级越高。北京故宫太和殿,北京太庙大殿开间为十一间。
  (四)大梁(即横梁)
  架于木头圆柱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头,以形成屋脊。常用松 木、榆木或杉木制成。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骨架的主件之一。
  (五)斗拱
  是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 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一般置于柱头和额访(又称阑头,俗称看 访,位于两檐柱之间,用于承托斗拱)、屋面之间,用来支撑荷载梁架、挑出屋檐,兼具装饰作用。由斗形木块、弓形短木、斜置长木组 成,纵横交错层叠,逐层向外挑出,形成立大下小的托座。
  (六)彩画
  原是为木结构防潮、防腐、防蛀,后来才突出其装饰性,宋代以 后彩画已成为宫殿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可分为三个等级。
  1、和玺彩画
  是等级最高的彩画。其主要特点是:中间的画面由各种不同的龙或凤的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画面两边用《 》框住,并 且沥粉贴金,金碧辉煌,十分壮丽。
  2、旋子彩画
  等级次于和玺彩画。画面用简化形式的涡卷瓣旋花,有时也可画龙凤,两边用《 》框起,可以贴金粉,也可以不贴金粉。一般用次要宫殿或寺庙中。
  3、苏式彩画
  等级低于前两种。画面为山水、人物故事、花鸟鱼虫等,两边用《 》或( )框起。“( )”被建筑家们称作“包 袱”,苏式彩画,便是从江南的包袱彩画演变而来的。
  (七)屋顶(古称屋盖)
  中国传统屋顶有以下七种,其中以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为 级别最高,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
  1、庑殿顶
  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 顶。
  2、歇山顶
  是庑殿顶和硬山顶的结合,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 直的三角形墙面。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依脊组成,所以又称 九脊顶。
  3、悬山顶
  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 脊,又称挑山顶。
  4、硬山顶
  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
  5、攒尖顶
  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 脊交于上端。一般亭、阁、塔常用此式屋顶。
  6、卷棚顶
  屋面双坡,没有明显的正脊,即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砌成弧 形曲面。
  (八)山墙
  即房子两侧上部成山尖形的墙面。常见的山墙还有风火山墙, 其特点是两侧山墙高出屋面,随屋顶的斜坡面而呈阶梯形。
  (九)藻井
  中国传统建筑中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名为“藻井”,含有五行 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义。一般都在寺庙佛座上或宫殿的宝座上 方。是平顶的凹进部分,有方格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上有雕 刻或彩绘,常见的有“双龙戏珠”。
  1)居住建筑

  古代最早的住宅为宫式,后来叫居处,是指人生活起居和进行切户内工作的处所

  最高级的住宅叫寝,皇帝的住所叫燕寝,庶民的居室叫正寝寝的平面是:前室称堂,后室叫室

  四合院式的住宅在汉代(公元前200多年时)就已经很普遍了后来发展为多进的四合院也有多层的重檐塔式,字形和圆形的多层楼房

  属于别墅类的住宅是轩和斋;斋是幽居的房屋,轩是屋顶似半圆形马车的蓬盖,是休闲的居所

  2)宫殿皇城建筑

  早在千多年前的周代,皇宫建筑就实行六宫六寝制度历代宫殿建筑的平面格局有两种形式:是周代确立的沿中轴线排列宫寝还有秦汉时确立的两宫分立的制式(西和二堂南北二宫的成对地布置建筑)

  周代确立的沿中轴线排列的宫殿型制,也叫朝五门制;前朝后寝,有南向依次设置前朝(皇帝接待贵宾和举行庆典的场所)中朝(皇帝群臣议政的场所)和燕朝(皇帝寝宫),即生活起居之地,燕朝般有六宫,至少宫;内有御花园)要经过五道门宋代以后各朝都是这样的平面形式,北京的故宫的设计就是以南京的明代皇宫为蓝本的

  3)礼制建筑

  祭祀用的各种坛(祭拜天地封禅拜将,誓师,庆典等等),祭祀祖先的宗庙,皇家为太庙,在皇宫采用左祖右社的布局华表,牌楼,钟楼,鼓楼,阙楼和陵墓等等还有辟雍,它的职责是宣传教育(是对民众行礼乐宣德化的地方)后来成为太学

  4)宗教建筑

  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公元1纪),公元3纪佛教流行,后来受到皇家的扶植,规模等的佛寺佛塔遍布中国各地特别是从晋(公元366年)起,开始建造石窟寺,最早是郭煌石窟;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又见大同附近的云岗石窟等

  5)商建筑

  最早的商建筑也是内向的四合院建筑物后来变成外向的沿街建筑叫市楼,底层是店铺(前店后坊),楼为住宅

  起初是将店铺集中到指定的坊中,成为固定的集市后来成为线状的街市前铺后居,铺居的混合型建筑还出现了骑楼

  6)公共建筑

  多以堂或殿来称谓,都是立于台基的还有多层的楼和阁等

  7)观景及旅游建筑

  有台和观,都是登高望远用的,还有楼

  在水旁有台观景的建筑叫榭,它本身是射箭用的防卫建筑,在园林中有借景的作用船形的建筑叫舫接待客人食宿的建筑叫馆或亭,公路的餐馆叫芦庐也有故居和贤者之居的含义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