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问题解答:
1.历史因素
鱼类洄游是具有遗传性的,鱼类自身在其物种的发展历史上就决定了它们洄游的一系列特性,这是主要原因之一.这种遗传性在每种鱼类甚至不同的种群是具有不同的特性.
研究鱼类洄游时,必须掌握种在其发展历史中一系列影响洄游的历史环境因素,这样才可能理解洄游的原因和探讨洄游变动的基本规律.
2.鱼体内在因素
鱼的自身因素对于洄游的影响也是很复杂的,而且常与外界其他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方面最明显的是性激素对于产卵洄游的巨大影响,当生殖腺成熟时,内分泌激素促使鱼体代谢作用发生变化.并引起鱼类的洄游.例如大麻哈鱼由于性激素的作用,改变了体形和体色,无保留地迫不及待地自海中进入淡水,在洄游中,鱼体的血液化学,渗透压调节机制的改变也都与洄游有关.如果鱼生长发育得很不好,虽然已到生殖年龄,鱼类也不会产生产卵洄游,所以鱼类的生理活动状态对于洄游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3.环境因素
(1)温度:温度对于鱼类的洄游影响很大,首先鱼类的生长,发育和性成熟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产卵洄游的开始是与温度条件有关的,这一方面是成熟鱼类要求适宜温度,同时温度也是鱼类产卵的主要条件,鱼卵,仔鱼,幼鱼等都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发育.鱼类的索饵洄游与温度的关系更表现在由于温度的变化,导致饵料生物的变动,间接影响到鱼类的摄食活动.至于越冬洄游,温度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时水温下降得早和晚直接影响到越冬洄游的时间和速度.我国很多鱼类从秋季开始的越冬洄游,往往是随着当年温度情况而结束索饵,向南游动,当寒流提前来到时,鱼类向南移动的时问亦提前,并且迅速加快,表现为鱼类追随一定温度而进行的洄游.
(2)水流:水流在江河中对于湖河产卵的鱼类及鱼卵,仔鱼的被动洄游影响很大.我国的四大家鱼(青,草,鲢,鳙)及大麻哈鱼等在产卵洄游中,水流对它们具有"引导"作用,它们的鱼卵和仔鱼的被动洄游完全取决于水流.在海洋中浮性鱼卵和仔鱼的被动洄游也主要受海流的作用,鱼卵和仔鱼往往被海流携带很远并扩大了栖息分布区域.各种海流中有不同类群的鱼类生活着,即使在成鱼时期,由于海流特有的温度,浮游生物组成和理化因子条件,所以也和鱼类的洄游密切相关.鱼类具有感受水流的能力,水流对鱼体感受器的连续刺激,能感受到水流速度,水流方向,这种感受被鱼类作为洄游时的"引导".鱼类对水流常表现为正的趋流性(逆流运动)或负的趋流性(顺流运动),在港塭纳苗养殖中颇多利用这一特点.
(3)水化学因素:水的化学成分,特别是盐度是影响鱼类洄游的一个最重要因素.一般过河口性鱼类,在进入淡水河流前,都要先在河口咸淡水区内渡过一些时候,以逐渐适应在较淡水中生活,并调整自身体内的化学因素.鳗鲡在向产卵场洄游时,"引导"因素可能是与水中盐度增高和温度有关.此外水中的PH值,溶解氧,二氧化碳的含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鱼类的洄游.
大麻哈鱼幼鱼在淡水河中生活几个月后,沿江顺流而下,在海洋中生活几年后,又溯河回归到原出生的河道中进行繁殖活动.是什么机制引导大麻哈鱼准确回归呢 美国鱼类学家哈斯勒(A.D.Hasler)从50年代一70年代经过长期研究,认为与气味迁徙有关,凭着他灵敏的嗅觉,能分辨其出生的河道与其他河道间极细微的气味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