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台北县 “双城论坛”在宁举办

发布时间:2016-12-18 16:18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2
昨天,南京市与台北县在紫金山庄共同举办以“绿色经济时代 共创城市双赢”为主题的“双城论坛”。代市长季建业,台北县县长周锡玮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题演讲。市委常委钱继红出席,副市长赵晓江主持。

  季建业发表了《携手绿色发展,同创双城繁荣》的主题演讲。他在演讲中说,“双城论坛”对于南京市和台北县来说,是难得的交流学习机会,既能增进友谊,又能扩大合作。他希望台北县能够在充分了解南京发展情况以及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务实地推进双方合作交流。季建业说,南京正处于转型时期,必须在发展实践中思考探索解决发展问题。一是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延续历史,传承文明,让城市既有人文魅力,又充满生机和活力?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是城市精神所在。有文化的城市才是有内涵的城市、有品质的城市。南京拥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正加大历史文化的保护力度,打造魅力城市,让文化传承延续。二是南京已经形成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产业体系,如何推动转型升级?南京正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提档升级,培育太阳能、风能装备、智能电网、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未来重点发展的绿能产业,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三是南京的特大城市格局已经形成,如何提升城市品质,彰显人文古都、生态名城、滨江城市、宜居城市的特色?南京正突出重点,着力改善水环境和空气质量,推动环城绿色风光带建设,推动智慧南京建设。四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了增长,后危机时代南京如何推进转型、创新和跨越发展?南京正在产业调整、园区转型、科技创新、城市升级、统筹城乡发展、发展为民等方面推出重要举措,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

  季建业建议两地可在四个方面加强合作。要在新兴产业培育上加大合作力度,共同推动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电讯网络、现代农业等方面的交流和发展;要在现代服务业方面加大合作力度,推动文化创意、金融服务、旅游观光等方面的合作;要在城市建设应用、低碳技术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在提升市容环境水平、城市品质和人居质量进程中,导入新技术和新理念。

绿色经济:联手抢占电动汽车国际市场

  太阳能、磁能再加上绿色电池,让电动船不仅零碳排放,而且无噪音无污染。在昨天的论坛上,台北县最新研制的绿能电动船备受瞩目。

  “我们之所以称为‘绿能’,是因为它不仅利用太阳能,还利用磁能,是全球首创。”台北永泰动力船舶工业有限公司林永坤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他们研发的电动船有两款,一种是6—8米的小型休闲船,可乘坐8—12人,另一种为13—15米的水上观光巴士,可乘坐36—40人。“船速都不快,便于人们静下心来欣赏湖光山色。”

  与传统使用铅酸电池不同,新型电动船使用的是磷酸锂铁电池,使用寿命是传统电池的6倍以上,但重量只有后者的三分之一,充电后可连续行驶6小时。

  “昨天到秦淮区参观考察,得知秦淮河的观光电动船正被电池体积大、重量重、续航时间短所困扰,希望我们能够分享经验,加强合作。”林永坤对合作已经有了具体目标。

  低碳时代,电动汽车正成为各地研发重点。“台北县在整车设计、充电站建设等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具有优势,南京在电池研发方面技术领先,双方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可以联手进军国际电动车市场。”台北县经济发展局局长李斌对两城合作也有了清晰的目标:共建电动汽车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和分工,共同抢占国际市场。

  文教合作:南京“三大馆”文物“搬到”台北县展出

  “从雪山到紫金山,从淡水河到秦淮河,连接两市同文同种的纽带其实是文化。”在双城论坛上,台北县文化局局长卿敏良一席话,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也得到南京市文广新局局长陈光亚的认同:“两座城市文化底蕴和积淀,犹如山峰一样厚重,犹如河流一样源远流长。”

  昨天论坛上,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不仅双方文化界两位掌门人达成了扩大交流的共识,实际操作层面上,也安排了一系列文化交流“大餐”:2010年,台北县将举办南京市博物馆系列专题展览(六朝文物专题展、历代工艺奇珍展),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馆《城墙的命运》图片展,南京民俗博物馆系列专题展(南京民间传统手工艺绝活展示、南京地方曲艺表演、馆藏紫砂金品展示),高淳县《道教神像画》展览;南京市则将举办台北县当代工艺展、当代陶艺创作展、当代美术家交流展、文化创意商品观摩展等。

  此外,南京市、台北县还在教育、卫生方面展开了广泛合作。医疗方面,南京市在移植、整形、中西医整合等技术具有世界水平,台北县在人工关节、美容、脊椎手术、肝病防治、病人护理等方面在台湾领先,双方将互派人员进行学习交流。如选择南京市二甲和三甲医院与台北县医院进行对口交流,建立中级干部、专科医师定期互访和培训机制等。

  农经观光: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大台北人口约700万人,包括台北县、台北市和基隆市,这跟南京人口非常接近,由于大家无处可去,所以都喜欢往山上跑,因此才会产生休闲农业,当然这需要有一个绿色的环境。”台北县农业局局长蔡光荣一番开场白轻松幽默。

  蔡光荣介绍,休闲农业在台湾已经十分成熟。1991年台北县淡水镇、八里乡开放观光果园,兴起了休闲农业风潮。目前,台北县有5家面积分别在50公顷以上的休闲农场,休闲项目包括有机蔬菜种植体验、花卉采摘DIY体验、住宿餐饮以及昆虫植物孵育体验等。台北县还有70家各在5公顷以上的休闲农园,由于面积“袖珍”,因此导入企业化经营理念,朝精致化发展。

  台北县观光旅游局局长李宗桂一上台就脱口而出一串串数字:自去年两岸直航以来,今年1—10月,共计68.92万名大陆民众来台,观光的有46.42万名,其旅游模式已从走马观花式向主题游甚至自由行发展。李宗桂建议,双方可共同规划主题旅游,比如,新人拍摄结婚照,可设计“婚纱摄影派对旅游”;喜欢休闲或注重养生的民众可做“美容SPA旅游”或“医疗健检旅游”等。

  出席论坛的市农林局副局长熊棣贤透露,双方农业部门已经达成两地农经观光合作长期合作协议。

  市园林局总工程师陈雷介绍,今年3月,南京市、台北县就确定进行两地特色花卉苗木互赠活动。南京赠送的首批300棵柳树,预计下个月就能送抵台北县,同时将接受台北县赠送的300株乌来杜鹃,在南京的风景区、公园进行引种栽培。

  

 

 

来源:南京日报 编辑:储诚奇

  • 上一篇:2012免费开放后 玄武湖什么模样?
  • 上一篇:南京“冬之都”休闲农业游启动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