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区:铜山14.4万名农民当“社员”

发布时间:2016-10-17 20:38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57

    “合作社实行统一建棚,统一供种,统一培训,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检测,统一产品包装,统一结算分配,最大限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参加合作社一年收入六七万,一座楼就起来了。”铜山区三堡镇徐村众联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社员吴学松说。如今,在铜山区像吴学松一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已达14.4万人,去年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收入达40亿元,仅返还社员盈余资金就达2642万元。

  近年来,铜山区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当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的意见》,从简化注册登记手续、用足用好土地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提供金融扶持等方面,引导和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从2008年起,区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专门用于发展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其中重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高效农业项目。2010年,区政府又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区财政从2010年起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考核奖励、扶持,从而调动起各地发展合作社的积极性。

  典型示范引导是铜山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一大法宝, 他们坚持“高效农业发展到哪里,合作社就建到哪里”的理念,强化典型培育,先后选择了台上草莓、绿之源蔬菜、宫品黄冠梨、苏牛奶业、精艺诚鸭业、地方特色产业和品牌拳头产品,动员引导村党组织、龙头企业、党员干部、能人大户带头领办合作经营组织,培育了一批示范专业合作社。在这些合作社带动下形成了废黄河沿线乡镇的现代农业、环微山湖乡镇的水产业、东部乡镇的畜牧养殖业、南部乡镇食用菌种植业等一批合作经营集聚示范区。

  铜山区在合作社发展中注重经营范围的拓展,经营行业从起步时的种植业,扩展到林业、牧业、渔业、农机植保等农业服务业,覆盖了农业整个产业;合作要素从资本扩大到劳动力、土地、技术等方面,实行混合型合作;合作内容从种苗引进、农用物资采购到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销售、品牌建设等领域,覆盖了农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许多合作社实现产供销全方位合作,有效提升了合作质量。


 

  • 上一篇:丰县:市委副书记李荣启来丰调研“三农”工作
  • 上一篇:邳州市:国务院南水北调考察组来邳
  • 热点新闻