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岳阳 洞庭湖旅游

发布时间:2024-06-02 13:31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12月下旬有时间想和同学去岳阳一游,更主要的是想游洞庭湖,看看候鸟之类的。能介绍一下:
1 什么地方可以看到侯鸟?
2 从岳阳如何到看鸟的地方去?
3 12月底有没有候鸟,是不是很多?
4 洞庭湖12月底的时候水位如何?有没有游船?(很想泛舟洞庭)
5 冬季洞庭湖还有什么旅游景点,希望详细说明地点和交通方法
6 介绍一下从岳阳到长沙 到衡阳 到赤壁的交通方法,说不定也想去

请不要从网上摘抄,最好是本地人或者去过的按自己的经验来回答,确有帮助,最后还会附加分数奉上。

先多谢了
再加一条:
7 岳阳到武汉 到湖北赤壁的船票价格

请按条目给出答案,以便阅读

问题解答:

我在岳阳读书,呵呵~
1,去洞庭湖观鸟要到湖边小镇--采桑湖镇,那里属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2,在岳阳的联运车站坐到注市,钱粮湖镇,大通湖镇等地的中巴车都经过采桑湖镇.不要到站里去坐,火车站和联运车站中间有条横路,路边停的大多是往那个方向的.到采桑湖最多十块(要讲价的).
3,十二月底正是鸟多的时候(看鸟不要钱的.吃的话再坐车到六门闸,跟你去的方向一样,那里的湖鲜很有名,要不怕辣哦)
4,水位不高,可以在岳阳楼下坐快艇到君山,或者在火车站坐15路(4块钱)到君山,再坐船(往返20块)到君山岛,既游了洞庭湖,又游了君山。
5,岳阳的旅游景点有:岳阳楼(门票50)、君山(门票60),这两个景点有学生证可以半票。还有南湖广场、金鹗公园可以去看看,不要门票的,还可以去张谷英民俗村看看。这些景点一天是游不完的,要住宿的话最好是去湖南理工学院那边,比较便宜舒适,而且那边交通方便,以上景点都可以从理工学院坐车,从理工到岳阳楼、南湖坐31路,理工门口就有中巴去张谷英,不过要等,去金鹗公园坐5路,去君山先坐5路到火车站,再坐15路去君山。
6、岳阳到长沙的火车很多,上午从9点到11点都有火车,例:5371次 岳阳-长沙 09:36发车,硬座:12元,下午去长沙的火车要五点半以后才有了。岳阳-衡阳的车和去长沙的差不多,整个上午都有,9点有一趟1185次,25块钱。从岳阳到赤壁的车都是早上7、8点左右的,下午要到5点以后才有,票价也是12块左右,火车站也有汽车去这3个地方的。
冬天洞庭湖边的温度会低些,风大,注意保暖.晴天出行较好。

前四个问题我不是很好回答,没有实际经验。
第五个问题,可以去君山岛上去看看,南湖广场,还有首屈一指的岳阳楼,还有一个洞庭湖大桥。其实我认为12月不是去岳阳旅游的最好时间(最好应该在端午前后,可以看龙舟比赛)。
第六个问题和第七个问题,都是关于交通的。从岳阳去赤壁去武汉,我都是搭的火车,岳阳对外交通很方便,有京广铁路,有长江水路,还有107国道,更有京珠高速公路,我认为LZ在这个方面不用很是担心。可以坐2159或是2160次列车往返于赤壁、武汉和岳阳,这趟车我坐过很多次了。至于船票,因为没有坐过,不好回答。

1,去洞庭湖观鸟要到湖边小镇--采桑湖镇,那里属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2,在岳阳的联运车站坐到注市,钱粮湖镇,大通湖镇等地的中巴车都经过采桑湖镇.不要到站里去坐,火车站和联运车站中间有条横路,路边停的大多是往那个方向的.到采桑湖最多十块(要讲价的).
3,十二月底正是鸟多的时候(看鸟不要钱的.吃的话再坐车到六门闸,跟你去的方向一样,那里的湖鲜很有名,要不怕辣哦)
4,现在洞庭湖的水位不高,至于游船要到那问问才知道了.(游船没坐过)
5,冬天如果没下雪的话,越往北越没什么景点好看,毕竟满目皆萧条.不过旅游玩的是心情,心情好哪里都是别样的风景.不要错过君山岛就行了.
岳阳到长沙,衡阳,赤壁都有火车,现在火车站人不很多,票应该好买.火车站前也有汽车可以坐.岳阳到武汉,赤壁坐火车应该很方便了,船没坐过.
冬天洞庭湖边的温度会低些,注意保暖.出行前再看看天气预报吧.
预祝LZ旅途愉快一路好心情~

洞庭湖 位于长江中游,面积2820平方公里,号称“八百
里洞庭”,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不但盛产各类淡水鱼,更以它浩淼的水势、美丽的风光著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形容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更是把洞庭湖波澜壮阔、雄浑博大的气势,描写得惟妙惟肖。东洞庭是中国列入《国际湿地公约》的七处重要湿地之一,每年都有白鹤、灰鹤、白鹭等217种国家级保护候鸟类也经常在这里嬉戏。
洞庭湖位于中国中亚热带的北缘,介于北纬28□30′~30□20′,东经110□40′~113□10′。湖区面积1.878 万平方公里,天然湖面2740平方公里,另有内湖1200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为16~17℃;雨量充沛,年雨量为1400~1500毫米。根据鹿角水位站的统计,洞庭湖平均水位为25.57米(吴淞基面),但变差较大,年内最大水位变幅为13.61米(1962年),最小水位变幅为9.29米(1972年),绝对水位变幅达16.29米。
洞庭湖是燕山运动断陷所形成,第四纪至今均处于振荡式的负向运动中,形成外围高、中部低平的碟形盆地。盆缘有桃花山、太阳山、太浮山等500米左右的岛状山地突起,环湖丘陵海拔在250米以下,滨湖岗地低于120米者为侵蚀阶地,低于60米者为基座和堆积阶地;中部由湖积、河湖冲积、河口三角洲和外湖组成的堆积平原,大多在25~45米,呈现水网平原景观。分为西、南、东洞庭湖。湖底地面自西北向东南微倾。气候与水文湖区年均温16.4~17℃,1月3.8~4.5℃,绝对最低温-18.1℃(临湘1969年1月31日)。7月29℃左右,绝对最高温43.6℃(益阳)。无霜期258~275天。年降水量1100~1400毫米,由外围山丘向内部平原减少。4~6月降雨占年总降水量50%以上,多为大雨和暴雨;若遇各水洪峰齐集,易成洪、涝、渍灾。洞庭湖北有分泄长江水流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堵口)四口;东、南、西三面有湘、资、沅、澧等水直接灌注入湖,形成不对称的向心水系,水量充沛,年径流变幅大,年内径流分配不均,汛期长而洪涝频繁。城陵矶多年平均径流量3126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1945)5268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1978)1990亿立方米。汛期(5~10月)径流量占年均径流量的75%;其中四口1164亿立方米,占汛期径流总量48.5%。洞庭湖水位始涨于4月,7~8月最高,11月~翌年3月为枯水期。多年最大水位变幅,岳阳达17.76米。素有“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霜落洞庭干”之说。1954年长江中游出现特大洪水,洞庭湖尚能削减洪峰,显示湖泊调蓄功能。然而,众水汇聚湖中,仅有城陵矶一口流出,洪水停蓄时间长,泥沙大量沉积,多年平均入湖泥沙1.335亿立方米,其中来自长江的达1.18亿立方米,占82.0%,来自四水的0.241亿立方米,占18%,而城陵矶输出量只占入湖泥沙量的25.1%,淤积在洞庭湖的泥沙占入湖泥沙总量的73.4%,达0.984亿立方米。年均淤积量较鄱阳湖大十几倍。70年代以来,三口口门淤高,入湖水量减少,但沅、澧洪道自然洲土增长殊巨,目平、七里湖淤高各达2~4米,南洞庭湖北部淤高2米,东洞庭湖注滋河口东伸,飘尾廷伸至君山。因此,西洞庭湖蓄洪能力基本消失,南洞庭湖南移,东洞庭湖东蚀,调蓄功能趋向衰减。

艺术家们用葫芦丝奏出黄鹂的婉转歌声、用芭蕾舞步模仿天鹅的妙曼身姿,激发起观众的强烈共鸣;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赵忠祥从湖南省林业厅葛汉栋厅长和湖南省岳阳市黄兰香代市长的手中接过“洞庭湖湿地保护大使”的证书,饱含深情地说:“上有天堂,下有岳阳。”评委宣布观鸟大赛正式开始后,38支队伍的300多名“鸟友”纷纷举起手中的“长枪短炮”,把红嘴鸥在水面上划出的波痕、小白额雁在头顶飞过的优雅身姿、白鹤在水草深处浅吟低唱的诗意场景一一收入视线、摄入镜头。这一幕幕的精彩就发生在2006年中国·洞庭湖国际观鸟节上。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赵启鸿满面红光、神采飞扬地对我们说,观鸟节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洞庭湖湿地在我国乃至世界生态保护中的特殊地位,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鸟类、对自然、对生态和谐的高度重视和关切。

■聚焦

观鸟人的盛会

“学会观鸟就获得了一张自然剧场的门票,随时可以去原野欣赏精彩演出。”赵启鸿向我们介绍,观鸟源自英国和北欧一些国家,特指用望远镜对野生状态下的鸟类进行观赏的环境认知休闲活动,体现了亲近自然的现代观念,在国际上十分流行。和其他野生动物相比,人类最容易接触到鸟。而鸟一般来说都非常可爱,既不会对人构成伤害和威胁,而体态、颜色、鸣声又让人赏心悦目。因此,当人们渴望走向自然,与自然共处时,观鸟便成为最具吸引力、最时尚、最富于乐趣的一项活动。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洞庭湖自古就是鸟类的乐园。为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增强人们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自2002年开始,岳阳市政府就同省林业厅合作开始举办洞庭湖观鸟大赛,至今已举办了4届,越办越红火。参赛队伍由最初的12支发展到18支、26支、38支。参加的省市由10个扩大到12个、17个、20个。活动内容由开始的摄影交流到后来成立各地区观鸟会、组织观鸟赛。可以说,洞庭湖观鸟赛已从地方性的节会提升为湖南省三大国际活动品牌之一,成为演绎洞庭湖鸟类文化、凸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舞台。正因为如此,本次观鸟节进一步淡化了“赛”的色彩,强调了群众的参与,突出了“节”的气氛和生态主题。开幕式前,岳阳市博物馆还特意举办了为期两个月的洞庭湖生态图片展,展出洞庭湖湿地生态景观作品、鸟类标本、野外装备等,供人们近距离接触。在观鸟大赛进行的同时,举行了群众性的湿地论坛,宣传和普及湿地知识。本次观鸟比赛没有像其他竞技体育比赛那样排列名次,在颁奖会上也不公布各队观鸟种数,目的就是为了鼓励大家多欣赏鸟儿,多关注生态和自然。

在短短一天多的比赛时间内,参加观鸟大赛的38支队伍在洞庭湖的沼泽地、洲滩、湖岸上共观测到了鸟种190种,超出上届的151种。来自北京大学的队伍观测到107种各类水鸟和林鸟,成为本届观鸟赛观测到鸟类最多的一支队伍,并获得优胜奖。来自湖南的楚才队也收获颇丰,观测到了99种鸟。尤其令人惊喜的是,这次还发现了乌雕和黄雀、白眉巫、领角鹄、白腹鹞、灰眶雀鹛、小鳞胸鹪鹩等12种新来洞庭湖的鸟。

■广角

鸟儿的天堂

“洞庭湖湿地能成为东北亚湿地水禽主要越冬地,绝非偶然。她是全国独此一处的生态湖。”赵启鸿掰着手指,为我们娓娓道来。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洞庭湖历经浅海地槽、地台、地洼,湖盆的演变,形成了现在环山抱湖、湖中有山的独特地貌。广袤的湖区,形成了具有独特功能的湿地系统。冬季近地层的温度比同纬度远离湖区的平均温度高出2摄氏度。这种适宜温度,为鸟儿前来越冬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湖区季节性的半陆半水,丰富了植物种类,也为鸟类提供了必备的越冬食物和饮用淡水。东洞庭湖是洞庭湖东、西、南三块中面积最宽广,保存最完整的聚水湖盆。每年冬季,百万羽候鸟翩翩而至,起飞时遮天蔽日,落地时叫声不绝,蔚为壮观。

早在198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就批准建立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划定墨山铺、注滋口、大通湖和磊石山之间为管辖范围,共有19万公顷。核心保护区主要沿后糊、大小西湖至采桑湖一线,共1.6万公顷湖滩。1992年7月,中国政府正式加入《国际湿地公约》。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与青海湖鸟岛、黑龙江扎龙等6个自然保护区同时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从此,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向世界展示洞庭独特的“鸟世界”。

关于东洞庭湖鸟类的神奇,赵启鸿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1993年,国际鹤类基金会前主席阿基波前来东洞庭湖保护区考察。他在君山后湖至丁子堤沿线,发现了200只白鹤和800只白鹳。而这两个濒危物种全球总数都只有3000只。阿基波当时高兴得在草地打滚。从此,东洞庭湖被称为拯救国际濒危鹤类的希望地。

东洞庭湖的珍稀物种远不只有鹤类。同样让国际鸟类专家赞不绝口的还有小白额雁。这个被列入鸟类保护红皮书的濒危物种,全球记录为2.5万只。日本专家根据国际通行的计算方法,在东洞庭湖一次就记录到1.78万只。而令芬兰专家们垂青的中华秋沙鸭,全世界记录的仅1000对左右。整个日本只发现过2只,芬兰也仅有4只,而在东洞庭湖,专家们一次就发现了10对。在他们心中,洞庭湖成了当之无愧的“世界明珠”。

赵启鸿自豪地说,鉴于东洞庭湖在湿地保护和生态建设中的特殊地位,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4年和1998年,湿地国际组织、国家林业局两次把国际湿地保护研讨会放在东洞庭湖召开,并共同发表了《岳阳宣言》,号召全世界共同保护湿地,在国际上产生了强烈而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赢得了声誉。

■远景

人与自然和谐

2006年12月2日,洞庭湖国际观鸟节主体活动之一的“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岳阳)论坛”举行。应邀而来的专家学者们纷纷为洞庭湖生态现状“号脉开药”。赵启鸿一丝不苟地做着记录,听得非常仔细。他坦言,自己于2006年7月刚从岳阳市林业局办公室主任升任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一上任就在全国自然保护区工作会议上接到了国家林业局颁发的“全国自然保护区示范单位”铜牌,深感压力很大。

赵启鸿说,推进洞庭湖区的综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困难不少,集中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湖泊萎缩、过度捕捞和湖水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维护困难;二是管理洞庭湖的部门和向洞庭湖下手的企业多,协调难度大;三是财政投入有限,东洞庭湖保护经费筹措不易;四是人员编制严格,人才引进难。

他认为,只要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注重落实,就一定能解决好这些问题,把东洞庭湖湿地保护好。赵启鸿雄心勃勃地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的打算:以湿地资源管护为中心,努力把保护区建成生态良好、湿地秀美、物种丰富、科学利用、充满活力的国家级湿地示范保护区,把东洞庭湖打造成为长江之肾、鸟类天堂、国际友谊桥梁和旅游精品。
http://www.17u.com/destination/s_detail_1587.html
船票价格实在是不知道。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