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青海湖鸟岛的全部资料?

发布时间:2024-06-01 22:40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越全越好,谢谢各位大虾了!

问题解答:

青海湖的西北隅,距布哈河三角洲不无的地方,有两座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岛屿,一东一西,左右对峙,傍依在湖边。远远望去,这两个岛屿就象一对相依为命的孪生姊妹,在湖畔相向而立,翘首遥望着远方。这两座美丽的小岛,就是举世闻名的鸟岛。
  鸟岛,因岛上栖息数以十万计的候鸟而得名。它们真实的名字,西边小岛叫海西山,又叫小西山,也叫蛋岛;东边的大岛叫海西皮。海西山所形似驼峰,面积原来只有零点一一平方公里,现在随着湖水下降有所扩大,岛顶高出湖面七点六米。岛上鸟类数量多,约有八、九万只之多。这里的斑头雁、鱼鸥、棕颈鸥的世袭领地。每年春天,斑头雁、鱼鸥、棕颈鸥等一起来到这里,在岛上各占一方,筑巢垒窝,全岛布满鸟巢。到了产卵季节,岛上的鸟蛋一窝连一窝,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所以,人们又把这里也称为蛋岛,平时所说的鸟岛也主要是指这里。
  鸟岛之所以成为鸟类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园,主要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这里地势平坦,气候温和,三面绕水。环境幽静,水草茂盛,鱼类繁多,是鸟类繁衍生息的天然场所。
  美丽的青海湖鸟岛,是鸟儿乐园,鸟儿的天堂,也是青海高原的一大奇观,近年来,这幽美壮丽的鸟岛风光,这奇特的水禽生活,曾吸引过多少游人前来观光,引来过多少人对它的憧憬和向往。在鸟岛南部的设立了鸟岛管理站,又将鸟岛南部划为自然保护区。
  海西皮,东高西低,状如跳板,面积比海西山大4倍多,约4.6平方公里。岛上地势较为平坦,生长着茂密的豆科禾、野葱等植物。岛的东部悬崖峭立,濒临湖面。岛前有一巨石突兀嶙峋,矗立湖中。四周波光岚影,颇为壮观。岛的西部是一缓坡,与海西山紧相毗连。海西皮为鸬鹚的王国,栖息的鸬鹚数以万计,它们在岩崖上筑满大大小小的窝巢。尤其是岛前的那块巨石之上,鸬鹚窝一个连一个,俨然象一座鸟儿的城堡。
  鸟岛之所以成为鸟类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园,主要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这里地势平坦,气候温和,三面绕水,环境幽静,水草茂盛,鱼类繁多。那些独具慧眼的鸟儿们,根据自己的习性和爱好,在这里选择不同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构筑自己的家园。
  鸟岛的鸟,大都是候鸟,每到春天,当印度洋上的暖流涌来时,侨居南亚诸岛的鸟禽便带着清新的气息,越过冰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向北迁徙。一路上,它们嘎嘎地欢叫着,日夜兼程。其中有的飞到青藏高原的江河湖泊,有的飞过沙漠到更远的地方,有的飞到青海湖鸟岛。它们一到这里,来不及洗去羽毛上的征尘,也顾不上安闲地歇息,便忙忙碌碌地衔草运枝,建造新居。这时候的鸟岛,简直是一片欢腾的世界,繁忙的世界,喧闹的世界。云集到岛上的数十万只鸟儿,从早到晚不停地起飞落下,落下又飞起。天上地下,岛上岛下,全是鸟儿们的身影。四五月间,开始产卵育幼。到六七月间,当岛上的幼鸟长到羽毛丰满,能远走高飞时,双亲才带着它们到处去游荡、觅食。有的到附近的高山平湖去消夏,有的到清澈的幽静的山溪去栖息,有的到环湖周围的河汊里去嬉戏。这时,岛上栖息的鸟儿越来越少,鸟儿们建造的繁华的"市镇",开始变得寂静起来。到了九十月间,幼鸟一个个都长大了,翅膀也练得硬了。这时,西伯利亚的寒流又渐渐南侵,岛上的鸟儿们又纷纷离开自己的故乡,向南移居,到印度、尼泊尔、孟加拉、泰国、新加坡等南亚诸地避寒。
  美丽的青海湖鸟岛,是鸟儿的乐园,鸟儿的天堂,也是青海高原的一大奇观。近年来,这幽美壮丽的鸟岛风光,这奇特的水禽生活,吸引过多少游人前来观光,引起了多少人对它的憧憬和向往。为了保护鸟岛和鸟类的资源,青海省有关单位于1975年在鸟岛南部的布哈河正式成立鸟岛管理站,1980年又将鸟岛划为自然保护区,现建为鸟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列入联合国《国际重要湿地手册》,同时加入《水禽栖息地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83年拨款10万元,修建环岛人工湖,并在附近大量种草种树,以拯救因青海湖水连年下降而行将消失的鸟类天堂。同时,为了方便国内外游客,还在鸟岛附近修建了一座建筑面积达1381平方米的宾馆,每天可接待中外游客100余人。宾馆外形美观大方,内部设施也很典雅舒适。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
  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时间:1992年7月31日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的刚察、共和及海晏三县交汇处,距西宁市西部280km,其地理坐标为东经36°28′-38°25′,北纬97°53′-101°10′。总面积56000公顷。(湿地类型:INLAAND WETLANDS第(7)款)。海拔高度:3185m。
  湿地描述:青海湖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封闭特大微咸水湖,保护区是湖中几个岛屿(海心山、三块石、海西皮岛、沙岛和蛋岛)组成,环湖分布着沼泽地和大片湿地草甸。
  地理环境描述:青海湖东西长104km,南北宽60km,水源除地下水外,主要由环湖的40条大小河流供水,如布哈河、巴哈乌兰河等,由于湖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使湖水水位正以每年平均0.12m的速度下降。目前湖深由原来的31m下降到27m。该地区气候属于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全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年平均气温0.3-1.1℃,极端最高气温25℃,极端最低气温-31℃,全年降水量为360-400mm。
  生态描述:湖泊中仅有一些藻类,湖周围的沼泽草甸则以高原草类为主。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①1975年建立自然保护区并发布禁止狩猎的布告;②设立保护管理站在鸟类繁殖期间进行巡逻和检查;③举办爱鸟护鸟学习班,为当地县、乡和有关单位的领导介绍保护鸟类的知识;有组织地对来鸟岛旅游的游客宣传保护水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水文和自然价值:青海湖是中国第一大咸水湖,它的发生和发展对研究咸水湖生态系统有着极其重要的生态价值和水文价值。
  社会和文化价值:青海湖是青海主要的渔业基地,湖中鱼类资源非常丰富。另外,鸟岛自然保护区丰富的鸟类资源,吸引了众多的观鸟游客。
  动物种群:根据1989年的调查,青海湖和沿湖周围有鸟类162种,其中繁殖鸟类最大的种群有:棕头鸥、鱼鸥、斑头雁和鸬鹚。该地还是鸟类迁徙的的重要通道,每年春秋两季,大量的水禽都来此栖息和停歇。
  植物群落:环湖的沼泽草甸的植物群落以矮蒿草、小蒿草等为主。
  目前的科研活动:每年进行鸟类环志和主要鸟类的数量调查。
  目前的保护宣传:有组织地对游人进行爱鸟护鸟的宣传教育,同时在旅游季节出版报纸和宣传品向游客宣传保护鸟岛鸟类和保护区的重要性。
  编辑本段[鸟岛最佳旅游季节 ]
  鸟岛位于青海湖西北角,因岛上栖息着数以万计的候鸟而得名。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每年4月来自中国南方云贵一带及印度洋岛国的斑头雁、鱼鸥、棕头鸥等10多种候鸟在此筑巢栖息。每年5、6月份是观鸟的最好季节。届时,各式各样的鸟巢密密麻麻,五光十色的鸟蛋遍地皆是,令人眼花缭乱,群鸟翩然飞翔,遮天蔽日,甚为壮观,可谓天下一奇。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